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中小学武术操”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国中小学武术操”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国中小学武术操”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涪陵中小学“武术操”在具有全国中小学“武术操”的普遍问题的同时,它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加突出和具有代表性。

所以研究涪陵中小学“武术操”的问题,不但对涪陵中小学“武术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地区中小学“武术操”的发展也应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单纯的武术动作教学,没有将攻防含义蕴含其中,会使武术真正的操化,很难将武术真正的内涵和德育的目标贯穿其中。

关键词:武术操中小学开展
1.前言
2008年 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文件,要求在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制度,部分地区试点,逐渐普及,为弘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武术操”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是武术的优秀代表,也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锻炼的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及方法
学生参加武术操的活动场所比较集中,不比一般的社区体育,因此组织和教学都比较系统,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顺利,当然不止学校,学校以外的空地、室内等都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武术操”教学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武术和体操是武术操的结合方式也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武术的大气以及体操有节奏的
韵律,练习起来十分的美观大方,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起主导作用,而老师的教学方法那也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会武术而且对体操的节奏也要把握得相当的到位,一般采用口头讲述、动作示范、难点部分仔细讲解等方法来对学生经行教学,但是武术老师的师资短缺也是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一个最为普遍的问题
3.“武术操”课的开展学生喜欢的动机与兴趣调查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而且这种动力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与思想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瑰宝,它所包含的广泛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及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其他任何竞技运动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其中武术操中的动作包括一些实战中的攻防意识,武术操中结合了健美操的动感的节奏和武术中的一些动作从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涪陵区中小学武术老师的师资情况
涪陵区武术教师构成与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对26所涪陵区中小学校管理者调查显示,中小学武术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外聘武术教师;二是专业武术教师;三是一般体育老师。

在对涪陵区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涪陵区中小学基本都是一般的武术教师,仅有少数学校有专门武术教师历层次较低。

5.“武术操”在重庆市涪陵区的发展趋势调查
为了武术的推广与普及“武术操”进入学校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武术的攻防技击本质、传统武术身后的文化积淀和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内涵,会妨碍武术的良性持续发展。

形式化、简单化,只为了增强体质的武术操在实践中虽然会引起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但是学习中并不能学习到真正的武术,而学校又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空间开展武术,那么“武术操”对学生失去吸引力以后武术师资力量又跟不上,只能导致武术进校园的活动流于形式。

6.“武术操”在重庆市涪陵区开展出现的问题分析
6.1内因
从武术操整套动作来看,武术基本技术动作偏少,在凸显武术技术风格上也表现不足,要在着重表现地方武术的地域风格特点之上,发挥传统武术武德教育之作用,在练习的过程中高中生学习比较快,而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教学比较慢,我个人还认为“全国中小学武术操”的技术动作比较少。

6.2 外因
主要表现为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这一点上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重视不够,全民健身同时也包括对中小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现在的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基础,不管在学习还是健身的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学校是起关键作用
的一方面,学校的管理和资金运用到位,这不仅可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得到了绝决,在学校体育学中就说到,学校的管理和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地方的现状和发
展方向。

7.结论与建议
加大武术操创编工作力度,丰富其“武术操”内容的创编工作,首先要将武术与体操有机结合,在尊重其各自的运动规律前提下,体现武术健身的特点。

并要将武术特有的传统教育功能,即武德教育融入其全部过程。

创编低、中、高级三种不同层次的武术操,在低级阶段主要体现武术与体操的结合,并渗透武德教育,适合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练习,旨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在中级阶段主要体现武术及武术与体操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地域文化教育,此阶段属于过度阶段,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练习。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及资金投入武术操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力度,“武术操”的实施是传承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重要平台。

政府应加大此项工作力度,武术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是肯定的,在中学中推广和普及。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参考文献:
[1]于淼,张德胜.试论用武术取代课间广播体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师友,2004.1:54—55.
[2]陈和霖.中小学武术课间操初探[m].学校体育.
[3]李利军.谈拳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j].体育研究,2006,7165-1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