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初级)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车工初级教程----《车工基本技能》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数:初级考证前培训80学时(其余为自学课时,总500学时)
实习时数:50学时
适用专业:机械加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是以车工工艺学为学习理论基础,以车工操作技能对操作技能起指导作用;两者互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科目。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习者掌握初级车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其对应的技能操作水平。
二、课程的基本目标
1、掌握常用车床的规格、结构、性能、传动系统、调整和维护保养工作;
2、能合理地选用常用刀具;
3、掌握车工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4、懂得金属切削原理并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5、能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选择中等复杂工件的安装方法,掌握常用车床夹具的结构原理;
6、能熟练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计算问题;
7、能独立制订中等复杂零件的车削步骤,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工艺;
8、会分析工件产生废品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
9、会查阅有关的技术手册;
10、了解车削新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三、教学大纲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大纲是以招收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为前提而制订的,适用于三年制技工学校车工专业及同等学历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
(二)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教材
全国职业培训推荐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版《车工基本技能》。
参考教材:化工工业出版社《车削工艺分析及操作案例》,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金属工艺》、《金属切削手册》。
(三)教学建议(注意事项)
1、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做到现场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学员们的感情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结合实际,进行相关讨论,充分调动学员主观积极性;
4、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尽可能使理论联系实际。
(四)本课程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和分工
《数学》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比例计算。
《制图》读图、识图能力,螺纹的标准。
《公差与配合》基本公差配合原则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后学员自学)、上机床实操训练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工程案例分析以及示范教学。
用于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分析、方法及应用的课堂讲授约占总学时的40%的时间,上机床实操约占总学时的60%的时间。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证科目。
主要采用笔试上机床实操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笔试成绩为考证总成绩的理论成绩,上机床实操为考证总成绩的操作成绩。
笔试和实操成绩都应合格才能合格通过车工初级考证。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车工基本技能》马建宏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07月第1次版
参考书:
《车削工艺分析及操作案例》董庆华编著
化工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1次版
(2007年5月第1次印刷)
参考备注:
《车削工艺分析及操作案例》董庆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车削加工操作技巧与禁忌》雒运强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