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滤波器的设计..
第5章 电磁干扰滤波器
刘 洋 应用物理教研室
1
滤波器的特性
• 滤波是抑制传导干扰的一种重要方法 • 采用滤波器的目的是分离信号、抑制干扰。 • 滤波器是由集中参数或分布参数的电阻、 电感和电容构成的一种网络。
2
电磁兼容滤波器设计是电磁兼容设计工程中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时候设计的滤波器性能如 何会决定整个电器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但因 为电磁兼容滤波器的设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设计出一个性能较好的滤波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
由于电磁干扰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干扰信号的通 过,所以它与常规滤波器有很大的不同。 (1) 电磁干扰滤波器应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安 装方便、工作可靠、重量轻、尺寸小及结构简单 等优点。
15
(2) 电磁干扰滤波器对电磁干扰抑制的同时,能 在大电流和电压下长期工作,对有用信号消耗要 小,以保证最大传输效率。 (3) 由于电磁干扰的频率是20Hz到几十GHz,故 难以用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来模拟滤波电路。 (4) 要求电磁干扰滤波器在工作频率范围内有比 较高的衰减性能。 (5) 干扰源的电平变化幅度大,有可能使电磁干 扰滤波器出现饱和效应。 (6) 电源系统的阻抗值与干扰源的阻抗值变化范 围大,很难得到使用稳定的恒定值,所以电磁干 扰滤波器很难工作在阻抗匹配的条件下。
5.1 干扰的分类
5.1.1 按噪声产生的原因分类 放电噪声
主要是因为雷电、静电、电动机的电刷跳动、大 功率开关触点断开等放电产生的噪声。
3
高频振荡噪声
主要是中频电弧炉、感应电炉、开关电源、直 流—交流变换器等产生高频振荡时形成的噪声。
浪涌噪声
主要是交流系统中电动机启动电流、电炉合闸电 流、开关调节器的导通电流以及晶闸管变流器等 设备产生涌流引起的噪声。 这些干扰对微机测控系统都有严重影响,必须认 真对待,而其中尤以各类开关通、断电时所产生 的干扰最难以抑制或消除。
5.1.3 按噪声波形及性质分类 持续正弦波
持续正弦波多以频率、幅值等特征值表示,是一 种典型的周期噪声。最常见的该类噪声就是50Hz 的工频噪声。这种噪声出现在直流电源上表现为 纹波,出现在声音信号中,表现为惹人烦的交流 声,出现在视频影像信号中,为横条干扰。
偶发脉冲电压波形
这种噪声多以最高幅值、前沿上升陡度、脉冲宽 度以及能量等特征值表示。例如雷击波、接点分 断电压负载和静电放电等波形。该类噪声周期性 不明显,在通信信号中,容易引起突发误码。
16
5.2.3 滤波器的主要特性
滤波器最主要的特性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频率特性、输入输出阻抗、插入损耗以及传输频 率特性等。 额定电压 指输入滤波器的最高允许电压值。若输入滤波器 的电压过高,会使内部电容损坏。 额定电流 指在额定电压和规定环境温度条件下,滤波器所 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一般使用温度越高其 允许的工作电流越小。同时,工作电流还与频率 有关:工作频率越高,其允许电流越小。
U o ( j ) 衰减系数= 20 lg (单位dB) U i ( j )
式中:U o —— 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滤波器的输入信号, U—— i —— 信号的角频率。
20
5.2.4 滤波器的分类 按滤波器的作用对象分类
根据滤波器的作用对象可以分为电源滤波器和信 号滤波器。
21
滤波器的分类
17
频率特性
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是描述其抑制干扰能力的参数, 通常用中心频率、截止频率以及上升和下降斜率 表示。
输入输出阻抗
从信号源到滤波器输入的阻抗称为输入阻抗,滤 波器输出到接收电路的阻抗称为输出阻抗。选择 滤波器需要考虑阻抗匹配,以防止信号衰减。
插入损耗
描述滤波器性能的最主要参量是插入损耗,插入 损耗的大小随工作频率不同而改变。插入损耗的 定义是:
因此,当发现常模噪声时,首先考虑它是否由于 线路不平衡状态而从共模噪声转化来的。通常, 输入输出线与大地或机壳之间发生的噪声都是共 模噪声,信号线受到静电感应时产生的噪声也多 为共模噪声。抑制共模噪声的方法很多,如屏蔽、 接地和隔离等。抗干扰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是围绕 共模噪声来研究其有效的抑制措施。
11
12
脉冲列
脉冲列多以最高幅值、前沿上升陡度、单个脉冲 宽度、脉冲序列持续时间等特征值表示,如接点 分断电感负载和接电反复重燃过电压等。该类噪 声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能量较大,一般较难消除。 噪声中的主要能量是由干扰引起的。 • 消除有用信号中的噪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 消除或降低干扰对电路的影响。我们可以针对不 同的噪声类型,设计或选用不同的防干扰滤波器。
