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化工设备装配图

第六章化工设备装配图


二、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基准面一般从设计要求的结构基准面开始。尺 寸基准选用的原则:既要保证设备在制造和安装时达到 设计要求,又要便于测量和检验。常用尺寸基准有:
– 设备筒体和封头的中心线和轴线。 – 设备筒体和封头焊接时的环焊缝。 – 设备容器法兰的端面。
– 设备支座的底面。
基准
设备筒体和封头的中心线和轴线。 设备筒体和封头焊接时的环焊缝。
一、化工设备图的尺寸类型(p115. p108图6-37) 性能尺寸:设备主要性能、规格的尺寸。如内径,筒体长度 装配尺寸: 各零部件间装配关系和相对位置的尺寸p115.74,300 安装尺寸 :设备整体与外部发生关系的尺寸,如支座上螺 栓孔的中心距及孔径尺寸 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也叫总体尺寸。用以表示设备所占空 间的 长×宽×高。 其他尺寸: 设计计算而在制造时必须保证的尺寸,如主体壁厚等。 通用零部件的规格尺寸,如接管尺寸标注Ф219×8等。 不绘零件图的零件的有关尺寸如人孔的规格尺寸。 焊缝的结构型式尺寸,一些重要焊缝在其局部放大图中, 应标注横截面的外形尺寸。
二 化工设备图阅读举例 阅读丁二烯成品冷凝器设备图,如p115图6-40所示。 1 概括了解 从主标题栏中了解该图样为“丁二烯成品冷凝器装配 图”;传热面积为227m2;图样采用1:10的缩小比例绘制; 整套图纸共6张,另有零、部件图5张。 由明细表了解到该设备有26种零部件,其中4个组合件, 另有部件装配图详细表达;由接管表了解到该设备有4个 管口;由技术特性表了解到该设备工作温度为管程内 ≤34℃、壳程≤30℃;设备壳程内物料为水,管程内物料 为汽相丁二烯;另外还可以知道设备的设计压力、设计 温度、容器类别等指标。在技术要求中对焊接方法、焊 缝接头型式、焊缝检验要求,管板与列管连接等都注写 了相应的要求。
二 其它画法
1 .断开画法 对于过高和过长的化工设备,如:塔器、换 热器等,当沿其轴线方向有相当部分的形状 和结构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采用 断开画法。即用双点划线将设备中重复出现 的结构或相同结构断开,使图形缩短,简化 作图,便于选用较大的作图比例,合理使用 图纸幅面。
6.3 化工设备图的视图选择
4 设备分析
固定管板式冷凝器是化工厂常见的一种冷却设备,其特点是构造简单, 结构紧凑。冷凝器两端管板直接与筒体焊接在一起且兼作法兰。管束 胀接在管板上,由于管束与管板、壳体与管板都是刚性固定,所以它 属于刚性结构。此冷却器每根管子都能单独更换和清洗管内,但管外 清洗困难,因而应用于壳体介质清洁且管壁与壳壁温差不大的场合。 设备共有4个接管口及管法兰,下部由两个鞍式支座支承。 设备工作时,循环水由C进入壳程,与管程内的丁二烯进行热交换后,丁 二烯由管D流出。循环水由管B带出。 设备图上直接注出各处壁厚、管壳体、筒体直径(如:φ800×10、 φ159×6、φ108×6、φ219×8)、换热管尺寸(如:φ25×2.5、L=6000) 等的定形尺寸(其中换热管尺寸在明细表中给出),图中注出各管口 相对管板位置尺寸(如:400)及各零部件之间定位尺寸(如:5974、 740、300)等供设备装配使用,鞍式支座安装孔的定位尺寸在A-A视 图中给出供设备安装使用,另给出总长尺寸(如:7128)为设备总体 尺寸
图6-12 装配图中一般法兰的连接螺栓、螺母、垫片的简化画法
(图5-30管板82页)
如图6-19(a)
3 多孔板孔眼的简化画法(103页)
1)换热器中的管板,折流板和塔板上的孔眼,按规则排列时, 可简化成如图6-19(a)所示的画法,细实线的交点为孔眼中 心,并用粗实线表示钻孔范围线。为表达清楚可将每排孔眼 数拉出表示,如图6-19(a)中n1~n8 所示。必要时也可画出 几个孔眼,并注上孔径、孔数和间距尺寸。 图中“+”为粗实线,表示管板拉杆螺孔位置。
第 六 章 化工设备装配图 p95
6.1化工设备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如下(p97图6-2):
● 作 用: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安装 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 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必要的尺寸。 (3) 管口符号和管口表 (4) 零部件编号及明细表 (5) 技术特性表 (6) 技术要求
3 零部件分析
设备主体由左管箱(件号1)、左管板(件号3)、筒体(件号18)、 右管箱(件号17)、右管板(件号15)、管束组成。筒体内径为800mm, 壁厚10mm,材料为16MnR。筒体与左管板采用焊接连接,左管板的凸面 对焊法兰(件3)与左管箱的凹面对焊法兰采用螺栓连接。左管箱(件号 1)是一组合件,如图第五章5-31所示 83页,其部件装配图表达了管箱由 一段圆筒形短壳(件1-5)和椭圆形封头(件1-1)焊接组成,在管箱右端 与法兰焊接(件1-6)连接。右管箱(件号17)也是组合件,如图第五章 5-40所示 93页 ,其部件装配图表达了管箱由椭圆形封头(件17-2)与管 箱法兰(17-1)焊接组成。 换热管束(件11)共490根,图中画出一根,其余采用简化画法,用中心 线画出。换热管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管板(件3)和右管板(件15)上,换 热管与管板采用胀接。右管板形状如图第五章5-30所示 82页。 冷却器筒体内有上弓形折流板(件8)八块,下弓形折流板(件21)八块。 折流板间由定距管保持距离。所有折流板用拉杆连接,左端固定在左管 板上,右端用螺母锁紧。折流板形状如图6-42 所示 117页 。
