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琴教案

电子琴教案

电子琴兴趣小组教案,弹奏姿势教学目标:掌握弹奏姿势,记住弹奏要领;初步识谱。

教学方法:一.弹奏的姿势。

1,身体端正,自然放松,坐于面向琴的中央位置。

2,手势:手自然弯曲,左手握拳,右手自然放松的搭在左手上面,左手拳头轻轻拿走,右手手型保持不动放于琴键上。

(这是初步学习弹奏手型的基本步骤)3,触键:用手指尖(或者是说指甲下方)的指肚肉弹奏琴键。

4,每一个手指对应一个琴键,放好位置,成弧形。

5,掌关节要突出。

6,正确的手势:7,应避免的手势:三.识谱。

1,高音谱号。

(可以让学生们依据高音谱号的外形展开想象,像风车,雨伞,提琴等等,从而加深记忆)。

2,五线谱。

用来区别的音的高低,如爬楼梯一样,楼梯越高,音越高。

(用手比作线和间,加深记忆)。

3,学会在五线谱上书写高音谱号。

4,学习do re mi (音名)C D E (唱名)。

四,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以课本上面的谱子为例,(三)、学习弹奏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打开电话音色模仿音,叮铃铃,电话响了,原来是小狗dodo,邀请我们到它家做客,他说“我是小狗dodo,我住在下加一线上,欢迎大家来做客”,咱们把这些卡片礼物带过来,去小狗dodo家做客吧(让幼儿在中央C上练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 (四)、出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谱表今天小朋友认识了很多音符,今天老师考考你们,请你们唱一下(复习演唱谱子) (五)、教幼儿在中央C上学习弹奏前两小节,咱们把这几个音符也变成美妙的音乐吧,在琴上演奏。

(六)、放音乐,结束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电子琴课程在教学内涵上以培养学生开展种埂学课内外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为目的,以教师工作任务要求为依据构建教学内容。

紧扣种埂学音乐教师和少儿电子琴教学岗位,编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用电子琴开展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少儿电子琴教学的工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电子琴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为中小学歌曲(乐曲)配伴奏,能够引导中小学生体验音乐的思想与内涵,能够胜任中小学电子琴兴趣小组的教学工作。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表步骤工作任务一教学内容1熟悉歌曲的调式、音阶结构及主要和弦在电子琴上的位置电子琴发展史;性能与装置;音阶练习2给歌曲选择音色、节奏、速度并配置和弦和弦编配步骤工作任务二教学内容11.电子琴基本知识与操作2.电子琴示范演奏乐曲(初步)21.指导电子琴新课教学2.引导学生通过电子琴浮现与体验3.学生学习评价乐曲(技能与浮现)3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合奏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按36学时设计,即第二课至第十三课每课3学时。