共模噪声
又叫地感应噪声、纵向噪声或不对称噪声。如下 图所示,噪声侵入线路和地线间。噪声电流在两 条线上各流过一部分,以地为公共回路,而信号 电流只在往返两条线路中流过。形成这种干扰电 流的原因有3个,一个是外界电磁场在电缆中的所 有导线上感应出来电压(这个电压相对于大地是等 幅同相的),这个电压产生电流;另一个原因是由 于电缆两端的设备所接的地电位不同所致,
4
5.1.2 按噪声传导模式分类
对于传导噪声,按其传导模式分为差模噪声和共 模噪声。
差模噪声
又称线间感应噪声或对称噪声。有些书中也称其 为串模噪声或常模噪声、横向噪声等。如下图所 示,噪声往返于两条线路间,N为噪声源,R为受 扰设备,UN为噪声电压,噪声电流IN和信号电流 IS的路径在往返两条线上是一致的。
28
29
低通滤波器 :它是最常用的一种电磁兼
容滤波器,主要用在干扰信号频率比工作 信号频率高的场合。电源线滤波器也是低 通滤波器,它仅允许50Hz的电流通过,对 其他高频干扰信号有很大的衰减。低通滤 波器的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其中ωC为截 止频率。
30
31
5.2.6 低通滤波器的分类
常用的低通滤波器是用电感和电容组合而成的, 电容并联在滤波器的信号线与信号地线之间(滤除 差模干扰电流)或信号线与机壳地或大地之间(滤 除共模干扰电流),电感串联在要滤波的信号线上。 按照电路结构分,有单电容型(C型)、单电感型(L 型)、Γ型和反Γ型、T型和Π型。不同结构的滤波 电路主要有两点不同: (1) 电路中的滤波器件越多,则滤波器阻带的衰 减越大,滤波器通带与阻带之间的过渡带越短。
32
33
34
(2) 不同结构的滤波电路适合于不同的源阻抗和 负载阻抗。
电容滤波器
电容C的电抗与频率有关。若设输入量为电流 Ic(S),输出为电压 U o ( S如下图所示,则传递函数 ) 为:
U o (S ) 1 A( S ) I C ( S ) CS
频率特性为:
U o ( j ) 1 A( j ) I C ( j ) jC
5
差模干扰电流是由外界电磁场在信号线和信号地 线构成的回路中感应出的。由于电缆中的信号线 与其地线靠得很近,因此形成的环路面积很小, 所以外界电磁场感应的差模电流一般不会很大。 在电源线中,差模干扰电流往往是由电网上其他 电器的电源发射出的(特别是开关电源)和感性负
6
载通断时产生的(其幅度往往很大)。差模干扰电 流都会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并且,这种噪声难 以除掉。
35
对数幅频特性为:20 lg A( ) 20 lg 1 20 lg C C
显然,随着频率 = 2π f
滤波器的输出电压衰 减逐渐增加,起到了 低通滤波效果。其输 入输出特性如下图(d) 所示。
滤波器的电容要有耐压高、 绝缘好、温度系数小和自 谐振频率高等特性。
36
下图(a)所示的滤波器结构最简单,接在干 扰源线间能衰减串模噪声;接在干扰源和 地线间能衰减共模噪声;接在印刷电路板 中的直流电源线和地线间能抑制电源噪声。
24
25
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正好和带阻滤波器相反,它是指作用 于对特定窄频带外的能量进行衰减的一种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是并接于干扰线和地之间,以消除电 磁干扰信号,达到兼容的目的。其频率特性如下 图所示,其中ωC1和ωC2为截止频率。 它用在信号频率仅占较窄带宽的场合,如通信接 收机的天线端口上要安装带通滤波器,仅允许通 信信号通过。
I L (S )
频率特性为 A( j ) U L ( j ) jL I L ( j ) 对数幅频特性为
共模噪声转化成差模噪声
从本质上讲,共模噪声是可以除掉的。但是由于 线路的不平衡状态,共模噪声会转化成差模噪声。 可用下图来说明共模噪声转化成差模噪声的原理。
9
在上图中,N为噪声源,L为负载,Z1和Z2是导线1 和导线2的对地阻抗。如果Z1 = Z2,则噪声电压
10
VN1和噪声电压VN2相等,从而噪声电流IN1 和IN2相 等,即噪声电流不流过负载。然而当Z1 ≠Z2 时, 则VN1 ≠ VN2,从而IN1≠IN2,于是VN1 - VN2= VN, VN /ZL=IN (ZL为负载阻抗),这是常模噪声。
22
23
按照对不需要的信号能量的抑制方式分类
按照对不需要的信号能量的抑制方式分类又可分 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
5.2.5 反射式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是指用于对特定窄频带(在此频带内可 能产生电磁干扰)内的能量进行衰减的一种滤波器。 其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其中ωC1和ωC2为截止频 率。带阻滤波器是用作串联在负载和干扰源之间 的抑制器件。
37
下图(b)中电容中点接地,能够把噪声电流旁 路入地,能消除共模噪声。
38
下图(c)中的C3接在电源线间,这种结构能有 效地抑制共模(由C1、C2完成)和串模噪声 (由C3完成)。
39
电感滤波器
电感L的电抗与频率有关。若设输入量为电 流 I L (S )输出为电压 U L (S ) ,且与电流变化率 方向相反,如下图(a)所示。 则传递函数为 A(S ) U L (S ) 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