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4课Qjs«»1.识记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屮国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等基本史实;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牛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强自身观察生活的兴趣以及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科学的历史观;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小国的交通和通讯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屮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E跃发展”的结论。
学习的重点是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学习的难点是交通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程导学建议可在预设情景之下由每个学习小组的部分同学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表达对某种交通或通讯工具的态度。
不同身份的人Z间相互诘难、批驳,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讨论,逐步提高自身素质C搜集有关铁路与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屮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解决,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美好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教学箱导1.用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來”來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的因难。
而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來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
可设置问题: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2.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知识记忆与理解预学区•不疳不讲知识系统化•系堤形星化»知识体系梳理◎穷实基研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
(2)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①________ 到②___________ 的铁路。
(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4)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⑸20世纪90年代铁路建设加快。
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③__________________ 位、世界第四位。
(6)机车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7)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儿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路:(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大城市。
(2)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⑤ ________________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而。
(3)新屮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⑥______________ 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
2.航空:(1) 1909年旅美华侨⑦ ____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看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⑵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一一⑧___________________ 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改革开放以后,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屮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工見賣罩的状况怎样? 4和叱史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⑵随后,福建巡抚丁日吕在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⑶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1)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2)新屮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3)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答案】①唐山②胥各庄③一④上海⑤轮船招商局⑥民航事业⑦冯如⑧北京至天津⑨台湾1.近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特点①从时间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
②从发展水平看,受到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双重排挤,加上政治腐败,所以发展缓慢。
③从地域看,近代铁路主耍出现在东南沿海通簡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地区发展缓慢。
2.解决交通运输拥堵的办法・(1)地面、地下和空屮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知识问題化•问題屋次化*基础学习交流1•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交流提示】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答案】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2.屮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交流提示】考虑近代屮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分析概括。
【答案】原因: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起步的,处处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制约;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乂反期遭受列强侵略,国家财政困难; 屮国科技落后于世界;屮国的封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政局动荡;等等。
◎[走出俣区1.帝国主义的侵略完全扼杀了近代中国水运业的发展,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
一方面,中国IH式水运由一度繁荣到衰落,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破坏。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同时也促进了近代中国水运业的发展。
总之,没有剧痛就不会有嫗变。
2.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中国人吗?【答案】不是中国人,是英国人。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中国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这是屮国境内最早的铁路。
后来清政府以2& 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将其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了第一条铁路一一唐胥铁路。
技能杀统化•系统个柱化盧点难点探究互动探究一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思维探究与创新导学区•不议不讲图1最早的运输方式是图2靠圆轮滚动的牛图3 19世纪发明的图4后来居上的是汽忑必蛊勰話瓷° r图5为解决城市交通,铁吐隐身地下,以其惊人的运输量为人与物的流动眼务的地球似乎近了许多以上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请选择一种能比较鲜明地反映其时代特征的历史时代划分标准,将它们归于其中的某一个时代,并按其时代特征简要说明这样归类和归类的原因。
(1)请选择历史吋代的划分标准。
(2)写出你选择的划分标准得出的各个时代的名称并作简要说明。
(3)按你选择的历史时代划分,将以上六幅图片所反映的交通工具分别归类,并作简要说明。
[探究引导]第(1)问要注意以上图片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交通工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参考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文明史观角度概括说明°第(3)问要求能够识别以上图片中的交通工具,并将其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号入座。
[参考答案](1)标准:生产力的进步。
(2)名称:手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说明:手工时代主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吋期,人们使用的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蒸汽时代,人们开始使用蒸汽动力; 电气时代,内燃机出现,电和石油成为新能源;信息时代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3)归类:图1、2属于手工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图3属于蒸汽时代,火车是当时的重耍交通工具;图4屈于电气时代,汽车出现;图5、6屈于信息时代虽然在电气时代就有了飞机和电车,但图5、6反映的是现代化的地铁和飞机。
[思维激活]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1)动力:人力、自然力到机械力;(2) 技术:引进到自制自研;⑶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⑷对象:平民化、普及化;(5) 进程:先慢后快;(6)种类:海陆空。
[知能拓展]近代中国铁路、水运、航空发展的特点①铁路:起步晚,发展缓慢,分布不平衡;被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
②水运: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的控制权始终在列强手中,中国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屮艰难求生;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故近代中国水运发展也不平衡。
③航空:起步较晚,并且发展十分缓慢。
互动探究二近代屮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备用)材料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
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
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
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
材料二dollar, a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1元邮票一枚近代邮政业发展有什么特点?[探究引导]本题要在了解近代屮国邮政发展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从内(地域差异)外(影响因素)两个方而分析概括。
[参考答案]特点:受外国的影响;发展很不平衡,大城市用汽车、摩托车、飞机运送邮件,而在广大农村用马车甚至步行送邮件。
[知识链接]驿传:用马传送称“驿”,用车传送称“传”。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
在政府常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方法能力化•能力具体化j思维拓展应用1.(2013・辽宁沈阳高一月考)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oA.清政府和外国商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B.此条铁路的修筑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C.清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D.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铁路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解析】从拆铁路到建铁路,说明清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说明矛盾缓和,排除A项;洋务运动开启了屮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项;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刚刚起步,还没有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