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课件.ppt
高中化学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课件.ppt
2007全国II理综-13
在一定的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 的生成物1.5克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 能被80ml 浓度为0.50mol/ L-1的HCl溶 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 是 …………… (C) A.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
【试题分析】采用元素守恒法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克拉玛依第五中学
化学组
2005年-2007年全国卷I理综化学元素化合物板块
时间 知识板块 元素 化合物 元素 化合物 元素 化合物 题号 分值 所占比重(化学 卷108分)
2005年
26
15
13.89%
2006年
27
15
13.89 % 11.11%
2007年
6.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电离和水解的 知识,应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逐个排除。 利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物 质”排除掉A和D;在NH4HCO3中存在 NH4+的水解——呈酸性、HCO3-的电 离——呈酸性、HCO3-的水解——呈碱性, 水解大于电离,水溶液整体呈弱碱性; 在NaHCO3水溶液整体呈碱性;根据过 程很显然,NaHCO3 的碱性强于 NH4HCO3的碱性,所以选C. 【高考考点】正盐与酸式盐的性质,盐 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 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 L-1的硫酸,直 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 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 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 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样品重,砝码轻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点燃
2007北京宣武二次质检.12
原子序数依次相差1,且由小到大排列的A
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以下是 有关这五种元素的叙述: ①若A的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则E的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②若A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 应且都放出氢气,则这五种元素在同一 周期;
③若A的阳离子比E的阴离子少8个电子, 则D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④若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则E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 ⑤若B的单质是原子晶体,则B的氧化物 是分子晶体。 其中正确的 是………………………………………… ………………….( )
【试题分析】该题目考察了学生对于生活 常识的了解。食盐中加碘指的是加碘酸钾, A正确;医学上用于杀菌消毒的是75%的酒 精,而不是无水酒精,B错误;绿色食品是 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它是未来农业和食品发展的一种新兴主导 食品。任何食品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 错误; C错;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 染防治重点,目前空气质量日报中主要涉 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和臭氧五种大气污染物。二氧化 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项目,D错。综上 所述,答案为A。
【备考提示1】化学与生活、社会联系紧密, 学习过程中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 生活中常见用品的使用及一些社会热点问 题。 例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 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用于杀菌消毒 C 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 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二氧化碳属于空气质 量日报的项目.
③ A、E在同一周期,A如果在I A族,那 么D在IV A族,所以D一定在二、三周期 中的IV A族,一定为非金属。 ④最高价 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的短周期元素有 N、S、Cl、所以D可能是N、S、Cl中的 一种,则E可能是O、Cl、Ar中的一种, 单质在常温下都为气态。⑤ 若B的单质 是原子晶体,可能是C、Si,SiO2是原 子晶体。
【高考考点】 关注基础化学知识与STS相联系 这几年理综化学试题力求反映 出学生能否从化学视角联系生活、 生产和社会中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是否具备公民的科学素养。 【易错提醒】酒精用于杀菌消毒 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用的不 是无水乙醇,有的同学易误选B.
(2005年全国理综卷I) 28.已知某纯碱试 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 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 验。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1.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如:H、O、S、N、P、C、Si)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 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③ ④ ⑤ D ② ④ ⑤ 答案: B
【高考考点】本题结合元素周期律综 合考查了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试题评价】该题有一定的开放性, 非常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 【试题分析】① A是Na,那么A、B、 C、D、E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1、12、 13、14、15,所以E为P,磷酸不是 强酸。 ② A是Al,那么A、B、C、D、 E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3、14、15、16、 17,所以这五种元素都在第三周期。
[特点]本题抓住了中学化学中的重点内 容,在学生容易出问题的点上考查。本 题考查了化学科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关系式法、极限法,从而提升了对学生 思维能力的考查。不同层次的考生完成 本题时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教学的角 度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
(2007年全国理综I卷-26) W、X、Y和Z 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 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 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 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 为XY2的化合物。
A.Na2O2
B.MnO2 C.CH3COO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NaHCO3(固体)
答案: B C
【试题分析】本题以信息为载体,主要 考查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由信息“具 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知此 物质具有Na2CO3的性质,可与 CH3COOH反应,也具有H2O2的性质, 可以在MnO2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试题评价】 培养学生敏捷地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和将 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 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006年全国理综I卷-27)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 化合物(1)= 化合物(2)+ 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①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 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⑴W元素是 钙 ;Z元素 是 氧 。 ⑵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CaS CaC2 。 ⑶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 SO3 是 SO2 和 。 ⑷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 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CaCO3
【试题分析】从题中“ W、X、Y和Z 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可猜想有 Ca元素; 通过题中的其他信息,结合元 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就能得出本题的 答案.
【高考考点】氯气与水的反应,电 离平衡的移动,离子浓度比较 【易错提醒】对于电离平衡移动掌 握不扎实,或离子浓度不会比较, 可能会误选A 【标准答案】D
•【备考提示3】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盐类 的水解和电解质的电离常在一起考查, 在复习时一定注意总结归纳。 如: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 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 且溶液中PH最大的是 A . Na2CO3溶液 B. NH4HCO3溶液 C . NaHCO3溶液 D . NaHSO4溶液
【高考考点】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C、O、S、Ca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
2007广东华师附中联考.11
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为了贮存 、 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 法”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 (化学式2Na2CO3 。3H2O2),该晶体是 Na2CO3 和H2O2的加成复合物,具有 Na2CO3 和H2O2 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 物质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 是………………………………..( )
44 a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 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 实验方法。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测定样品 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综合考查了学 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高考考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原理以及简 单的化学计算。
【备考提示2】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平衡 理论和溶液的有关知识进行联系,该部分是 高考的难点,复习时一定抓住解这类题的规 律,使难点变易。
如: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 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 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 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 c(Na+)=c(Cl-)+c(ClO-) D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n(HCl)=0.04mol, n(Na+)=n(Cl-)= 0.04mol,
和Na2O2 的混合物.当然也可以用极限法或别 的方法来解此题。
所以n(O)=0.58/16mol, n(Na)/n(O)=32/29, 即1〈 n(Na)/n(O)〈 2,应为Na2O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了钠和钠的化合 物知识以及简单的化学计算方法。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 (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 ,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