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10-05-12T10:37:19.233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月中旬供稿作者:卢锟[导读] 有重点地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一项长期且重要的政治任务。
卢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杭州 310018)摘要:有重点地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一项长期且重要的政治任务。
本文从正确认识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43-02 0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已成为新时期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做好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使高校党员队伍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历史赋予高等院校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党的事业培养政治合格、素质过硬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1 高等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如何推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指明了方向。
报告中提出“要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又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
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各地各高校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做出的总体部署上来,着力加强院系级党组织建设和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
其中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未来,是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有生力量。
为此,坚持以“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从青年教师的特点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学历层次高,思维广,有激情,创新意识强,是新知识、新观念的代表。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关系到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做好青年教师党员的发展工作,是加强教师管理,树立良好校风的需要。
因为良好校风的形成除了有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外,还需要一大批营造优良教风、校风的带头人。
再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与学生容易交流沟通,与学生接触较多,他们的思想、言行很容易被大学生仿效。
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坚持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引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能为广大的大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形成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对做好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也就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由于受到种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制约,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影响着教师党员结构和比例的优化。
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是高等院校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2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高校在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没有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调查表明,尽管高校教师中党员的比例不低,但大部分教师党员都是在读书期间发展入党的,真正在高校工作时发展的为数不多。
大多数教师入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申请入党的人数较少,党员发展步伐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2.1.1 基层党支部发展工作认识不到位,堡垒作用未能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对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存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充分,工作中措施不力,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在争取青年教师入党问题上,有个别党支部委员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缺乏关心,主动谈心、培养教育较少,对青年教师入党抱着“顺其自然”、“坐等上门”的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削弱。
2.1.2 传统的党组织活动形式不具有吸引力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活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党支部也因为经费有限,难以开展支部活动,支部生活以应付式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会议居多,致使一些青年教师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不高。
2.1.3 高校党组织对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方面,不能准确地把握青年教师的时代特征、思想动态、工作办法不多,措施不力,造成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其次,近年来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非常重视,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在了培养教育青年大学生身上,基层党组织对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积极性。
2.2 “重业务、轻政治”的思想导致青年教师入党意识淡化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教师承担了大量教学和科研任务,业务工作的日渐繁忙、家庭观念的逐日增强,诸多因素导致部分青年教师无暇顾及政治上的发展。
有的教师存在一些无所谓观念,认为自己不追求当领导,认为自己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入不入党都无所谓;有的教师认为入党后要参加组织活动,会占用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在业务上的发展。
此外部分高校如在选拔中层干部、选派进修、评职称等青年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先把业务能力、业务水平放在首位,然后再看政治或现实表现。
因此,青年教师认为完成教学任务,搞好科研,多发表论文就会带来利益、荣誉,并由此对政治学习顾及较少,降低了自己在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上的要求。
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党员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青年教师认为入不入党一个样,党员未必就表现好,因此一定程度上减退了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
2.3 民主党派的影响。
高校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也是民主党派最齐全、活动最丰富的地方。
近年来,我党非常重视并加强了统战工作,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成员,积极推荐党外后备干部加入民主党派,不少民主党派人士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青年教师的入党观念,不少青年教师认为加入民主党派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并且民主党派组织生活非常活跃,开展活动经费足,活动形式多样,从而使民主党派对部分青年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2.4 党内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的影响。
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虽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已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致使部分青年教师对党产生一些片面认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影响了他们入党的积极性。
其次部分青年教师没有看到我党整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动摇了入党的信念。
并且有少数党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没能发挥出来,甚至落后于一般群众,使部分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信心下降。
3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新举措在高校的组织工作中, 要把做好中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来抓,从战略高度提高紧迫感,把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吸收到党内来,不断提高党在高校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3.1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3.1.1 要开创发展青年教师入党工作的新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感受党的温暖的同时加深对党的了解和信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觉悟。
二是对那些有入党要求的青年教师更要主动与他们接触、交流,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和教育青年教师,使他们加深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从根本上提高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三是必须要长期、有效地坚持党建理论学习,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升教师党员的素质。
尤其重要的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
同时要抓好党员自身素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的吸引力。
四是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产生的腐败等消极现象,通过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我们党,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困惑,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
唯有如此,党在教职工中的威信才能树立,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1.2 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和完善党建宣传阵地。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广大党员、先进分子和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去影响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栏、学校党建网页,听先进党员典型事迹报告、参加主题教育活动或一些公益活动等形式等来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让全体青年教师参与进来,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党的影响。
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支部不仅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他们吸引和凝聚到党组织周围,还可以让他们列席民主生活会,通过感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进一步受到启发和教育,激发他们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
3.1.3 创新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就应紧密结合实际,活化教育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锤炼青年教师党员的党性。
应针对青年教师充满活力、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高校青年教师的新方法,加大对支部活动经费的投入,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活泼、有益的活动。
如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或者开展文化沙龙、知识讲座等,不仅丰富了青年教师的生活,还拉近青年教师同党组织的距离。
3.2 坚持标准,严格把好入党关在党员发展问题上,党组织必须坚持标准,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工作程序来严格把关,决不能为了数量而忽视党员的质量。
要根据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注意考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思想政治素质、群众基础和在本职岗位中的工作表现,对已符合发展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暂时不符合条件的,应继续培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