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格人品和人生命运!

性格人品和人生命运!

驾:犹言解驾,停车。指休息或归宿。)
四 归宿
吕不韦——
为情所扰,一错再错
一错:与赵姬旧情重燃,混乱后宫。
“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 ” 《史记· 吕不韦列传》
二错:推荐嫪毐,引狼入室
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吕不 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 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 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 身…… 《史记· 吕不韦列传》
游说秦国
●华阳夫人——吕
不韦游说咸阳,搞 政治投机攻下的关 键人物。
●安国君之妃,受
宠,无子。
宋春丽扮演华阳夫人
吕不韦从政成功
秦王(安国君)立一年,薨,谥为孝 文王。太子子楚(异人)代立,是为庄襄 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 夏姬尊以为夏太后。 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以吕不韦为 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
李斯入秦,展示才华


见秦王,纵论天下大势,受到赞赏,“拜斯为长史”。 力谏逐客,“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官至廷尉。”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泰山不让土 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 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范蠡、吕不韦、李斯的人生之路
一、立志 二、奋斗
三、辉煌
四、归宿
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李斯 吕不韦、李斯的志向 功绩卓著的政治家 不可原谅的过失 吕不韦“为情所扰” 李斯的“老鼠哲学” 范蠡、吕不韦、李斯的身世之谜 范蠡与西施之谜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李斯与焚书坑儒之谜
吕不韦(前292?——前235) 河南濮阳 人 。“阳翟大贾”。 李斯(前280——前208) 河南上蔡人。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 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 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 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 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 废適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 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 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 与周、召列矣。 《史记· 李斯列传》
二 奋斗
吕不韦从政“四部曲” ——说服异人 ——邯郸献姬 ——游说秦国 ——从政成功
说服异人
子楚,……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 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 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 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 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 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 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 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弃商从政
吕不韦问:“耕田之利几倍?” 其父答道:“十倍。”又问:“珠玉 之赢几倍?”答曰:“百倍。” 又 问:“立国家之主赢几倍?” 答曰: “无数。”
《战国策》
李斯的志向
——改变自身,爬 上高位
“仓鼠一叹”——李斯的 志向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 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 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 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 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 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 “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 所自处耳!” 《史记· 李斯列传》
——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 被杀 ,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
吕不韦之过
吕不韦的过,莫过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干净利落, 一刀两断,以致一错再错,酿成大祸。本来,当年他把赵姬送 给了异人,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应彻 底了结与赵姬的情缘,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哪知他对赵姬还 一往情深,赵姬对他亦恋恋不舍。尤其异人死后,赵姬守寡, 两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无忌惮!这让日渐懂 事的嬴政怎么看?这让朝廷官员、民间百姓怎么看?精明的吕 不韦后来也发现自己已经引火烧身,“恐觉祸及己”,主动停 止了和太后的往来,但是他又推荐大阴人嫪毐,结果引狼入室, 一错再错,终于落得灭顶之灾。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 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 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李斯蜕变
● ● ● ●
迎合——焚书坑儒 屈从——参与政变 为恶——沦为罪人 被杀——咎由自取
李斯为保荣华富贵——
迎合
焚书坑儒——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焚书问题上,李斯小题大做,起了推波助澜 的恶劣作用。 李斯似乎没有直接参与坑儒事件,但这只是表 象,不能说明李斯和这件事没有关系。从李斯 所处的地位看,他是丞相,是除了皇帝以外朝 廷最大的官,他对于一次坑杀460多人的重大 事件不可能不知道,秦始皇的旨意他安敢不执 行?也许,他还是一些具体事情的操办者。
沙丘政变中的李斯
• • • • 赵高为实现政变的目标,要做三件事: 扣住秦始皇的遗诏,先不送给扶苏。 说服胡亥,让他和自己联手政变。 说服李斯,让他与自己合谋政变。
屈从——李斯心理防线被冲破

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 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李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 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将向何处寄托我的 命运呢!”
《史记· 吕不韦列传》
邯郸献姬之谜
问题之一:吕不韦请异人吃饭,只是一般性 的聚会还是另有图谋? 问题之二:异人欲将赵姬带回家,是吕不韦 提前下的套,引诱异人上钩,还是毫无准备 的突发事件? 问题之三:赵姬随异人而去,“自匿有身”, 是个人的决定还是与吕不韦提前有一个约定?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 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 身。子楚从不韦饮,见 而说之,因起为寿,请 之。吕不韦怒,念业已 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 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 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刘威扮演李斯
评价李斯志向
首先,有反传统的味道。这种思想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使自己不满足现状,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不断进取。 从这个角度看,此话有一定道理。 战国时期,宗法等级制松动,社会活化,当时许多 社会地位较低的人通过学本领,掌握技能而成为名人, 改变了社会地位。但是,是不是只有往高位上爬才是人 生的唯一选择呢?并不尽然, 第二,在司马迁眼中,李斯以鼠喻己,人品不高。 李斯的一生以“老鼠哲学”支配自己的行动,就像老鼠 那样善于钻营,善于保存自己。李斯最后落得身败名裂 的悲惨下场,与他狭隘个人主义和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有 直接的关系。
性格、人品与命运
—谈谈几个历史人物
南开大学 孙立群


自2006年以来,我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述了一系 列历史人物,其中有吕不韦、李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蠡、韩非、扁鹊等。这 些人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他们的人生之路却各 不相同。我选择其中三人——吕不韦、李斯、范蠡与大家交流, 谈一谈走好人生路的问题。 在以上三人中,吕不韦、李斯的人生之路不圆满,他们成 就卓著,但晚节不保,由英雄变为罪人,其演变令人深思。 范蠡是成功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帮助越王勾 践复仇雪恨,灭吴之后,激流勇退,弃政从农、经商,靠劳动 致富,成为一代商圣。范蠡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与美女西施爱 情故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范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研究 范蠡、宣传范蠡对建设小康社会,提升社会文明有重要意义。
太史公说:李斯以一个里巷平民的身份,游历 诸侯,入关奉事秦国,抓住机会,辅佐秦始皇, 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李斯位居三公之职,可以称 得上是很受重用了。李斯知道儒家《六经》的要 旨,却不致力于政治清明,用以弥补皇帝的过失, 而是凭仗他显贵的地位,阿谀奉承,随意附合, 推行酷刑峻法,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 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经群起反叛,李斯这 才想直言劝谏,这不是太愚蠢了吗!人们都认为 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 情的真相,就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则的话, 李斯的功绩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

舍人——郎——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李斯 ——帝国大厦的搭建人
议定帝号,设立皇帝制度。 设立官僚制度。
实行郡县制。
制定法律制度。 统一文字。 军事制度。

辉煌
吕不韦的功绩
◆定立异人为嫡嗣,稳定秦王室。 ◆对外战争讲计谋,避免打恶战。 ◆继续东进,破五国联军。 ◆编著《吕氏春秋》,引进诸子思想
范蠡(约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 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
一 立志
吕不韦的志向
——定立国君
吕不韦者, 阳翟大贾人 也 。往来 贩贱卖贵, 高 家累千金。 明 扮
演 吕 不 韦
发现异人——秦国公子—— 其父安国君(老太子)——
其母夏姬(失宠)
在赵为“质子”——人质 吕不韦叹曰:“此其货可居!”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王知之,令相国 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 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 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 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车裂 以徇,灭其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四错 没有闭门思过低调做人
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 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 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 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 诛,乃饮酖而死。 《史记· 吕不韦列传》
(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吕不韦又暗中对太 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 人员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 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 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太后怀孕在 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