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防治相关台账

职业病防治相关台账

目录一、组织机构制度 (2)二、职业危害申报 (3)三、日常检查整改 (4)四、职业卫生管理…………………………………………………………………5-9五、日常监测评价………………………………………………………………10-11六、职业危害告知………………………………………………………………12-14七、宣传教育培训 (15)八、个人防护用品 (16)九、职业健康监护………………………………………………………………17-18十、应急救援管理………………………………………………………………19-22一、组织机构制度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管理机构的书面文件;相关人员的任命或聘用文件。

2、职业健康管理各级人员责任制。

(包括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岗位人员、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等)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5、样例:(1)关于成立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2)职业卫生管理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二、职业危害申报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留档)。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安监局出具)。

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登记簿(附: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4、职业病防护设施登记簿(附:产品合格证明等)5、建设项目“三同时”档案及备案资料(1)建设项目立项批文(2)安监部门出具的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或审核(评审)意见书。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

(4)安监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备案通知书或审核(评审)意见书。

(5)安监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备案通知书或审核(评审)意见书。

(6)全套竣工图纸。

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三、日常检查整改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日常检查和整改登记簿2、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现场检查记录、整改指令及监督意见书落实情况,奖励、处罚等资料。

四、职业卫生管理1、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附件:年度职业病防治经费表工伤社会保险凭证及其他费用支出发票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登记簿3、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文本。

4、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图;5、作业场所(岗位)从业人员名单6、工会开展群众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活动记录;7、职业病防治工作年度工作总结附件: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厂的经济发展。

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经职业健康领导小组工作会研究,制定本单位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

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

使在本厂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工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3、改善作业场所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建立或完善职业健康安全防治管理措施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内容,建立或完善职业健康安全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全厂职工人数、男女职工人数、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男女人数、患各种职业病人数;全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数、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浓度或强度及评价;各种职业健康防护设施设备的名称、数量、运行状况、防护效果及对存在问题的治理;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数量、是否有职业卫生检验报告书、实际配带情况等)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用人单位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评价制度(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5、加强职业卫生健康培训(1)培训对象:公司所有负责人及劳动者。

(2)培训方式:A、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B、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由单位组织。

C、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3)培训内容:A: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B: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C:职业病的防范、职业病防护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病危害事故及应急救援等。

(4)培训目的: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让员工在享受工作乐趣的同时,了解工作环境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自觉主动加以防范,更有利的保护自身的健康及安全。

二、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依据以上制定的本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确定本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事项。

然后,将各项工作事项分解、细化。

最后,将分解、细化的各项工作纳入时间表,把任务落实到人,实行分工负责、按时完成职业病防治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各部门将积极配合公司职业病防护计划,公司在年初计划实施初期,将把职业病防护计划所需资金全部落实,专款专用,确保计划的实施。

五、日常监测评价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点分布示意图;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登记簿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状评价委托书及检测、评价报告书(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公告记录或照片记录)。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上报材料(附件)(注意:于每年9月30日前报告)。

5、有害因素浓度(强度)测定结果统计表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XXX安监局:我厂(公司)委托XXX机构(已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于X年X月X日对我厂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或现状评价报告书)。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岗位,我们已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应详细列举具体措施),治理后的效果我厂将委托XXX机构重新检测评价后上报。

附:《检测或现状评价报告书》厂(盖章)年月日六、职业危害告知1、员工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2、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3、作业场所警示告知汇总表4、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同志: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器官或部位)造成损害,导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单位盖章员工签字年月日年月日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同志:您所在的车间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您造成损害。

在本岗位,用人单位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了如下个人防护用品、、。

一旦发生职业病,本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您提供相应待遇。

当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请您履行以下义务:1、自觉遵守本单位制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2、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4、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5、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6、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特此告知。

用人单位盖章:本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七、宣传教育培训1、年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

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证书复印件;3、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档案(通知、教材、试卷、考试成绩、宣传图片等)。

4、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档案(通知、教材、试卷、考试成绩等)。

5、上级单位培训通知、培训合格证复印件。

八、个人防护用品1、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

劳保用品供应方的资质、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取得安全标志情况。

3、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督促使用检查记录九、职业健康监护1: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附:工人上岗前、在岗、离岗和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表) 2:职业病病例诊疗、康复和定期检查(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3: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向所在地安监局报告)4: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XXX安监局:我厂于*年*月*日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在XXXX机构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附:体检机构资质复印件),体检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人*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