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第二次生物学革命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4P医学新理念推动着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与变革。

生命科学-医学实验班正是为了适应国际上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能够进行临床医学实践和创新性研究的高层次医学科学家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临床医学领军人才。

该实验班采用八年长学制,按照国际的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医学博士(M.D.)。

充分重视现代生命科学对医学的革命性影响,培养学生不仅具备广博的理工人文知识、深厚的生命科学基础、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而且将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多方位发展潜能;同时为学生提供国际化视野和经验、以及转化医学的培训和实践,积极面对中国医疗体制的巨大变革和需求,从事医学相关领域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医学教学及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接受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基本训练。

要求学生具备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精神;比较全面地掌握理工人文社科知识、生命科学基础;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形成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各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深入探索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八年学制,临床医学本科与博士贯通培养。

3+2+3模式,即,3年基础课学习,2年研究训练,3年临床课程与实习。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前4年),医学博士M.D.学位(后4年)。

四、基本学分学时前4年理学学士学位培养方案总学分:共194学分,其中包括理论课及实验课157学分,实践环节12学分,科研训练25学分;后4年医学博士学位培养方案总学分:共192学分,其中包括理论课及实习课117学分,科研训练25学分,毕业实习 50学分。

8年总计386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英语、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转化医学研究训练等。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 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课 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个学分;第 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学期为任选。

(3) 外语课 8学分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其中至少4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

夏季学期设置2学分外语实践,为各专业必修环节,学生可以在1-3年级完成。

外语实践是指学生在本科阶段,自主参加的各类外语实践课程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外语实践的具体要求由各院系负责落实。

其实践方式包括海外交流、海外实习、海外研修、用外语交流的各类校外实践活动,以及校内展开的实践性强的外语课程等。

外语实践环节的时长至少相当于两周(全时)。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取得6学分。

2. 文化素质课 8学分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8 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 1 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及 1-2 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限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任选。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推荐选修以下与医学人文和医学伦理相关的课程:00612522 心理学与生活2学分00612582 伦理学理论与道德实践2学分3.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28学分(1) 数学必修课程 8学分10421075 微积分B(1) 5学分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2) 物理课程 4学分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3) 化学课程 10学分20440314 无机与分析化学4学分20440532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B 2学分20440201 有机化学实验B 1学分20440333 有机化学B 3学分(4) 生物课程 6学分10450034 普通生物学4学分10450042 普通生物学实验2学分(5) 计算机类课程任选4. 基础专业课程 36学分30450203 生物化学(1)(英文) 3学分30450213 生物化学(2)(英文) 3学分30450314 生物化学基础实验4学分30450283 细胞生物学3学分30450332 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2学分30450273 分子生物学3学分30450322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2学分30450303 遗传学(英文) 3学分30450352 遗传学基础实验2学分40450353 认知的神经生物学基础3学分40450123 发育生物学3学分30450383 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3学分44000312 医学药学导论2学分5. 基础医学课程59学分44000043 系统解剖学3学分34000163 神经解剖学2学分34000236 局部解剖学6学分44000074 组织学4学分34000191 人体胚胎学1学分34000177 医学生理学7学分30450092 动物生理学实验2学分34000242 医学遗传学2学分34000254 医学免疫学4学分34000265 医学微生物学5学分34000312 医学寄生虫学2学分34000308 病理学8学分44000273 病理生理学3学分34000286 普通药理学及实验6学分34000372 医学仪器原理2学分34000292 医学统计学2学分6. 实践环节 12学分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学分外语实践2学分24000013 社区医学实践3学分40450244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4学分7. 转化医学研究训练 50学分(共2年,每年25学分,每2周1学分)在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见习后,学生将进行2学年的转化医学研究训练。

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医学研究,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开展创新研究打好基础。

该培养环节一般安排在海外著名大学医学院,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英文学习交流能力。

8. 临床医学课程 117学分注:1. 第六学年秋季学期进入"临床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课程。

2. "临床医学课程"包括理论授课学时、实验学时及临床见习。

临床诊断学6学分实验诊断学5学分医学影像学3学分内科学21学分外科学20学分核医学2学分妇产科学6学分儿科学5学分神经病学3学分精神病学3学分中医学4学分传染病学4学分眼科学3学分耳鼻喉科学3学分口腔科学3学分皮肤科学3学分变态反应学1学分卫生学3学分临床流行病学2学分临床见习3学分医患关系学1学分医学伦理学1学分医学心理学2学分临床药理学2学分临床肿瘤学2学分急诊医学专题讲座2学分社会医学1学分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1学分预防医学及现场实习2学分9. 临床实习(毕业实习) 1年 50学分(每周1学分)10. 学位论文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整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化学、化工、信息、管理等多学科的优势资源,培养出在生物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较国内同类院校与专业相比具有突出优势的、发展潜能大的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

药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具有坚实的理化和生物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研思维训练,了解药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实践及创新能力强,能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和药学研究手段,在药物发现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成为药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将继续攻读药学、生物学及化学相关领域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基本要求实验班毕业的本科生应具有坚实的数、理、化、生物和一定的医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了解医学药学科学的发展和前沿;掌握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研究中,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71。

其中课程总学分139学分;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13门,31学分生物化学(6学分)、分子生物学(3学分)、医学药学导论(2学分),药物化学(3学分)、药物分析(3学分)、药理学原理(3学分)、药剂学(2学分)、药物化学实验(1学分)、药理毒理实验(2学分)、药剂学实验(1学分)、药学实践(A、B、C)(共5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 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1)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体育课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个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3) 外语课 8学分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其中至少4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

夏季学期设置2学分外语实践,为各专业必修环节,学生可以在1-3年级完成。

外语实践是指学生在本科阶段,自主参加的各类外语实践课程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外语实践的具体要求由各院系负责落实。

其实践方式包括海外交流、海外实习、海外研修、用外语交流的各类校外实践活动,以及校内展开的实践性强的外语课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