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格式模板-可直接修改使用

论文格式模板-可直接修改使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大兴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姓名:学号:性别:班级:11级工商管理(专升本)电子邮箱:联系方式:教学点:大兴教学点指导教师:2013年4月28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及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补贴。

在实施5年后,该项政策到底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劳动强度的减轻及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目前该项政策还存在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未来工作的思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该论文的的研究重点。

论文研究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业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的发展以及目前该项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思路。

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促进了设施、畜牧、林业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目前仍然存在购机补贴配套资金不足、需求统计存在偏差以及缺乏推介活动等问题,需要政府及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购机补贴;农业发展;影响;农机购置第一章引言 (1)1.1问题的提出 (1)1.2 现状 (1)1.3 研究内容概况 (2)第二章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2.1 农机购置政策实施在促进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 (3)2.1.1 农机装备数量明显增加 (3)2.1.2 农机装备结构明显优化 (4)2.1.3 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 (4)2.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5)2.2.1 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5)2.2.2 带动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模式的实施 (7)2.2.3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第三章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1 补贴机具落实资金不足 (8)3.2 需求调查准确性相对较低 (8)3.3 补贴新型机具缺少推介活动 (8)3.4 补贴机具存在重复购置 (8)第四章农机购置补贴未来发展思路 (9)4.1 保持购机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效型 (9)4.2 加大补贴机具配套资金的投入 (9)4.3 建立供应商考核制度 (9)4.4 加大新型补贴机具的推广力度 (9)4.5 引导农民联户购置或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9)第五章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承诺书 (13)第一章引言1.1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7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中央及地方财政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粮食直补,其中包括综合补贴、生态补贴、良种补贴等,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生产负担。

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而作为服务于大农业的农机行业,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标志。

纵观国外农机购置补贴发展历程,都各具特色。

无论通过直接型和间接型,都对农业机械购置给予了补贴。

如:美国。

通过农业税收政策实施购置补贴。

加拿大马尼托巴,实施农业机械折旧优惠税。

日本,除对农业机械实施补贴外,还为购置机具的农民设置贷款,部分甚至是无息贷款,以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

我国自2005年开始,中央、北京市财政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补助。

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流程,加强资金及政策管理。

对老旧农业机械进行更新换代,对新型农业机械进行推广。

特别是对近几年来使用时间长、性能老化、不能满足作业要求的大中型拖拉机进行了更新换代。

推广和引进了微耕机、温室卷帘机、保温被、剪枝机、猪产床等设施、菜田、林果、畜牧业机械,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1.2 现状大兴区作为北京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县,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大兴区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先后制定了《大兴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程序》、《大兴区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大兴区农机购置补贴规范管理职责分工》以及《大兴区农机具采购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

补贴程序不断规范,流程逐渐简化,农民享受购置补贴政策方便快捷。

2005年至今,大兴区累计补贴各类农业机械7443台件。

涉及资金9150万元,其中补贴资金4790万元。

包括补贴大田农业机械685台件,菜田及设施农业机械6276台套,林业机械156台,甘薯机械20台,畜牧业机械306套。

大兴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紧跟农业发展。

2005年以发展大田农业机械为主,对老旧的拖拉机进行了部分更新换代。

但随着设施农业的逐步发展,补贴机具开始向设施及菜田农业机械化方向转变。

先后补贴了微耕机、温室卷帘机、保温被、冷藏车、育苗设备等先进的农业机械,设施农业发展迅速。

同时,为更好的促进各个产业农机化的均衡发展,又先后对甘薯、林果、畜牧等农业机械给予了补贴。

有效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发展。

1.3 研究内容概况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一项强农、惠农的好政策,在减少农民购置成本,提高农民购置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农业各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论文主要对该项政策实施以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路。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机户进行座谈、走访及电话调研,充分了解各级农机服务组织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1 农机购置政策实施在促进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2.1.1 农机装备数量明显增加2005年至今,大兴区累计补贴各类农业机械7443台件。

涉及资金9150万元,其中补贴资金4790万元。

包括大田农业机械685台件,菜田及设施农业机械6276台套,林业机械156台,甘薯机械20台,畜牧业机械306套。

大兴区主要农业机械数量不断攀升。

其中小麦免耕播种数量从2005年的43台增加到2009年的257台,增幅近500%;玉米收获机从2005年的22台增加到2009年的82台,增幅270%;微耕机从2005年的1159台增加到2009年的2929台,增幅150%;温室卷帘机从2005年520台增加到2009年的5103台,增幅880%。

主要农业机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50100150200250300小麦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图2-1 小麦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变化情况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微耕机温室卷帘机图2-2 微耕机、温室卷帘机变化情况2.1.2 农机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大兴区重点淘汰更新了一批使用10年以上的性能陈旧、油耗高、维修成本大的拖拉机。

由下图可见,在对本地区主机进行淘汰更新的过程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在2005-2008年呈下降趋势。

而2009年开始,拖拉机数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出现拐点,逐步开始呈现上升态势。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大兴区主机淘汰更新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高性能的主机已经开始在我区农业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4200004300004400004500004600004700004800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图2-3 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趋势图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图2-4 拖拉机数量变化趋势图补贴机具涉及面广泛。

不仅包括大中型拖拉机,还有玉米收获机、深松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

另外,补贴机具还涉及到林业、设施、畜牧水产类机械,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装备结构明显优化。

2.1.3 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大田机械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北京市有针对性的补贴了一批农业和农民急需的农机设备,农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其中小麦免耕播种面积从2005年的24260亩增加到2009年的291556亩,玉米机收从2005年的24000亩增加到2009年的91971亩,机械深松从2008年的500亩增加到2009年的37190亩。

如下图所示: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小麦免耕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图2-5 小麦免耕播种和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面积图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补贴,大大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实施。

大兴区2005年到目前累计补贴各类小麦免耕播种机88台,补贴机具被分配到大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中。

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了宣传推广作用,为保护首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玉米收获机补贴自2007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累计补贴56台,总保有量达到82台。

玉米收获机的补贴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民人工玉米收获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

选型和采购的成功,为有效提高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促进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设施机械化2005年至今,大兴区累计补贴设施农业机械5737台。

其中微耕机2344台,温室卷帘机2940台,保温被17万平方米。

菜田已经基本结束了靠人工翻土的时期。

一部分农民靠自家购买的小型微耕机旋耕,另一部分农民靠购买农机服务的形式,以每亩50元左右的价格进行旋耕。

目前大兴区菜田旋耕机械化水平已经基本达到80%左右。

2.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2.2.1 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有效的带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如:我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发挥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5年底,我区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只有6.37万亩,随着设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设施农业面积不断增加。

为保障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区积极调整了补贴机具的种类,由单一大田机械向菜田、设施农业方向转变。

到目前已经补贴各类设施农业机械6276台套,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1.4万亩。

有效解决了设施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据了解,以前人工旋耕一个大棚需要2天,而现在使用微耕机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既节约了作业时间,又降低了成本投入。

再如,温室卷帘机的补贴推广,以前人工作业一个温室卷放帘时间为170-220分钟,而是用温室卷帘机仅需要18-22分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成本投入,增加了温室有效光照时间2-3小时,提高了日光温室的温度,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也起到了节能减排的良好生态效益。

024681012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图2-6 2005-2009年设施农业发展面积图示200400600800100012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图2-7 2005-2009年温室卷帘机补贴数量图050010001500200025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图2-8 2005-2009年微耕机补贴数量数量图2.2.2 带动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模式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大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