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平四(初一)《跳绳》教学设计(附教案)
水平四(初一)《跳绳》教学设计(附教案)
《跳绳》教学设计
《跳绳》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初一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2—13岁左右,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拥有自主发展空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2.跳绳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初一年级学生来说,在小学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跳绳动作技术,对于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虽然存在着个别运动技能的差异,但是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自学能力都比较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引导者,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见习生随堂听课。
学生认真听讲明确游戏规则
小组成员探讨分工
积极参加
认真听讲并相互鼓励
集中注意力
跟随教师完成绳操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要求:积极有序
要求:动作有节奏
动作充分有力
2'
6'
2'
4'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跳绳
1.基本动作要领的学习
2.自主创新
(创造成果)
3.小组示范
(展示成果)
4.集体练习
5.通过本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重点
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勇于展示自我。
难点
自主学练,探究创新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时间准备部分准来自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热身部分
1.游戏
“蛤蟆与腿”
2.队列队形 练习
3.绳操
教师提前到达场地准备好相关场地、器材
师生问好、检查常规。
2.通过跳绳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尝试多种跳绳的方法。
3.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发展耐力素质、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4.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探究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
跳绳的过程中自主创新,进行并脚跳、单脚交换跳,等方法。
巡回指导,语言提示,跳绳要做到:跳有力,落地屈膝缓冲。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展示自己的跳法,对有创意的同学进行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跳法进行归纳,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鼓励学生坚持跳完一分钟,强调学生讲诚信。
认真讲解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
【设计思路】
活泼不失有序,锻炼不失兴趣,学习不失创新是这节体育课的初始目的。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采用“主动探索与积极创造”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强调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勇敢表现自我,体现自身价值,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跳绳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初一年级学生来说,在小学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跳绳动作技术,对于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虽然存在着个别运动技能的差异,但是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自学能力都比较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引导者,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法、直观法、练习法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集队,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完成放松操。
针对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积极评价并指出相关的不足以及注意点,帮助学生进行改正。
布置相关的作业
宣布下课
认真听讲跳绳的相关介绍
按照教师要求认真进行跳绳基本动作要领的学习与练习
积极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按照老师的分组,积极探讨、合作、创新
认真思想,与同学互相合作,共同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跳绳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创想,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跳绳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尝试多种跳绳的方法。
3.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发展耐力素质、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4.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探究学习。
5.通过本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勇于展示自我。
2.教学难点:自主学练,探究创新
【教学过程】
年级:七年级 水平目标:水平四运动参与 人数:49人
跳 绳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跳绳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创想,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宣布本课学习内容、目标以及相关要求。
安排见习生见习。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场地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生予以评价和鼓励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队列队形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绳操
教师口令指挥并带做绳操
体委整队并汇报班级相关出勤。
向老师问好。
认真聆听,明确本节学习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要求。
(分享成果)
5.一分钟定时跳绳
看谁跳的多(检验成果)
6.游戏
跳绳接力
1.放松操
2.小结
3.布置课后作业复习课堂中所学的跳绳方法,并创造更多的跳法。
4.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教师对跳绳进行相关的基本介绍
教师讲解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1.停绳
2.甩绳
3.直跳
4.交叉跳
5.前后交叉跳
组织学生进行示范
勇于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跳法,虚心学习其他同学的跳法。
勇敢展示本组的创新成果,认真汲取其他同学的方法。与队友团结协作,勇争第一。
按照教师讲解归纳,进行尝试和练习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坚持一分钟。
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确游戏的规则
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游戏
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完成放松操
客观的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2、练习密度:35—45%
认真听讲明确要求与相关作业要求。
与老师再见,并归还相关器材
要求:认真听讲
积极练习
要求:团结协作
合作探究
要求:大胆展现
要求:分享、诚信
同上
要求:团结互助
快乐游戏
要求:放松充分
动作舒展
要求:认真听讲
客观评价
1′
5′
1′
5′
4′
4′
2′
4′
3′
1′
1′
场地器材
强度/密度
篮球场
跳绳49根
长绳8根
1、平均心率:11—14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