课程简介、ENCORE软件引见与应用、TT作曲家软件引见与应用、第一课等为课后辅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一学年修完,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2个学分。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模块模块内容课时内容课后练习指导学时第一模块课程简介1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应用、课程相关研究1第二模块课程训练第1课电子琴概况电子琴的发展史、电子琴的性能装置、电子琴单指和弦弹奏法1第2课音阶练习1C 大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八音盒》、《小红帽》乐曲合奏1《森吉德玛》或《英勇的鄂伦春》《粉刷匠》第3课音阶练习1a 小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八格达》、《阿坝夜会》乐曲合奏1《娱乐》、《在北京的金山上》《嘀哩嘀哩》第4课音阶练习1G 大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摇蓝曲》、《雪绒花》乐曲合奏1《红河谷》或《祝你生日快乐》《划小船》第二模块课程训练第5课音阶练习1e 小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 和弦编配1《旋律》、《波尔卡舞曲》乐曲合奏1《阿佤人民唱新歌》《欢乐颂》第6课音阶练习1F 大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朱安妮塔》、《茉莉花》乐曲合奏1《小鸭子》《猎人进行曲》第7课音阶练习1d 小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四季歌》、《啊!朋友再见》、《绿袖子》乐曲合奏1《洗衣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第8课音阶练习1D 大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转位1和弦编配1《练习曲》、《舞曲》、《黄昏》乐曲合奏1《巡逻兵》或《库尔察克舞曲》《铃儿响叮当》第9课音阶练习1b 小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娃哈哈》、《伏尔塔瓦河》、《旋律》乐曲合奏1《编花篮随想曲》《故乡的亲人》第10课音阶练习1bB大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转位1和弦编配1《单簧管波尔卡》、《圣诞夜》乐曲合奏1《圆舞曲》《加伏特舞曲》第11课音阶练习1g 小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爱的罗曼司》、《黑眼睛》乐曲合奏1《童谣》或《俄罗斯舞曲》《友谊天长地久》第12课音阶练习1A 大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加伏特舞曲》、《玛祖卡》乐曲合奏1《采茶扑蝶》或《古巴探戈》《保卫黄河》第13课音阶练习1#f小调音阶、三个主要和弦及和弦连接与转位1和弦编配1《喀秋莎》、《木鞋之舞》乐曲合奏1《放鸭姑娘》或《西班牙斗牛士舞》《花儿与少年》翻到课本第三十七页《巨人的脚步》,这首乐曲是一首跨手的练习曲,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小节的第三个音(高音C)下面写着“左手越过去”,就是要求我们在右手弹第二个音的时候,左手从右手的上面越过去弹第三个音,而第四个音还是用右手弹。

其它有这样注明的音都请这样弹。

这首乐曲的名称叫《巨人的脚步》,弹的时候要把每一个音弹得象是一个巨人在走路时的大步踩下的感觉,也就是手要高高地拿起来再弹下去,速度不要快。

第三、四、七、八小节的双手同时弹奏相同而相差八度的音时要均匀。

请按照示范乐曲的速度弹奏:《巨人的脚步》课本第三十八页的《稻草中的火鸡》,这首乐曲是对前面学的知识的复习、巩固练习。

上面的手指练习不要忽视,这实际上是来自《哈农手指练习曲》的第一首,虽然只有一行谱,但要求左右手同时弹奏,右手要比乐谱高八度弹奏。

弹这首乐曲时首先请在不弹奏的情况下仔细地读谱,这是需要认真养成的一个习惯,对于从此的学习很有帮助。

乐曲的调号有一个降记号,所以在读谱的时候就不要忘了看看乐曲中有多少个B(si),在弹奏的时候才不会忘记碰到B(si)要降。

在这首乐曲的练习中注意几个问题:一、半拍和一拍的节奏要准确;二、左手的和弦是两拍,有的学生会弹成两拍半或三拍,这都是不对的,要注意;三、在以前学过的手型等技巧性问题都要注意好。

请按照示范乐曲的速度弹奏:《稻草中的火鸡》翻到课本第六页《无事空忙》(有的版本是《无事生非》),这首乐曲是连线和强弱控制的巩固练习。

这首乐曲开始使用了强弱的音乐表情术语,请首先仔细地将乐谱看看,乐曲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表情术语:mf(中强)、mp(中弱)、f(强)、p(弱),必须牢服膺住。

这四个术语由强到弱的排列是f--mf--mp--p。

知道了术语的要求以后,我们就要学会正确地在键盘上表达出来了啦。

首先请用右手的三指在键盘的中央C上弹出这四个不同强弱的音,学会不同力度的控制再弹奏乐曲。

同样,乐曲的每一乐句都有一条连线,请按照上节课的要求演奏,每一乐句都有一个表情术语,要正确地表达出来哦,速度一样是不能太快,不要看到开始的时候都是四分音符就弹快了,开始的时候如果太快,到了第四乐句的八分音符就难以控制了哦。

