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掘作业规程编制的“十个环节”

采掘作业规程编制的“十个环节”

作业规程编制的“十个环节”1、编制2、审批3、工人学习4、干部学习5、考试6、成绩登记7、补考8、修改补充9、复查10、现场实施煤矿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审批、修订、学习、考试 XX 煤矿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审批、修订、学习、考试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总工程师:时间:2013.1.1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审批、修订、学习、考试管理制度采煤工作面一、作业规程编制要求:1、采面作业规程编制前必须有详细的地质、水文资料。

(如该分区段的地质说明书、两顺槽煤,实测剖面图、小构造素描、老空、老巷层位及分布状况等)。

2、编制采面作业规程应具备下资料:①、经过集团公司审批的采区设计和矿总工程师审批的工作面设计。

②、经过矿总工程师审批的该区段地质说明书。

③、相邻采区、相邻区段采面分析回采资料及顶板控制设计。

④、各工种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3、采面作业规程的编制,由矿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在编制中要根据详实的技术资料,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

二、作业规程的格式及内容:1、工作面概况回采工作面位置及范围。

2、采面地质及水文说明。

3、采煤方法及生产系统。

①、回采巷道布置;②、回采工艺;③、通风系统;④、供电系统;⑤、运输系统;⑥、综合防尘及防火系统;⑦、防排水系统。

4、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①、劳动组织;②、正规循环作业图;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安全技术措施。

①、现场管理制度;②、安全技术措施;③、避灾路线。

三、作业规程编制的“十个环节”1、编制2、审批3、工人学习4、干部学习5、考试6、成绩登记7、补考8、修改补充9、复查10、现场实施四、作业规程编制“十个环节”要求1、编制:严格按编制要求及格式、内容制订。

2、审批:作业规程由矿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后报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安全等部门、采煤队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进行会审批准。

3、工人学习: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生产科技术人员在施工前三天应向施工区队干部职工贯彻学习,并有贯彻学习记录,并有签字,不得代签。

4、干部学习: 矿生产科技术人员组织与采面有关的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也必须进行规程的贯彻学习,并有贯彻学习记录。

5、考试:矿生产科组织施工区队干部职工及与采面有关的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进行考试;考题内容要摘自作业规程内重点或必须了解项(如避灾路线等)。

6、成绩登记:考试结束后要进行改卷,考试成绩要登记备案。

7、补考:不及格或请假人员必须进行补考。

8、修改补充:矿总工程师每月及时组织一次由相关业务部门参加的对作业规程的修改补充会议。

因地质或生产技术条件变化,造成作业规程与现场实际不符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工作面初次放顶,过断层、破碎带、硬煤区、薄煤带、老空、老巷,遇托三角煤、大倾角和工作面收尾等必须制订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业务部门审查报总工程师批准。

作业规程修改后,必须重新组织工人、干部学习,学习人员要签字记录。

9、规程复查:认真做好工作面月地质预报及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工作,地质预报内容准确详实。

内容包括预报区内地质、煤质、瓦斯(由通风部门提供)、水情水害、老空等变化情况及两顺槽、工作面剖面图。

月地质预报必须由总工程师签字。

矿总工程师每月底及时组织一次由相关业务部门参加的对作业规程的复查会议,复查要有针对性;根据月地质预报提供的资料,写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并有参加人员签名及干部、工人贯彻学习记录。

10、现场实施:(一)、准备工作:防治水准备工作:采面巷道完工后,要及时对采面进行井下直流电法物探,对采面低阻异常区要进行打钻验证或注浆加固,打钻或注浆要有专项设计,排水管路畅通,斜坡巷道丢有底煤时,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固。

“一通三防”准备工作:采面通风系统、风量、瓦斯监测监控、隔爆防尘设施符合规定要求。

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必须健全,并正常运行。

位于瓦斯突出威胁区和危险区的采面,在回采前要采取消突措施,回采范围要依集团公司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为准,并按防突细则要求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机电运输准备工作:机电设备安装前应有设计,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回采工作面切巷替换棚:制定专项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л型钢梁替换原支架,并做出上下安全出口。

其它:各种图表、牌板、避灾路线图齐全,备用材料符合要求。

(二)、初采初放及验收矿成立由生产矿长任组长的初放领导小组。

由生产矿长我负责组织采面安装前对线路、工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按“四定”原则落实。

安装期间建立区队长、科室人员带班、跟班制度。

采面开帮前由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申请公司组织验收。

公司接到申请后,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帮生产。

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负责确认顶板初次来压和初放工作结束,并向公司汇报。

初放结束后,生产科技术人员写出初放技术总结,并存档。

(三)、正常回采采煤过程中,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必须向分公司业务部门汇报:①、工作面出现有突水预兆或涌水量突变时。

