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作为一名教师,每次上课,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个性迥异的学生,各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对此,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若处理得不好,遇会招来是非,甚至会影响师生情绪。
如何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教室特定情景中的交流和对话,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备课考虑不到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求认真备课,强调充分的准备,尽可能估计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在课堂上要处理每一个你眼中的小事。
只有教师坦然面对课堂中的偶发性,积极应对课堂中的意外或问题,课堂才会有弹性和活力,也势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只有辩证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出现的意外情况,才有可能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处理课堂教学。
曾记得刚代课两个多星期的时候,看着他们学习缺乏积极性没有动力,就给他们做了一个课件——《放飞梦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开始是一张很美的动态图片,上面写这:你们的梦在那里。
我问他们是否为梦想追寻过、努力过、奋斗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时一位同学说:“我没有梦想,就算有也追不上”。
我告诉他:“努力过就会有回报的,老师相信你。
”他又说了一句:“你别相信我,我都不相信我自己。
”当时的我愣那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之后又接着讲下去了。
我对这件事处理的不够好不够及时,这一类的学生主要是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逐渐的建立信心。
由于我们实习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差的不是很多,他们在我们的课上有时候说话就不那么注意。
有一次上课时讲市场配置资源,我说:“需要有形的手牵着无形的手,手拉手一块向前走,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当我说完,一位学生就接了一句:“老师,你牵着谁的手啊?” 愣了一下我告诉他:当然是牵着你们的手走向高考啦!“ ” 自我认为这次处理的还可以,保证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要冷静、要讲究策略,否则会有负面效果。
经过两个月的教学,我的教学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认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1)准备充分:不管你是对知识的准备还是身心准备都要充分。
教师只有对课上要讲的内容深钻细研,才能做到心绪平稳,方寸不乱,才能在讲授中如鱼得水,顺理成章,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我们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难免要遇到各种挫折、纠纷、矛盾,这些无疑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但是一旦走进课堂,就要把这些不良情绪抛诸脑后,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2)要及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教师要迅速即使地进行处理,否则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心理,如果课堂上处理的不及时课后也一定要想法补救。
(3)要理智: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出人意料,扰人心烦,但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切忌急噪、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
(4)要有艺术性: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迅速而准确地判断问题、然后因势利导,恰当、妥善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要讲究策略、要有艺术性、(5)要有教育性: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对课堂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时,要讲究春风化雨的效果,切忌“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或把全班学生当做“替罪羊”,大吼大叫。
而应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我们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突法事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
”我们只有在教育中更细心、更耐心,才能取得更让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中观察,在观察中鼓励,在鼓励中提醒,在提醒中反复,在反复中成型。
用我们的信心、爱心、耐心征服他们的心!淡定,延时处理淡定,延时处理——浅谈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深溪镇中心小学摘要:摘要:在教学生涯中,在课堂上偶尔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弄得你哭笑不得,如果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段,就会造成不良的结果,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形象。
本文略举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部分突出事件,谈谈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观点。
希望和老师们分享,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恰当的地方请赐教。
关键词:突发事件淡定延时处理疏导王明强引言在教学工作中,可能都会遇到一些情况不同,但结果相同的突发性问题。
有时会引来哄堂大笑而引起课堂的混乱,导致教师无法上课;有时会弄得老师哭笑不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法。
自己觉得,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造成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态度。
淡定一会,延时处理,既能让课堂平静下来,又不影响上课。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法,以说明在处理出突发事件时应该作好的一些心理准备及正确态度。
