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质热电验收评价报告 定稿

生物质热电验收评价报告 定稿

前言山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国内最大的磨料生产基地*****凤凰经济园区,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拥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公司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技术依托,合作研究开发了三大系列产品,共50多个规格的金属磨料,产品质量达到YB/T5149-93(铸钢丸)、YB/T 5150-9 3(铸钢砂) 冶金部标准和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相关标准,2001年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四年被农业银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自2004年,连续3年被农业银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连续三年被滨州市市委、市政府评为“滨州市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2006年11月被山东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

被评为山东省l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

于2007年8月份参与制定四项国家级行业标准,为国内同行业唯一一家,2008年9月份正式批准。

*****县&&热电厂秸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位于山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

本工程由山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要是综合利用当地丰富秸秆资源热电联产,供凤凰经济园区内再生橡胶、造纸企业等使用蒸汽和集体供暖以及发电上网销售。

根据当地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情况,&&热电厂的规划容量为二炉二机24MW(即:2×75t/h次高温次高压秸秆燃烧锅炉+2×C12抽凝式汽轮机配2×15MW发电机)。

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一炉一机12MW[即:l×75 t/h次高温次高压秸秆燃烧锅炉+1×Cl2抽凝式汽轮机配l×15MW发电机(纯凝汽工况下15MW)],并预留后期工程的扩建余地,全厂公用工程一次建成。

项目计划总投资13422万元。

工程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4月正式投产发电。

本建设工程已于2011年9月7日在滨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备案,取得“建设工程消防备案结果通知书”(滨公消(2011)084号);防雷设施于2011年5月经27雷电防护技术中心检测合格,并取得“防雷设施检测报告”(邹防雷字[2011]020号)。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山东省阳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A237002068);主体建筑施工单位为山东&&建筑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单位为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为山东华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监理资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13号)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规定,受企业委托,*****有限公司承担了“*****县&&热电厂秸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评价组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及技术标准与规范,通过对工程设计、建设、试生产、安全管理等资料的核查与现场检查,重点对本工程安全设施的“三同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分析与评价;此外,在全面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选址及总体布局、秸秆生物质能发电机组、控制中心、输电线路、安全管理等方面法规、规范、标准符合性进行了检查。

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为题和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并对企业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对于截至本评价报告交付前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和隐患,报告第六章中提出了整改建议对策与措施,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整改计划。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评价目的 (1)第二节评价范围 (1)第三节评价依据 (2)第四节评价程序 (7)第二章企业简介及项目概况 (9)第一节建设项目概况 (9)第二节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10)第三节装机方案及设备列表 (14)第四节工艺技术方案 (17)第五节继电保护系统及锅炉主保护 (20)第六节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25)第七节电气 (29)第八节土建 (31)第九节劳动组织及定员 (32)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4)第一节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析 (34)第二节主要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0)第三节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56)第四节自然因素危险性分析 (57)第五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58)第四章评价单元的确定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61)第一节评价单元的确定 (61)第二节评价方法的选择 (62)第三节评价方法简介 (62)第五章定性定量分析 (66)第一节安全检查表 (66)第二节安全检查表小结 (86)第三节TNT爆炸后果事故分析 (86)第六章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 (90)第一节安全条件分析 (90)第二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检验、检测和调试情况 (90)第三节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分析 (91)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96)第一节现场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96)第二节其他措施建议 (96)第八章评价结论 (98)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结果 (98)第二节安全状况综合评述 (98)第三节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99)附件 (10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评价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促进*****县&&热电厂秸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三同时”工作,为该工程安全设施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措施,以提高建设工程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第二节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评价范围主要针对*****县&&热电厂秸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包括项目的选址与建设条件、设备装置、辅助设施、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评价重点为安全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与试生产期间的生产运行情况及安全管理工作。

本项目中秸秆燃料收购和运输及供热系统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本次评价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消防和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技术文件为准。

第三节评价依据一、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年第70号,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年第28号,1995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年第60号,1996年4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88号,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9年第23号,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第7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年第60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5年第33号,2006年1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年第72号,2003年1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年1月1日起施行)(1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6)《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1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起施行)(1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9)《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20)《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能源安保【1991】709号)(21)《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2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213号)(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号令,2005年9月1日起施行)(2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36号令,2011年2月1日起施行)(2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7)《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8)《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06]第80号)(29)《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41号,2002年9月1日起施行)(30)《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 2009年8月1日起施行)(3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6]66号)(3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6]110号)(33)《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械、轻工、纺织、贸易、电力、烟草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5]75号)(34)《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81号)(35)《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0]77号)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7)《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 (1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9)《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2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21)《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54-1995)(2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2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24)《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2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26)《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3-2009)(27)《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28)《安全色》(GB2893-2008)(2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30)《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2003年修订)(31)《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32)《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33)《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34)《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1999)(35)《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36)《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5035-2004) (37)《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规定》(DL/T5175-2003)(38)《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07)(39)《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