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外科学题目

中医外科学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气血盛衰
B.脏腑功能失调
C.阴阳失调
D.经络阻塞
2.下列除()外,均正确反映了脏腑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A.脾胃湿热,火毒蕴结可以发为疮疡
B.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C.体表疮疡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
D."五善七恶"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
3.下列哪项不是辨心恶的症状()
A.神志昏糊
B.惊悸时作
C.疮色紫黑
D.言语呢喃
4.下列辨外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哪项不正确
A.患部皮肤颜色红活与否 B.肿势高突还是平塌
C.局部灼热与否 D.脓液之有无
5.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身热乏力,面色少华,脉数乏力,治宜()
A.内托法
B.补法
C.透脓法
D.补托法
6.提脓祛腐药的主药是
A.生石膏 B.熟石膏 C.升丹 D.白降丹
7.外疡内治法的总则为
A.消、托、补 B.温、通、补 C.消、清、补 D.消、通、补
8.手掌肿胀,失去正常凹陷,疼痛剧烈者为()
A.蛇肚疔
B.托盘疔
C.蛇头疔
D.蛀节疔
9.颈后皮肤初起如粟米样丘疹,继而增大坚硬,肿胀作痛,脓头多个,状如蜂窝,诊断应为()
A.疔
B.痈
C.有头疽
D.发
10.诊断附骨疽,X线摄片最早应在什么时候进行?()
A.发病1-2天内
B.发病一周时
C.发病10-14天
D.发病四周时
11.溃后脓出黄稠,后稀薄,髋关节畸形,僵硬,诊断考试为()
A.附骨疽
B.环跳疽
C.历节风
D.流痰
12.流痰除由风寒痰浊凝聚而形成外,还与哪脏亏损有关()
A.肝
B.脾
C.肺
D.肾
13.一男青年,右侧大腿疼痛彻骨,肿胀,皮色不红,近膝关节处显著压痛,伴恶寒发热,应诊断为()
A.附骨疽
B.骨肉瘤
C.流注
D.历节风
14.疔疮走黄的内治原则是()
A.凉血清热解毒
B.疏风清热解毒
C.滋阴清热解毒
D.宣肺泄热解毒
15、乳痈成脓切开引流应采用()
A、竖切口B斜切口C、横切口D放射状切口
16、红丝疔局部治疗首选的是
A.鲜草药外敷 B.金黄膏外敷 C.玉露膏外敷D.砭镰法
17、痈的成脓期一般为
A.5天左右 B.7天左右 C.10天左右 D.2周左右
18、在伤口周围皮肤可出现捻发音的是()
A、附骨疽B、烂疔C、疫疔D、流注
19、三陷证是指()
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
D.内陷、干陷、虚陷
20、流注的好发部位为
A.头面部 B.手足部 C.上肢 D.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
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题2分):
1、外科特殊之毒包括()
A、药毒B、食物毒C、疫疠之毒D、蛇毒
2、“五善”中心善的症状是()
A、精神爽快B、言语清亮C、舌润不渴D、寝寐安宁3、下列哪些疾病往往损伤筋骨()
A、附骨疽B、蛇头疔C、流痰D、环跳疽4、破伤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牙关紧闭、苦笑面孔B、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C、项背强直、角弓反张D、轻微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
5、有头疽的特点是()
A、初起有粟米状脓头B、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C、范围在9cm以上D、范围常在9cm以下
6、蛇肚疔的局部表现是()
A、患指呈圆柱状,红肿B、患指关节轻度屈曲
C、局部麻痒作痛D、被动伸指引起剧痛
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汉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创制()用于麻醉。

2、晋代有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

3、外科中的疮疡发病因素,尤以()、()最为常见。

4、望诊是通过医生的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况。

包括望局部病变、()、()、()等几个方面。

5、辨别阴证、阳证时,疼痛比较剧烈的属(),不痛、隐痛、酸痛属()。

6、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书是明代()的()。

7、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的思想,并创制()治疗破伤风。

8、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为()、()、()、()。

9、蛇头疔、鹅掌风是以疾病的()命名的,烂疔、流注是以疾病的()命名的。

四、问答题(共34分):
1、中医外治法中掺药的种类很多,简述其生肌收口药的作用及适应证。

(8分)
2、消托补三法是治疗外科病的三个总则,简述其具体运用并指出补托的代表方剂。

(12分)
3、简述破伤风的中西医治疗原则。

(6分)
4、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有哪些?(8分)
五、病案分析(共14分)
杨××男24岁
主诉:上唇肿痛5天。

5天前,上唇皮肤有一米粒大小的脓头,痒痛并作,自己挤压弄破,次日即向周围漫延肿胀,疼痛延及前额,曾注射青霉素,未能控制病情,昨日溃破,流脓不多,突发高热,伴口渴,便干。

检查:体温38.8℃,上唇肿胀,边界不清,延及面颊,中心有数枚脓头,周围红肿灼热。

苔薄腻,脉弦。

请答:1.印象:中医病名证型西医病名
2.病因病机:
3.内治法则:
4.具体方名:
5.处方药物:
6.外治:
医嘱:
一、1-5CDBDD 6-10CABCC 11-15BDAAD 16-20DBBBD
二、ABCD ABCD ABCD ACD ABC ABD
三、1.华佗麻沸散2.《刘涓子鬼遗方》3.热毒火毒
4.望精神望形态望舌苔5.阳阴
6.陈司成霉疮秘录7.治外必本诸内、玉真散
8.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脏腑失和9.形态特性
四、1、生肌收口药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掺布创面能使创面加速愈合。

凡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之时,均可使用。

2、消托补三个大法是治疗外科病的三个总则,但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情的变化不,因此在临床具体运用时,治则很多,归纳起来,有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养胃等十一个法则。

补托的代表方剂为托里消毒散。

3、破伤风的中西医治疗原则为: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也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故应以中西医治疗为原则。

西医治疗应尽快消除毒素来源、中和体内毒素,有效地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治疗以息风、镇痉、解毒为原则。

4、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有:(1)严重创伤、开放性骨折、炎性损伤、腹腔内空腔脏器破裂、有严重污染和软组织破坏的创伤等;(2)大面积烧伤;(3)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4)急诊手术病人的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5)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或接受激素、抗癌药物等的病人需做手术治疗时;(6)进行人造物留置手术;(7)有心脏瓣膜病或已植入人工心脏瓣膜者,因病情需做手术时。

五、1.印象:中医病名上唇疔证型火毒证(2分)
西医病名颜面部痈(1分)
2.病因病机:脾胃蕴热,火毒炽盛(2分)
3.内治法则:清热解毒(2分)
4.具体方名:五味消毒饮含黄连解毒汤加减(2分)
5.处方药物:紫地丁30 野菊花9 银花9 连翘9 蒲公英30 黄连3 生山栀9 生石膏打18 生地15 赤芍9 皂角针9 生甘草3 (2分)
6.外治法:八二丹、金黄膏敷贴(1分)
医嘱:(1)忌挤脓、防止跌跤、碰伤患部。

(2)忌食烟酒,膏梁厚味,辛辣炙煿。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