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查干湖镇蒙古族中心小学张威
高效课堂应该是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等方面得到最大的收获和启迪。
那么如何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不仅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升呢?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退”,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更加恰当,对教学辅助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自如。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内在联系,多查阅一些资料,广采博纳,选择合适、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并制作好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直观教具服务于教学。
另外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做好课前必要的预习。
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才能更高效。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组员和组长的职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操作,建立分组合作学习的纪律制度。
健全明确分组合作学习管理队伍体系:组长管组员,班长管组长,教师管课堂,管奖惩。
明确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中协调、点拨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能
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加大对先进典型和反面典型的表扬奖励和批评处理力度。
如评选分组合作学习标兵,发言积极分子,优秀学习小组等等。
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适当指导学生展开思考,积极参与和展示,切实做到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和高效性。
三、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构建策略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关键。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由学习的主宰者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终身学习者等等,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促进教师把以往一些不适合新课改的角色慢慢的转变过来,探索更加适应新环境、新对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共同描绘高效课堂新景象。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细心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发现,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