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页 第1页
《统计基础》期末试卷(A 卷)
适用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统计学发展大体可分成古典统计学、 及 等三个阶段。
2.总体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即 性、 性和 性。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2分,共10分) 1.总体单位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而不是计量上的单位。
( ) 2.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 )
3.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 ) 4.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
( ) 5.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因此又称为绝对指标。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3.变量是( )
A .可变的质量指标
B .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数量标志 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A .全距
B .标准差
C .离散系数
D .平均差 5.统计指数按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 )。
A .质量指标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总指数 6.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7.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8.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
A .133.33%、33.33% B .101.44%、1.44% C .101.60%、1.60% D .98.43%、–1.57% 9.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 .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0.2004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可在背面作答) 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 2.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3.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相对指标。
4.请简述如何比较两个不同数列的波动性大小。
5.请说明季节指数的计算步骤。
五、计算(1、2题各10分,第3题20分,共40分)(可在背面作答) 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8%的商品,物价指数是多少? 2.若销售量增长50%,零售价增长20%,则商品销售额增长多少?
3.2018年5月份A 、B 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近代统计学现代统计学
2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二、判断题
√√×√√
三、选择
1-5 DBDAD 6-10ABBCD
四、简答
1.要点:同度量因素使同一指标下不同对象的值具有可比性
2.要点:(1)概念不同。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①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②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要点:6种相对指标回答出3种及以上即可得满分。
4.要点:比较各种衡量波动性指标的缺点,最终得出离散系数是最佳衡量指标。
5.要点:答出简单季节指数或剔除了时间趋势的季节指数均可。
五、计算
1物价指数=1/(1-8%)=108.7%
2商品销售额增长率=(1+50%)(1+20%)-1=80%
3 解: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
.1
4
5.5
/
=
=
∑
∑
=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
.1
4
3.5
=
=
∑
∑
=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
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共2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