②、工作面出现大面积断层时。

③、工作面在需制定专项措施的特殊时期回采时。

④、因工作面瓦斯连续超限不能正常回采时。

⑤、工作面两巷及切巷内出现冒顶事故威胁安全生产时。

⑥、工作面顶板不能及时垮落,悬顶面积超过 10m2时。

要加强采面事故多发地点的技术管理。

如两线(煤墙线、老塘线)管理、安全出口及机头机尾支护、两顺槽替棚及尾巷回收、运料斜巷的小绞车等,这些地点要落实有经验的熟练工人专职负责。

安全质量监督。

矿主管部门巡检时间间隔不准超过 2 天,每周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对安全工程质量检查一次,月底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定级,并将检查资料存档。

对存在问题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

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和工程设备等交接班制度,并有详实的验收和交接记录。

(四)、工作面回收采煤工作面距停采线 10 米之前,矿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工作面回收安全技术措施,并由有关安全生产部门进行会审,报总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实施。

采面回收要加强组织管理,并实行跟班制度,严格按措施要求进行回收,回收后要在《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时间内及时进行密闭。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矿主管部门要及时对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技术、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存档,为以后的回采积累经验和资料。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管理制度一、作业规程编制要求:1、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按采区设计和工作面设计要求编制,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工种岗位责任制等有关规定。

2、编制掘进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①、审批的采区设计和工作面设计;②、由地测部门提供的,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地质说明书。

3、掘进作业规程的格式及内容应按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格式及内容执行(格式内容附后)。

4、岩巷总工程量超过50m、煤巷总工程量超过 100m 的巷道,必须编制作业规程。

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必须分别编制作业规程,切巷作业规程可随上顺槽或下顺槽一起编制。

抽放巷可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作业规程内容应文字简明,用词规范,图表清晰。

巷道平面布置图、围岩柱状图等主要图纸的绘制要按正规图纸绘制,不能画草图或示意图。

5、掘进作业规程的编制由施工区(队)或矿主管业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二、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及内容:1、工程设计概况:①、概况;②、巷道特征;③、技术参数。

2、地质说明书:3、生产系统:①、局部通风及瓦斯监测系统;②、压风、供水、洒水降尘系统;③、供电系统;④、运输系统;⑤、排水系统;⑥、通讯照明系统;4、施工工艺:①、施工工艺流程;②、各工序操作要求或注意事项;③、工程质量要求;④、劳动组织。

5、安全技术措施:①、现场管理制度;②、安全技术措施;③、避灾路线。

三、作业规程编制的“十个环节”的步骤1、编制2、审批3、工人学习4、干部学习5、考试6、成绩登记7、补考8、修改补充9、复查10、现场实施四、作业规程编制的“十个环节”的管理规定1、编制:严格按编制要求及格式、内容制订。

2、审批:作业规程由矿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后报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安全等部门、掘进队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进行会审批准。

3、工人学习: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生产科技术人员在施工前三天应向施工区队干部职工贯彻学习,并有贯彻学习记录。

4、干部学习:矿生产科技术人员组织与采面有关的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也必须进行规程的贯彻学习,并有贯彻学习记录。

5、考试:矿生产科组织施工区队干部职工及与采面有关的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进行考试;考题内容要摘自作业规程内重点或必须了解项(如避灾路线等)。

6、成绩登记:考试结束后要进行改卷,考试成绩要登记备案。

7、补考:不及格或请假人员必须进行补考。

8、修改补充: 作业规程应每月度修改补充一次。

因地质或生产技术条件变化,造成作业规程与现场实际不符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作业规程修改后,必须重新组织工人、干部学习,学习人员要签字。

9、规程复查:认真做好工作面月地质预报及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工作,地质预报内容准确详实。

内容包括预报区内地质、煤质、瓦斯(由通风部门提供)、水情水害、老空等变化情况及两顺槽、工作面剖面图。

月地质预报必须由总工程师签字。

矿总工程师每月度及时组织一次由相关业务部门参加的对作业规程的复查会议,复查要有针对性;根据月地质预报提供的资料,写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并有参加人员签名及干部、工人贯彻学习记录。

10、现场实施:施工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并下发通知单,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①、巷道开门、贯通、提巷、落巷、揭煤;②、在施工巷道内,开钻场、小水仓、工具室、碴峒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制定专项措施:①、施工期间由于出现支架变形严重、连续歪扭或断梁折柱、空帮空顶面积较大、锚喷层开裂严重等情况,需更换支架或维修巷道时;②、巷道掘进过程中,遇老巷、老空、地质构造、断层破碎带、松软岩(煤)层及发现遇水、遇火征兆、瓦斯增大或忽高忽低、处理冒顶时;③、施工大断面硐室、煤仓、交岔点时;④、其它需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下发通知单,但必须明确具体要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①、变更断面或支护形式、停止掘进或复工时;②、煤层起伏较大,坡度变化达20°以上,需留底煤时;各矿应坚持每周一汇报制度,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向公司生产技术部及时汇报:①、巷道开门、贯通、停止掘进或复工;②、煤层起伏较大,留底煤厚度超过 1.5米、连续长度超过 10 米时;③、巷道掘进过程中,遇松软岩(煤)层或发现遇水、遇火征兆、出现大冒顶、瓦斯突增现象时;④、巷道施工后,变形速度快,5 天内顶底板移近量达到 300 毫米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