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肛肠外科讲诉演示教学

肛肠外科讲诉演示教学

▪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要多样化,避免高脂 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谱,少食用刺激性 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 开展普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相 类疾病要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免误诊和 漏诊
43
2、下列哪项为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 A.腹部肿块 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 C.肠梗阻症状 D.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中药治疗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
41/75
八、术后如何进行随访
▪ 体格检查
术后2年内每3个月一次 第3-5年每6个月一次
▪ 血常规、血生化
同体格检查
▪ CEA、CA199
如确诊或术前异常升高,2年内每3个月复查 第3-5年每6个月复查
42
九、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发生
▪ 积极治疗与癌症有关的疾病:如结、直肠息 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
23/75
分期(按Dukes法)
Dukes A 癌肿侵润肠壁内, 未超过浆肌层,无 淋巴结转移
A1 癌仅局限在粘膜层 或粘膜下层
A2 癌侵及肠壁浅层肌肉 A3 癌侵及肠壁深层肌肉
Dukes B 癌肿侵润超过浆肌 层,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 癌肿侵犯肠壁全层, 有淋巴结转移
C1 期转移淋巴结仅限于 癌灶附近及肠系膜
46/75
分型
大体分型 1、溃疡型.2、肿块型.3、浸润型
组织分型 1、管状腺癌。 2、乳头状腺癌。 3、粘液腺癌。 4、印戒细胞癌。 5、未分化癌。 6、腺鳞癌。
溃疡型
肿块型 浸润型
三.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
Dukes分期见结肠癌。 Broder分级: Ⅰ级:2/3以上癌细胞分化良好,属高分化、低 恶性。 Ⅱ级:1/2~2/3癌细胞分化良好,中等分化、一 般恶性。 Ⅲ级:分化良好癌细胞不足1/4,低分化、高恶 性。 Ⅳ级:未分化癌。
一.病因: 饮食习惯: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直肠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病。 直肠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绒毛腺瘤。 遗传因素:
45/75
二.病理分型
溃疡型:较多,占50%,分化低,转移早。 肿块型:髓样癌、菜花型癌,低度恶性。 浸润型:硬癌,易肠梗阻,分化低,转移早。
75%-85%为腺癌 粘液腺癌占10-20%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其他: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肛肠外科讲诉
1/75
高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应为 A.以腹痛和呕吐为著,无腹胀,可无排便、排气停止 B.以腹痛、呕吐和排便、排气停止为著,但腹胀不明显 C.以呕吐和排便、排气停止为著,腹痛轻微无腹胀 D.存在腹痛、呕吐、腹胀及排便、排气停止 E.以腹痛和腹胀为著,无呕吐,无排便、排气停止
2/75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34/75
手术方法
根治性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的肠段及其供 应动脉旁的区域淋巴结,适用于Dukes A、B、 C期。
右半结肠切除术
(1)A-A′示盲肠 和升结肠癌的切 除范围
(2)B-B′示肝 曲癌的切除范围
35/75
左半结肠切除术
(1)A-A′示脾曲癌的切除范围开发 (2)B-B′示降结肠癌的切除范围
C2 期肠系膜根部有淋巴 结转移
Dukes D 远处转移或局部广泛 侵润不能切除
四.扩散转移
1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 2 血行转移:肝,肺,骨 3 直接浸润: 4 腹腔种植:
25/75
五、临床表现**
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最早 2 腹痛 3 腹部肿快 4 肠梗阻症状 5 全身症状
*** 右侧结肠癌与左侧结肠癌临床 表现区别??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Hartmann术
39
术中注意事项
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 挤压血行转移。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在拟切断肠管处用纱布阻断肠管。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药 物,常用5-FU,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
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可一期切除吻合。如肠道 充盈,可先作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 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 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
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厘米。 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 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 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
3/75
内括 约肌 不随 意肌: 协助 排便
20/75
分型
大体分型 1、溃疡型.2、肿块型.3、浸润型
组织分型 1、管状腺癌。 2、乳头状腺癌。 3、粘液腺癌。4、印戒细胞癌。 5、未分化癌。6、腺鳞癌。
肿块型
溃疡型
浸润型
病理 ---组织学分型
腺癌 占3/4,腺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 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 一边(印戒细胞癌),予后较腺癌差。 未分化癌 预后最差。
9/75
肛门直肠检查体位
体位
视诊
10/75
肛门镜
11/75
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
直肠癌
结肠癌

隆 病
肛 瘘
检查步骤
肛门视诊 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 脓肿、肛裂等。 直肠指诊 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 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 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 无血液、粘液。 肛镜检查 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 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 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痔等。 顺时钟定位法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 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
36/75
横结肠切除术
A-A′示横结肠癌的 切除范围 B-B′示横结肠癌的 扩大切除范围
37/75
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1)A-A′示乙状结肠上段癌的切除范围 (2)B-B′示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癌肿的切除范围
38/75
结肠癌之造口术
▪ 临时性
经腹前切除超低位吻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
▪ 永久性
全肠道灌洗:术前一日中午进流质饮食,午餐后4小时开始灌洗, 每1000ml 37℃左右的温开水加氯化钠6g、碳酸氢钠2.5g、氯 化 钾 0.75g 。 灌 洗 液 经 鼻 饲 橡 胶 管 注 入 , 开 始 速 度 为 3000 ~ 4000ml/h,以后2000~3000ml/h,直至肛门排出的液体清净而 无粪质为止,全过程约需3小时左右,灌洗液量不应少于 6000ml。
慢性阑尾炎史、精神创伤史(5具2 以上) 检查:钡灌肠;结肠镜;B超;CT CEA: 意义在于判断预后和复发
28/75
29/75
Sigmoid ca(Borrmann Ⅰ)
30/75
Colohepatic flexure:“Apple core”
31/75
32/75
七、治疗
(一)根治性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
姑息性手术:不能根治的肿瘤可局部切除、近远侧短路手术、 结肠造口术,有肝脏转移,可肝叶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 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40/75
药物治疗
化疗 常 用 5- 氟 脲 嘧 啶 (5-FU) , 也 可 联 合 应 用 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
免疫治疗 干扰素、IL、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3、关于结肠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44/75
第三节: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
发病率仅次于胃癌。 我国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 多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壶腹部。
▪ 癌前病变
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
17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遗传因素
结直肠癌家族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环境因素
水源污染 空气污染
正常肠 粘膜
癌前病变
肠癌!
18
一.结肠癌病因: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40~50岁发病率最高。 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 肠炎、克隆氏病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有关。 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有关。 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肝曲脾曲
22/75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局限于粘膜 A1期: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侵及肠壁浅肌层 A3期:侵及肠壁深肌层
Ⅱ期(Dukes 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Dukes C期):穿透肠壁且有淋巴结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结肠壁及结肠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及其根部)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
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状线, 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5/75
肛管直肠血液供应
6/75
直肠的淋巴引流
7/75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部 位 表层 组织
齿线 粘膜 以上
动脉 供应
直肠 上下 动脉
静脉流 向
直肠上 静脉流 入门静 脉
பைடு நூலகம்
淋巴回流 内外痔 分界
腹主动脉周 内痔 围及髂内淋 巴结
48/75
四.转移扩散
直接浸润:多向肠管周围及肠壁深层浸润性生 长,沿纵扩散较少。1cm肿瘤浸润1周约需1.52年。穿透肠壁可侵润邻近器官。 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上段向上、下段向 上和侧方转移。齿状线周围癌肿向上、侧、 下方转移。 血行转移:经门静脉入肝、髂静脉进入体循环。 种植播散:少见。
19/75
二.病理 ---大体分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