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对待这一问题,恢复正常的课堂秩序。
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对待这一问题,恢复正常的课堂秩序。
当你正在上课时:忽然听到“哎哟”一声,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忽然听到有人骂了一句脏话,一些学生便哄动起来,一位同学突然说“老师,我想和XX 结婚”,气氛一下子严肃了,……等等类似的情况,你肯定会感到很恼怒,真想狠狠的教训一下那个肇事者。
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一时的恼怒而使自己的情绪紊乱,做出一些失控的行为,不要好心办了坏事,欲速则不达,使结果适得其反。
在《子午书简》栏目中看到一个案例,德国四年级的一个学生上课突然哭了起来,教师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和他同桌的女孩子没有来,他很想那个女生,心里很乱,于是就哭了。
老师也没有责备他,和家长联系,叫家长带他回去休息半天再来上课。
家长带回去对孩子进行了耐心的疏导,孩子下午就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疏导情节不赘言)。
尽管德国的教学方法与我们有差异,但我觉得这个老师用那种冷静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处理得很好,及时与家长配合,能让孩子从那种情绪低落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了,很高兴地来上学了,而且还立志认真学习。
所以,我们要调整好自己,千万不要被学生的突发行为扰乱了自己的情绪,影响了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
一天,我正在上六年级微机课的时候,一个男学生突然骂了一句脏话,有几个学生就笑了起来,当然引来了更多学生的眼光,我看了一下当时的情况,不用问也知道是哪个学生骂出来的。
突然间有想去教训那个学生的冲动,但我马上回转一想,当着那么多学生的面去教训那个学生,他很会逆反的。
于是我说了一句“我们继续上课,不要因为他一个而影响了我们大家的学习。
”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那个学生也不好意思地低着。
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走到那个学生旁边,示意他留下来,但没有说话,他也会意地留了下来,主动给我说“老师,我没有骂人,我是抽不出键盘时说了一句脏话。
”我也明白了原因。
于是就对他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不但在课堂说脏话不对,就是平时也不能说。
如果养成了习惯,见到别人就一句说出来了,那多不文明,对别人也不尊重。
”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后来课堂上,没有听到过类似的脏话出现了。
二、要采用延时的处理方法,让课堂的气氛安静下来,保证课堂教学。
要采用延时的处理方法,让课堂的气氛安静下来,保证课堂教学。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可能肇事者就会想:完了,又要被狠狠地批评一顿了;学生们就会期待:看看老师怎样处理他吧。
这时,如果老师想即时弄清情况,整个课堂或许就会混乱无序。
不但上不好课,弄不好还会让老师下不了台,越是这种情况,越是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控制行为。
上五年级时,正上着课,一个学生突然说了一句“老师,我想和某某结婚。
”全班哄堂大笑,课堂一下子混乱了。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哇,说实现的,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孩子,敢想敢说,什么都不怕。
在课堂上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我之前从未遇见过的。
我正拿着书本,心里很气,很想过去打他几下。
转念一想,打他有作用吗?于是我就说“我们把课上完再讨论某某同学的这个问题好吗?”很多学生都赞同,说“好!”当然,我这时并不去考虑学生这样回答的态度问题,而要调整课堂秩序,随之,是让课堂安静下来,自己继续上课。
下课后,我把这个学生带到办公室,问他在课堂上说的那个问题。
没想到他居然大胆的说他喜欢那个学生,那个学生漂亮。
我也感到意外,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怎么就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呢?我想了想,平静地对他说:“喜欢别人,别人一定喜欢你吗?如果自己成绩不好,将来又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活都成困难,别人会喜欢你吗?”他不说了,表现得平静了。
看到这种情况,我继续说“你现在还小,才十一、二岁,如果自己喜欢别人,又要让别人也喜欢你,那就把学习搞好,不要以为自己说几句调皮的话,做调皮的事,影响了课堂纪律,就让别人喜欢你了?相反,还会受到更多人的厌恶你,瞧不起你。
”他点了点头。
随后,我给他提出了一些要求,让他出去了。
三、要坚持正确的观点,进行合理的疏导。
要坚持正确的观点,进行合理的疏导。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打乱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思路,甚至会激怒教师。
无论这些事件是学生无意的,或是有意的,结果就是一个,影响了课堂教学。
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带有一种目的性在制造突发事件,这种情况教师也可能猜想得到。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能就更需要一种正确的心理准备了,不要被学生激怒,更不能在课堂大动肝火,也许这种学生弄出这样的结果就是想扰乱课堂,把老师弄得难堪。
其实,像这样的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我们就得考虑,不能和他来硬的,要是在课堂上和他来硬的,想把他压下去,那就错了。
有一个初二的学生,成绩不是好,很犟。
有时故意来迟,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扯前面桌女同学的头发,被扯痛的女生尖叫,而他在下面一声不哼。
弄得老师也不好处理。
只好他们好好听课。
别的老师也在反应这个学生上课顽皮,甚至还偶尔公开和老师顶撞。
我觉得这个学生很棘手,但一下子又想不出办法。
就向别的学生打听他家的情况,弄清楚后再分析他的问题。
发觉这个学生家庭并不好,姊妹多,父母没时间来管孩子,这个孩子聪明,但成绩并不好。
于是一天中午,我吃过饭,就去找到他,带到办公室,不责备他,只问他一些他家庭的情况,比如:几姊妹呀,父母干什么的呀,收入怎么样。
哪知,他听着听着就哭了。
弄得我还不好意思,但我是有准备的,也没去阻止他。
随后,我问他为什么哭了,他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这样做了。
”看到时机成熟,我就对他进行疏导,叫他好好学习,多体谅父母的辛苦,并叫他当班上的卫生委员,他很乐意的接受了。
后来就没在上课时搞恶作剧了。
老师们也反应他的变化很大,尽管是成绩没有上升很多,但他改掉了那种坏习惯。
采用正确的态度进行疏导,可以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得到合理的处理,收到一些良好的效果。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有一部分在老师面前也不示弱的,他们的一些冲动意识和无绪思维都有可能驱使他们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