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第三章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要点精讲
一、旅游业
1.旅游定义:旅游业是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

它主要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

2.特点: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出售劳务和提供服务取得收人为特征,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等特点
3.作用
(1)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发展匡内旅游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加快货币流通。

(3)旅游业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旅游区吸引外资以及落后地区的市场开发等。

(4)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旅游业可以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旅游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明显制约,具有地域差异性和季节性的变化。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质量上,即旅游景区景点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4.旅游地位置及交通的通达性: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
6.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业造成的地理环境问题
旅游业绝不是“无污染产业",它同样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对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而其解决难度并不亚于一般的环境污染问题。

2.治理旅游区环境问题的措施
(1)对于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时,加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等工作。

(2)对于古代建筑景观,在外观上要保持原貌,修复文物古迹“修旧如旧”,并慎重处理扩建、新建建筑物与原有文物古迹的关系,其风格、规模都应与旅游区环境协调。

相关链接
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

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将要成立世界旅游组织的章程。

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
大会正式将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

选定这一天为世界旅游日,一是因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国际官方旅游联盟”于1970年的这一天在墨西哥城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的章程。

此外,这一天又恰好是北半球的旅游高峰刚过去,南半球的旅游旺季刚到来的相互交接时间。

中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

自1985年起,每年都确定一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为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

典型分析
1.贵州黄果树景区全面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了天星自然生态景区、具有浓郁布依族民族特色的石头寨景区等六大主题景区,构建起集民族特色、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一体的“黄果树旅游圈”,并与周边邻近的其他景区连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

距离黄果树景区约50千米的天龙屯堡古镇,就直接受益于这条精品线。

据此回答(1)~(3)题。

(1)石头寨等六大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中的()
A.地域组合功能的发挥
B.集群效应的显现
C.多样性特点
D.科学价值
【答案】B
【解析】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三大方面。

地域组合指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同或不同类型景观的配合状况;集群状况指的是某一地域的景观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相互促进发展。

本题中黄果树瀑布是主要景观,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同时石头寨等景区也丰富了黄果树景区的内容,所以说石头寨等六大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中的集群效应的显现。

(2)天龙屯堡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明朝小镇成为旅游新亮点,主要得益于()A.景观的地域组合优势的发挥
B.古镇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景观的教育性功能的存在
D.景区接待能力的提高
【答案】A
【解析】距离黄果树景区约50千米的天龙屯堡古镇,能成为新的旅游亮点,主要是从地域组合上看,黄果树为自然景观,天龙屯堡古镇有较好的人文景观,二者之间是很好的补充,即地域组合较好。

(3)天龙屯堡古镇不能单独辐射全国市场,因为该旅游资源尚缺乏全国等级的()A.长存性特点
B.多样性特点
C.可创造性特点
D.非凡性特点
【答案】D
【解析】该古镇虽然历史较长,但与全国其他古城相比,非凡性特点较差,所以仅以此镇还不足以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2.旅游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也影响旅游者正常旅游目的的实现。

据此回答(1)~(2)题。

(1)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A.游人过多,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
C.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
D.野外烧烤产生的浓烟
【答案】B
【解析】旅游活动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车辆尾气排放。

(2)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是“无污染产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答案】D
【解析】该题的知识要点是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认为旅游业是“无污染产业”,是一种认识误区,旅游业也会污染环境;只要提高认识,就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不都是由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还有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弃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

故A、B、C三项是错误的。

高考案例
1. (2012北京卷文综)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回答2题
(1)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答案】A
【解析】峡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该景区所在区域山地较少,且海拔较低,冰雪融水较少,不是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瀑布的落差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的坚硬程度有直接关系,受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为河流的源头,与图示信息不符。

(2)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游客中心应布局在服务设施较多,人流量大的地方,③合适;加油站应布局在靠近停车场且车辆经过的区域,②合适;餐厅应靠近游人多的地方布局,④合适;巡防站应该布局在郊外游人较少的地区,①合适。

2.(2012山东卷文综)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1)旅游资源价值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⑵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1)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般从其价值高低、集群性、地域组合三个方面分析。

(2)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植被保护、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内、水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