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生产外协管理

工厂生产外协管理

第5章附则
第18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技术部所有。
第19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1.3外协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
名称
外协质量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规X工厂对外协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外协品符合工厂及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9条对于价值特别大或生产周期较长的外协产品,技术部应派出工艺员不定期地到外协厂商的生产现场检查工艺技术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
第10条外协厂商在外协作业中遇到问题向工厂求助时,技术部应派出得力人员到外协厂商处协助其解决问题,确保外协产品的质量与交货期。
第11条对于难于掌握的工艺操作规X或工艺技术,技术部应派出专人到外协厂商处进行驻厂指导,确保工艺技术的规X、正确执行。
工厂生产外协管理
11.1外协计划管理制度
制度
名称
外协计划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规X工厂对外协生产的计划管理,确保工厂的产品交货期,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门对生产外协计划的管理。
第3条本制度中的外协特指以下两种情况。
1.本工厂提供原材料、模具或半成品给外协厂商,外协厂商进行加工后需要再次送回本工厂由本工厂完成成品的剩余加工工序。
第6条外协生产计划编制的依据主要考虑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
1.与工厂有关的外协厂商的目前生产状况。
2.工厂的总体生产计划。
3.工厂的原料仓储报表。
4.工厂的生产进度要求。
5.预计将影响到外协生产的因素。
6.外协厂商的生产能力。
第7条生产部编制好外协生产计划草案后,应同外协厂商取得联系,进行商榷,并在考虑工厂实际情况与外协厂商的建议下对外协生产计划进行修订。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管理生产外协的技术时的各项事宜。
第2章外协技术的制定
第3条产品需外协时,技术部在制定产品的工艺技术时应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产品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
2.国内外产品工艺技术的现有水平。
3.工厂生产及设备的现有状况。
4.外协厂商工艺技术的现状。
5.产品需要达到的工艺水平。
第4条在制定完工艺技术后,技术部应在制定工厂的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将外协部分的工艺技术单独成册。
2.产品在制造工程中的某道必需工序因工厂无此设备或设备能力不足与需要外协厂商加工后使其能够供工厂内部使用。
第2章外协生产计划的制订
第4条外协生产计划由工厂生产部负责编制,其他相关的部门应提供相关资料,辅助生产部门进行编制。
第5条生产部在编制工厂总体生产计划时必须根据计划生产产品的需要编制外协生产计划,并确保外协计划与总生产计划的配套。
第8条外协生产计划作为工厂总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同生产计划一起进行报审,经主管副总审核与总经理审批后方可下达。
第3章外协生产计划的执行
第9条为避免影响外协进度,生产部应在外协生产计划经过审批后的二个工作日内传达给外协厂商,便于其进行准别。
第10条外协生产计划在传达过程中必须有外协外协厂商负责人的书面签收(传真也可),生产部负责保留这些签收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第5条技术部所制定的外协工艺技术应征求指定外协厂商的技术人员的意见,根据其技术人员的意见进行修订。
第6条最终确定的外协工艺技术必须满足产品的工艺技术要求。
第3章外协技术的管控
第7条技术部所制定的工艺技术方案及文件经工厂的专家委员会和主管副总审批后,应及时通知外协厂商,以便于其做好准备。
第8条外协生产的具体技术资料品工艺技术的复杂程度而定。
第16条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
第17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1.2外协技术管理制度
制度
名称
外协技术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规X工厂外协生产时的技术管理,使外协厂商的生产技术符合工厂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15条外协品工艺技术资料的移交。
1.在交接工艺技术资料前,技术部应编制外协品工艺技术交接清单,逐件查核,防止漏交或多交,并报生产副总审批。
2.在交接工艺技术资料时,所有的工艺技术资料应当面点清,并由双方负责工艺技术文件交接的人员签字确认,交接凭证双方各留一份。
第16条外协品工艺技术资料的收回。
1.外协厂商完成外协作业后,技术部应及时收回工厂的外协工艺技术资料。
第14条生产部了解到外协厂商在作业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进度缓慢时应派出人员协助外协厂商解决问题,必要时可申请工厂其他部门的支援。
第15条在加工周期较长的外协作业时,外协厂商应定期向工厂生产部提交生产进度报告,生产部审核无误后,根据外协生产进度报告与工厂的生产进度报告编制总的生产报告,呈工厂领导审批。
第4章附则
2.技术部相关人员在接收工艺技术资料时,应逐份清点,防止遗漏,并将交接凭证与所有文件资料交生产副总审核。
3.在查验技术文件资料时,若有短缺,相关人员应及时上报技术部经理进行处理。
第17条技术部应根据文件技术资料的复杂、XX程度制定相应的价格,若外协厂商将工艺技术文件不慎损毁或丢失,需照价赔偿,间接地促使外协厂商爱护工厂的工艺技术文件。
第11条对于外协周期较长的外协作业,厂商应根据工厂的外协生产计划及自身生产状况编制作业计划及作业进度,供工厂进行确认。
第12条生产部应确保工厂生产计划的按期执行,在外协生产计划中的指定日期将需要进行外协的物资准备好,送达外协厂商的工厂或等待外协厂商提货。
第13条在外协厂商的生产期间,生产部应对外协的生产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必要时可派专人到外协厂商的生产现场了解情况,跟催进度。
第12条在外协厂商完成外协作业后,技术部应编制外协厂商的工艺技术报告,对其工艺技术进行评估,作为工厂考核外协厂商的依据。
第4章外协技术资料
第13条工厂转交给外协厂商的工艺技术资料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外协品图纸。
2.工艺程序图。
3.生产操作标准。
4.工艺检查标准。
5.工艺检验标准。
第14条工厂应与外协厂商签订《技术XX协议》,防止工厂的工艺技术资料外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