6.6 化工设备装配图的绘图步骤
一、图面安排基本格式
化工设备图中的表与栏
115页
化工设备图装配图中主要表格有技术数据表和管口表; 主要的栏有标题栏、明细栏、质量及盖章栏和签署栏等。
技术数据表
管口表
明细栏
质量栏
盖章栏
图纸目录
签署栏 标题栏
二、布置视图 绘制视图前,先在图幅上布置各视图位置。 首先布置好基本视图的位置,根据各视图大小范 围,定出各视图主要轴线(如对称中心线)和绘图 基准线的位置。 注意除图形外、还要照顾到标注尺寸,编写件号等 所需位置。视图间,视图与边框间要留有余地,避 免图面疏密不均的现象。 局部放大图,应尽量布置在基本视图被放大的部 位附近。当辅助视图的数量较多时,也可集中画在 基本视图的右侧或下方,并按顺序整齐排列。
பைடு நூலகம்
四、 视图绘制校核
在完成视图的底稿后,再仔细校核,一经发现某些结构、 装配关系等未表达清楚时,要立即补充视图,尽量做到视图表 达完整齐全,决不迁就错误。
3 零部件分析 从主视图入手,结合其它基本视图,按明细表中的 序号,将零部件逐一从视图中找出,了解其主要结 构、形状、尺寸,与主体或其它零部件的装配关系 等。对组合件应从其部件装配图中了解相应内容。 4 设备分析 在对视图和零部件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了解设备的装 配关系、形状、结构、各接管及零部件方位,对设备 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再结合有关技术资料,进一步 了解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等内容。
3 选择辅助视图和各种表达方法
– 在化工设备图中,常采用局部放大图,X向视图等辅助视图 及剖视、剖面等各种表达方法来补充基本视图的不足,将设 备中的零部件的连接、管口和法兰的连接、焊缝结构以及其 他由于尺寸过小无法在基本视图上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和主 要结构形状表达清楚。
6.4 化工设备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设备容器法兰的端面。 设备支座的底面。
尺寸的标注顺序 按特性尺寸(性能、规格 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其它必要尺 寸、总体尺寸的顺序标注,对每类尺寸要 先分清它有几个尺寸后再标注,能达到使 标注的尺寸不多不少。
6.5化工设备装配图的阅读
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以及进行技术交流 时,都要读装配图。 通过阅读化工设备图样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设备的性能,作用和工作原理。 2)了解设备中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 装拆顺序。 3)了解设备中各零部件的主要形状、结构 和作用,进而了解整个设备的结构。 4)了解设备在设计、制造、检验和安装等 方面的技术要求。
平焊法兰
对焊法兰
2)法兰、接管补强圈单线表示如图6-4所示。
3)法兰、法兰盖、螺栓、螺母、垫圈单线表示如图6-5所示。
4)吊耳、环首螺钉、顶丝单线图如图6-6所示。
5)吊柱单线表示如图6-7所示。
a)人孔吊柱
图6-7 吊柱单线图
b)吊柱
6)支座、接地板单线图如图6-8所示。
耳式支座
图6-8 支座、接地板单线图
一、阅读化工设备图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化工设备图,一般可按下列方法和步骤进行。
1 概括了解 1)看标题栏。了解设备名称、规格、材料、重量、 绘图比例等内容。 2)看明细栏、接管表、技术特性表等。了解设备 中各零部件和接管的名称、数量;了解设备的接管表、 技术特性表等基本情况。
2 视图分析
分析表达设备所采用的基本视图数量和其它表达方法; 找出各视图、剖视图的位置及各自的表达重点。
2 视图分析 设备的总装配图采用主、左两个基本视图和十个 辅助视图表达。 两个基本视图表达了主体结构。主视图为全剖视 图,主要用以表达设备内部各处壁厚、管板和管箱的 连接、折流板位置、管束与管板的连接及各接管口与 设备主体的连接情况等;左视图为局剖视图,既表达 了设备左端外形、进口、出口处管口布置,又表达了 换热管排列情况。 十个辅助视图分别表达:两个鞍式支座的结构及 其安装孔的位置,A、B类焊逢焊接详图,带补强圈接 管与筒体焊接详图,拉杆与管板连接图,拉杆与折流 板连接图,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图,换热管排列图,管 箱与管板连接图,隔板与管板密封结构图。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1 选择主视图(p97图6-2)
一般应按设备的工作位置选择,并充分表达各零部件间装配 和连接关系、设备工作原理及设备的结构形状。 – 主视图一般采用全剖视的表达方法,
2 确定其他基本视图
– 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确定基本视图数量及选择其他基本视图, 用以补充表达设备的主要装配关系、形状、结构等。 – 一般立式设备用主、俯两个基本视图,卧式设备则用主、左两个 基本视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