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号2108 刑法学(2)答案:看(店名)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中目前存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罪名是()A.绑架罪B.劫持航空器罪C.故意杀人罪D.抢劫罪2、拐卖妇女、儿童罪属于()A.学理罪名B.选择罪名C.单一罪名D.不确定罪名3、《刑法》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属于()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4、《刑法》第133条规定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第285条规定的“违反国家规定”属于()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5、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模式基本为()A.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和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6、我国刑法分则对10大类犯罪进行排列,主要是以()为依据。
A.与刑法总则的密切程度B.习惯排列C.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D.刑罚轻重程度7、建立我国刑罚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A.犯罪对象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一般客体D.犯罪的直接客体8、我国《刑罚》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本条的罪状形式是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9、我国《刑法》第177条之一第2款规定:“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本款规定属于()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宣告刑D.援引法定刑10、刑法第260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款的罪状属于下列哪一罪状?()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11、“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属于下列哪一罪名?()A.单一罪名B.选择罪名C.类罪名D.概括罪名12、关于法定刑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五种主刑和三种附加刑B.可以选择的刑罚方法既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C.我国刑法分则存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D.法定刑不同于宣告刑,在立法时即已确定1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属于下列哪一罪名?()A.单一罪名B.选择罪名C.类罪名D.概括罪名14、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其子开办公司筹措资金,应外国人乙的要求,潜入单位保密室,将一件国家机密级文件复印后出卖给乙。
经查,乙实为间谍,甲不知情。
甲的行为构成()A.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D.间谍罪15、甲出版宣传“港独”的图书,乙阅读其内容后,大量翻印出售,乙的行为构成A.侵犯著作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非法经营罪D.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6、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A.只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故意和过失均可D.只能是直接故意17、下列关于分裂国家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统一B.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C.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境内外公民D.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间接故意18、甲是某省国家安全厅副厅长,某次因公出国时,在境外叛逃。
甲的行为构成()A.间谍罪B.叛逃罪C.背叛国家罪D.分裂国家罪19、甲利用突发传染病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甲的行为构成()A.分裂国家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间谍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20、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B.2万元C.5万元D.10万元21、甲用爆炸的方法炸毁了正在行驶中的一列车的主要设备,甲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爆炸罪数罪并罚D.破坏交通设施罪22、郑某与朋友聚会喝了不少啤酒后仍坚持驾车离去,途中撞上电线杆,造成车辆损坏。
对郑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危险驾驶罪B.交通肇事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犯罪23、不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A.火车B.三轮车C.航空器D.汽车24、沈某酒后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行至一路口时与一辆轿车追尾相撞,造成轿车局部受损(修复费用为1 000元)。
经公安局民警对沈某抽验血样,沈某身体内的酒精含量为181.6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
对沈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摩托车不是机动车,沈某不构成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B.只是发生了一般交通事故,不是犯罪行为C.交通肇事罪D.危险驾驶罪25、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本罪中的枪支、爆炸物,包括军用枪支、爆炸物与民用枪支、爆炸物B.不具有一定杀伤力的仿真枪,不属于本罪中的“枪支”C.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D.行为人确实不知所运输的对象为枪支的,不构成非法运输枪支罪26、出租汽车司机甲因被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私愤,驾车驶入闹市区向密集的人群冲去,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
甲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27、某甲将某乙所开公共汽车的刹车损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
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而未造成严重后果。
对某甲应当以()论处。
A.交通肇事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28、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予饭馆,非法获利5 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9、杨某生产假冒避孕药品,其成份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货值金额达15万多元,尚未销售即被查获。
关于杨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构成犯罪B.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C.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定罪处罚D.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30、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
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 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
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定罪处罚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D.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31、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走私行为?()。
A.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B.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C.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D.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但已经补缴应缴税额32、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的,属于变造货币B.将金属货币熔化后,制作成较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的,属于变造货币C.将一半真币、一半假币拼凑在一起制作成一张货币的,属于伪造货币D.伪造不再流通的货币的,同样属于伪造货币33、信用卡持卡人甲超过信用卡规定的限额进行透支达15万元,利用所得进行挥霍,发卡银行再三催促其交款,甲置之不理,经查,甲根本无力偿还,甲构成()。
A.招摇撞骗罪B.盗窃罪C.信用卡诈骗罪D.诈骗罪34、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构成()。
A.妨害公务罪B.走私毒品罪C.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D.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择一重处罚35、甲在仓库区放火,起火后即离开,值班人员及时发现人员扑灭,未造成严重损失。
甲的行为属于()A.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未遂B.放火罪的既遂C.放火罪的未遂D.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既遂36、甲投掷杀伤力巨大的炸弹至乙位于居民楼6楼的家中,意图炸死乙。
炸弹爆炸后炸死乙,并未造成其他任何危害结果,甲的行为构成()A.爆炸罪(既遂)B.爆炸罪(未遂)C.故意杀人罪(既遂)D.故意杀人罪(既遂)与爆炸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37、甲为泄愤,在20楼的家中向楼下人群中丢一烟灰缸,砸死人群中的乙。
甲的行为属于()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38、甲夜间在停车场盗窃第二天即将使用的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价值5万元,甲盗窃后变卖获利1万元,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破坏交通设施罪39、市公安局局长甲调任省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后,将公务配枪藏于家中,拒不上交。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非法持有枪支罪B.私藏枪支罪C.盗窃枪支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0、甲在生产作业期间,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供电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烧毁厂房,致3名工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A.失火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41、教员甲在大学校园内练习驾驶技术,错把油门当刹车,导致驾驶的汽车突然冲出撞死一名大学生。
甲的行为属于()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42、甲酒后驾车缓慢行驶,此时乙高速逆向行驶,甲及时刹车仍未能防止事故发生,乙当场死亡,甲受轻伤,经查事故发生时甲血液酒精含量为50mg/100ml。
甲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B.构成交通肇事罪C.构成危险驾驶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3、甲在荒郊野岭的空地上,将自己老旧的小轿车放火烧毁,甲的行为构成()A.放火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不构成犯罪44、以放火的手段毁坏正在修理中的交通工具,造成整片厂房着火的行为构成()A.放火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5、甲本欲驾驶汽车在繁华街道见人就撞,不料尚未撞人便直接撞到墙上,未造成人员损伤。
甲的行为构成()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预备)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止)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遂)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46、对于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A.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B.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C.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和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D.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47、被告人张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撞死6人,撞伤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