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其实很重要!:“五轮复习法”搞定2013年考研专业课2012年04月23日
20:21:22
考研专业课很重要,这从考研所占分值比例中可看出,文科类的专业课至少是半壁江山。
由于专业课是个区别性很强的科目,有的专业考两门,有的专业考一门,并且学校不同题型和难度也不一样。
为此,如果可能的话考生要早早的为专业课复习做准备,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
为此,我们特整理、筛选出了一份比较详细和合理的专业课复习计划:“五轮复习法”,这一方法对于专业课备考还是比较科学,有帮助的,同学们可参考:
第一轮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
这部分主要是7月份之前做。
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
第二轮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把知识点一一总结。
这一轮从暑假开始。
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第三轮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
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后对整体知识有了个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
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
第四轮对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
前三轮复习其实是把书本从厚到薄的过程,而后两轮则相反,是要把简化了的东西重新充实起来,看着章节的目录背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但有效的方法,背过之后会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五轮复习关键的阶段正在于此,这个阶段结束后你会觉得书上的知识基本上全知道了,因此也是信心最强的时候。
第五轮带着脑海里已经背过的笔记回归书本。
此时,脑海里已有书本上的大体内容,这时再看书本的感觉会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会发现以往从未发现的一些细节,同时一些看法和观点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以这种状态去迎接考试自然是胜券在握。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最后,提醒大家,考研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如果同学们三天打渔两天嗮网,即使再完美的计划也是毫无用处。
希望大家2013年考研取得好的成绩,一战成功!
考研朋友关于政治的复习问题,可以借鉴此贴。
2012年04月24日22:02:55
政治:选择题是44的样子,主观就把平时看的记得挑贴题的往上写
首先想说的是我的政治没有报任何的辅导班。
其实当初我也咨询了很多学长学姐,看了很多经验,一直在犹豫这个辅导班要不要报。
同时很多学长学姐说就
是买个心里安慰,辅导班的书外面的书店基本都能买到,而且最后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上。
当然,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如果心里没谱,经济又允许的话,可以让心里安慰点。
下面具体说说政治的复习:我是从9月开学买了政治大纲解析(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俗称政治红宝书)后才开始复习的,时间是9月6号(大纲解析要等暑假开学才能出来)。
我这一天开始,我就开始看政治了,我第一遍就是把这本书全部看了,一字不落。
每天大概看2、3个小时的样子,这样第一遍我是25号左右看完了。
其实当时什么也没记住,只知道自己看完了一遍。
接着,我就开始看了第二遍的时候我就是看重点章节了。
因为我知道像第一部分马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234章。
15678或者不考,考也只是选择题而已,而且分少的可怜。
第二遍我基本就是在看234章,因为是哲学,重点不是背,而是理解,我就边看书边做了陈先奎的2000T,来巩固自己看看看过的内容。
15678这时我就没看了。
多久看完的我忘了。
我把马基这三章看完后,就接着看了第二部分。
注意:第二部分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除了后四章,貌似都很重要,尤其是第3,8,11章。
我就从第1章看到了第11章,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练习还是2000T。
接着是第三部分的近现代史,这一章其实最简单了。
这一章相对重要的是23456章。
因为这一章很简单,我就把一部分都看了一遍,把题目给做了。
前三章我这样复习完用了多久我不记得了。
但肯定是在10月里面。
第四部分的思修这时候其实我没有看,原因是它也很简单,还因为我不喜欢这一章。
我就把10月份剩下的时间看了一下马基的第5章和第6章,以及毛中特的后四章,最后省点时间我好像把思修看了一遍,没做题。
我这样安排是因为我喜欢把前面多的时间留给重要的章节,因为我是以半月和月为复习计划的,所以剩下的时间我会去把之前剩下没看的给补起来。
如果不剩时间就算了。
所以前两个月我就把大纲解析看了两遍,第二遍重要的章节是比较认真的,而且我把做错的题目都要从书中找出答案。
从11月份开始,我就只看重点章节了,尤其是最重要的章节,基本上半个月这些重点章节我肯定能看一遍,有些看得更多。
所以考试之前我的重点章节最少在6遍以上,当然有些更多。
思修我是12月份开始的时候重新拾起了。
我当时买了一本很薄的书叫《全国硕士研究生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分析》,这本书是考试中心主编的,把大纲解析中所有的大标题和关键句提取出来的,可以说是大纲解析的浓缩版。
里面的思修总共只有8页,而且很好背,我2个多小时就能背完一遍。
我看背的这么快,就几天背一次。
做做题目,发现做的就到大纲解析上找答案,就这样顺便有看了一遍大纲解析上的思修。
一直到12月底,都是这样在准备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真的太重要了。
一直1月,才开始准备大题。
一直在等20T20T(20天20题),一直到2号的样子才到,就赶紧买来,考研之前背了3遍。
就这样走上了战场。
12月里,我做了同学买的任4,肖4,风中JC的模拟题,当然也都是在做选择题。
任4,肖4的题目真的都是基础题,把大纲解析看好就行了。
形式与政策我是1月认真看的,看了当时风中jc总结的一份实事资料,反正今年考的全在上面。
政治的复习基本就是这样。
我没有做任何的政治笔记,错题我也没有记下来,因为我感觉是在
浪费时间,最后根本没时间看。
多看两眼大纲解析就多拿两分。
我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自己写出了各个章节的框架图,就是把大标题抄一下,加深印象。
总结:政治复习要能抓住重点,并不断地复习巩固。
坚持利用政治大纲解析,它真的就是神啊,不建议中途换书!配套的选择题数目可以随便买,不要纠结那个好,都出不多。
我只买了2000题。
不要太多,最多两本就够了。
政治辅导书
我选择的大纲解析,陈2000,20t20t,肖4,任4,风中jingcao
个人评价及建议:大纲解析是重中之重,什么资料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它,看看今年的选择题你就知道了。
陈2000题太细,超纲多。
肖4,任4,风中jingcao 都不错,我只看了选择,同学说有大题预测一摸一样,不过我还没有查证。
提醒:去年大纲解析是9月的第一个星期出来的,我买的时候是9月6号,如果想早点复习的,可以用就得,变化应该不会太大。
记住,政治,踏实笃行才是王道,不要妄图走什么捷径。
当然,在复习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2/8法则,把最多的时间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譬如,马原的核心是二三章,这部分自然就要花多些时间去理解记忆。
不要相信所谓的考前押题还有神人出现,这些都太不稳定了。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倒不如勤勉努力,靠自己的实力来克服困难。
总之一句话,政治要兢兢业业。
(西交李小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