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包括包括温度计原理、摄氏温度、温度计的使用以及生活中体温计。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
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依据课标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温度计的原理。
了解并能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二、说学生
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学生均知道物体的冷和热常会用温度的低与高来表达,知道热胀冷缩特点,会说温度但不太清楚其规定及意义,对于零下温度值容易读错,温度计使用中不能规范测量,对体温计只知道用前摔几下。
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上
做相应的调整。
三、说教法
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
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
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新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
四、说学法
带着对科学的热情,有组织的进行探究与体验,用心观察,仔细体会。
大胆讲读,认真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1.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观察章首图,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因为温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自然过渡到本章第一节温度的教学。
但是为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可先将课本P50科学世界中的内容安排学生亲自感受和体会,并由此让学生知道用科学仪器进行测量是我们常用的思维方法,继而进入本节温度的教学。
(用时约5分钟)
2.合作探究,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自制温度计,观察并体会液体热胀冷缩的特点。
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常用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里面的液体、名称等。
(用时约5分钟)
(2)自学讨论,学生通过阅读“摄氏温度”这段内容,了解其规定,教师根据回答适当补充。
但此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在下面的实际测量中去锻炼读与说。
(用时约6分钟)
(3)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并示范。
迎合学生的心理,先让学生测一测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并将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模仿出来,让学生纠错,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气氛。
教师作正确示范再次引导学生规范测量(测热水温度),正确认读。
(用时约20分钟)
(4)多媒体展示,从对体温计的了解感受科技的发展。
此处可以问答的形式,边问边解答体温计的相关知识。
(用时约5分钟)
3.课堂小结,当堂练习。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掌握知识脉络,辅以温度计的读数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用时约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