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中的对联题
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5(04广东).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6(04福建).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
(平仄不论)(3分)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
7(04浙江)(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8重庆).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
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
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4分)
9(2010).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来解释“重庆”二字。
请你以此开头,续写一副对联。
要求能够体现重庆精神,上下联续写部分分别在8~20字之间。
千里为重:
广大为庆:
10.(07年湖北)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
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
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
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
中间的圆形图
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微时必须采用的。
请结
合节微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
平仄不作要求,
不超过30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分)第一题: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2.(4分)第一题例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①树世纪新风②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3.(4分)第一题例: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4.第一题(1)家家气象新。
(2)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5.对联:丹霞南华梅关,皆为粤北名胜
6.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7.知识汇中西
8.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9.参考答案:千里为重,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名扬海外
广大为庆,人杰地灵生活幸福喜上眉梢
10答案示例:祥云朵朵楚韵荆风迎宾客
编钟声声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考语文对联专题复习
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
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
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
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
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春联
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
它的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
除上下联外,还多了个横批,它对上下联内容作了高度概括。
横批贴在门楣正中,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大门左侧。
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拟写对联的要点
①审题要细心。
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
例如:2004年全国卷要求写
春联,那么就意味着所拟写下联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和符合春联特点;而浙江卷的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那么,给它的上联“学问藏今古”所对的下联就应体现出“图书馆”这一行业特色。
②要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
③善于联想和想象。
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相似),由“旧习”想到“新风”(相反),由“园丁”想到“桃李”(相关);由自然想到社会人生(具体与抽象)。
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情感,让人与自然心意相通。
④注重意境。
要将一副对联当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待,注意立意。
或情景交融,或隽永深挚,或入木三分。
对联形式很重要,但不能只重形式而损害对联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