请按照示范乐曲的速度弹奏:《无事空忙》进入课本第七页,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触键方法--“手腕断奏”,在这一页的《手腕断奏练习》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音的符头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圆点,这就是示意要求我们用跳音弹奏法来弹奏,就算是不相同的音,它们之间也应该用跳音弹奏法来弹奏了。

跳音弹奏法是断奏法的一种特殊形态,要求弹的时候下键速度更快,发音短促、轻巧、富有弹性,也就是手指一接触到琴键就要立刻离开。

需要说明一下,在《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把跳音弹奏法直接称为断奏法,我认为不是很好,这样称呼不够清晰。

例如“手腕断奏”,有时候我们要弹出的效果是跳音,有时候我们要弹出的效果是断开的而又不是很短促的音,所以这后一种我们称为“手腕断奏”、而跳音的效果我们还是称为“手腕跳音弹奏法”,简称“手腕跳奏”,请大家注意。

跳音弹奏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引见一下:前臂跳音弹奏法:手臂跳奏的弹奏动作与断奏法相同,不需专门学习,但要求下键速度更快,发音短促、轻巧、富有弹性。

手腕跳音弹奏法:这种跳音手臂不动,保持稳定的拱形手架子,以手腕关节为枢纽上下运动。

它的动作像小鸡啄米时颈部灵活快速上下摆动的姿态。

整个手部像鸡头,指尖像鸡嘴,而手腕则相当于鸡脖子。

手腕跳奏由腕发力,通过腕关节放松而有弹性地上、下动作,加上手指的弹跳力加以完成。

手腕跳奏应用于速度较快,力度弱或较弱的连气儿性单音、双音或和弦跳音。

手指跳音弹奏法:手指跳奏要求指掌关节上、下动作敏捷,有爆发力,手指快速下键后,气力集中于指尖,手指一经触键即迅速弹离键盘。

手指跳奏宜用于力度弱而速度快的连气儿性单音跳音或同音反复。

反弹跳音弹奏法:掌关节保持稳定,腕关节保持潜在的弹性,凝聚着重量感的手指贴键向下发力,瞬间迅速地将手连同手腕向上弹起。

反弹跳音适用于孤立的单音、双音及和弦跳音,力度强、弱皆宜。

无论哪类跳奏法,手腕的弹性及自下而上的弹跳始终是关键。

弹奏跳音旋律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尽量一气呵成,做到音断而意不断,奏出完整而流畅的句子来。

我们这节课学的是手腕跳音弹奏法,其它的跳奏法我们知道就可以了。

翻到课本第二十页,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大调音阶,先看看课本里的说明。

首先我们要知道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

我们知道键盘上的每一个音都有一个音名和一个唱名。

音名是固定的,键盘上的某一个琴键的音名是什么就永远是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但是唱名就不一定了。

首先我们看看固定调唱名法,在固定调唱名法中音的唱名也是固定的,音名为C的音唱名就是(do),音名为D的音唱名就是(re)……也是永远固定的,在我们的钢琴学习中用的就是固定调唱名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一种新的唱名法……首调唱名法。

在首调唱名法中音的唱名是不固定的。

C 大调就是以C音为(do)、而G大调就是以G音为(do);F大调就是以F音为(do)了,照此类推……因为在音阶中,各音之间有这样的规律:mi和fa;si和do之间相差半音,其它的音之间相差全音。

钢琴视频那么除了C大调之外,其它的大调就会出现有的音要弹在黑键上了。

请你做一下这一页的作业。

注意保持全音和半音的排列,做完了在琴上弹一下,用首调唱名法唱一唱,听听感觉如何。

因为在G大调音阶中的si(首调唱名法)要弹在升F的位置,所以G大调的调号就是在F位置的一个升记号;因为F大调音阶中的fa(首调唱名法)要弹在降B的位置,所以F大调的调号就是在B位置的一个降记号…………一般在声乐的学习中或钢琴的即兴伴奏学习中要用到首调唱名法,但我们在现在的钢琴学习还是要用到固定调唱名法的,在这里引见首调唱名法只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大调的音阶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