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改善报告..
1.2 检验内容
检查工作是否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目的:提高全面检验能力
改善方法: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考核,避免出现检验死角(不知道如何检验或者是按照之前的习惯一 直的做忽略的我们真正需要检查的标准。随时沟通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问题的发生。
明显的检验死角: 1)挤压车间的弯曲目视,按照目前的经验好些检验员不是很容易发现。在不是 很容易操作的情况下,都是pass。 2)巡检记录表上有“标准作业”但事实上没有执行。过多的关注只是在于产品 外观和尺寸上面。 3)许多的表格 下面使用的和我们上面的表格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2.3 普通发生的问题
针对普通发生的问题 目的:简单的问题不是特别的严重只需要达到纠正目的 方法: 质检部追踪何时改善 ,改善的结果就可以。将简单问题简单处理。
3.改善意识的推广
目的:异常报告回复的分析内容简单,没有实质性解决办法 改善方法: 公司内部推广8D报告的写法, 问题描述使用5W1H的方法描述清晰 分析问题的时候使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利于我们抓住根本原因。 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黑点 白点
2.2 重复发生问题
B)针对不良发生的责任部门的判定 例如保护膜破损 为了更方便识别加工造成还是挤压造成 在同一日期第一托产品加工的第一批,切割结束之后,加工安排检验人员全部进行检查膜 破损的状况统计大板挤压造成的不良比率,以此作为挤压来料的良率。 据此分别制定目标,推动两个部门进行改善,降低膜破损的问题
品质异常改善方案
目
录
品质部异常改善方面主要是从部门内部出发进行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质检员 1.1 异常问题处理 1.2 检验的工作内容 1.3 人员安排 2.异常问题解决和分类 2.1 突发性不良 2.2 重复发生不良 2.3 普通不良现象 3.改善意识推广
1.质检员
1.1 异常问题的处理
1.3 人员安排以及考核
A ) 安排白夜班每组一个组长负责监督和带领作用 B )建立考核制度 3个月年对人员进行一次考核 1.品质工作的日常检验工作,实际操作,以及遵守的部门纪律
2.异常问题解决分类
2.1 突发性不良分类
突发性问题:
目的: 解决或者预防突发性批量性问题 方法: 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单并将难发现的问题检验标准化。 例如:挤压车间曲翘变形。 曲翘现象 A)一是由于挤压生产出来本身曲翘、与挤压车间工艺有关系。质检部巡检过程中目视检查 曲翘现象有无 B)二是由于挤压出来本身没有曲翘现象当放至仓库,大板本身温度与仓库之间温差造成曲 翘 在挤压成型的时候,控制方法可以更改为控制温度差
目的:培养检验员对异常处理正确处理方式 改善方向: 1)新进员工所占比例较大 对异常问题处理不是很清楚,没有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 处理异常的意识比较淡薄,需要培训 对异常处理流程进行培训 2)汇报和沟通 重大异常需要及时向上汇报 需要将问题及时的通知前一工序,检查正在进行的状态,并追溯库存品状态 3)问题改善的有效性 质检员针对生产部门回复的报告 追踪不合格品的改善状况 4)异常单的接收部门明确 发现异常的所在的部门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 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是将异常产品分类管控。 重复发生的问题专门改善 突然发生的批量异常彻底的找到控制办法避免后续发生 普通问题简单处理。
END
谢谢
不良项目 保护膜破损 黑点 白点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16w 17w 18w 19w 20w 21w 25w
16w 1.00% 0.00%
17w 1.00% 1.30%
18w 0.40% 0.70%
19w 0.40% 0.20%
20w
21w
25w
保护膜破损
控制大板出来包装之前的表面温度与仓库之间的温度差
2.2 重复发生问题
目的:针对重复发生的问题进行判定改善 方法:A)连续发生3次,质检部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给相关的责任单位 将发生频次较高的问题质检部按照周/日 进行统计,制定控制目标。通过统计图表 观察改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生产的稳定性。(参照下面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