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旅游与地理环境
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P14-15) 2、旅游资源的特征(P16-17)
3、按旅游资源的属性和成因可分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可分6 类,74种基本类型
1.地文景观类 2.水域风光类 3.生物景观类 4.古迹与建筑类 5.休闲求知和健身类 6.购物类
2.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 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西欧风景
4)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重污染的环境,到少污 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康,增强 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动机 之一。 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海洋 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高山生态 旅游蒸蒸日上。
3、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与旅游客流
(1)旅游者的旅游决策 1)旅游决策的原则:最大效益原则 2)旅游决策的步骤:确认旅游需求 收 集旅游信息 对比评价旅游地 最终决 策 3)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感知环境 旅游偏好
丹 霞 地 貌
黄土地貌
冰川地貌
2)文化地理环境: 时间上:随着时间推移文化景观发生 变化 空间上:文化地理环境的三级差异 一级差异:文化圈 二级差异:文化区 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西安兵马俑
北京故宫
欧洲风光
日本富士山
西双版纳基诺族
野生热带水果
3)经济地理背景
1.经济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非定居者;第二逗留时间超过24小 时;第三不谋职取酬。 旅游者的定义: 是指为了物质和精神享受需要,暂时离 开常住地,在异国异地至少停留24小时 而作旅行的人。
旅游者的特征 (1)异地性 (2)闲暇性 (3)享受性 (4)消费性 (5)地域性
2、旅游者产生地理背景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原因: 地理环境 差异性 丰富性 人居环境 局限性 单调性
微小与宏大
单调与丰富
好奇心
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2)文化地理背景 3)经济地理背景 4)环境质量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喀 斯 特 岩 溶 地 貌
2)旅游客流
(1)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旅游者因素 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交通因素 旅游地接待因素 经济社会因素
(2)世界旅游客源的现状特征:
流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流向较近的国家和地区 流向风景名胜地 流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旅游资源类型与地理环境
三、旅游业的区域影响
1、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1)旅游业的性质 服务性质的特殊经济行业 (2)旅游业的特点 经济性、文化性综合性、连带性、敏感 性
2、旅游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收入、市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
2)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
第2章 旅游与地理环境
学习目标
认识旅游三大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 关系;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 业的基本概念以及旅游业对旅游地区 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领 域的影响
一、旅游者与地理环境
1、旅游者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 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委员会的定义 1963年罗马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又称罗马 会议) 的定义 197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定义 (1)国内旅游者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1993年中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物价、产业结构、地区经济
(2)旅游业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1)旅游业对区域社会的积极影 响
外交、民族文化、科学技术、就业
2)旅游业对区域社会的不利影 响
生活质量、价值标准、当地文化
(3)旅游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良好的生态环境 2)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交通、超量、低素质、低水平、规划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