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安装施工工法1 前言目前,随着国内建筑物墙体形式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在不失美观的条件下,且满足结构的可靠性是当下建筑外立面施工的重点。
单元式幕墙,是指由各种墙面与支承框架在工厂组合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外立面上的建筑幕墙,其外观简洁大方,安装方便,安全系数高。
在单元式幕墙施工中,结合工程自身情况,掌握并选用适宜的单元式幕墙吊装方式,以及合理安排单元式幕墙施工的穿插作业,以达到节省工期的效果是该项技术的关键。
***工程,选用单元式幕墙进行建筑外墙施工。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插入幕墙预埋件的预制工作,待主体结构完成后,立即进行幕墙作业,与室内装修工作同步进行。
幕墙的安装过程分阶段插入,并且有效避开作业面重叠的施工阶段,在本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利用最小作业区域,最短作业时间,最合理进度安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工法特点2.0.1 单元式幕墙安装施工在高层及超高层工程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单元式幕墙板块运输方便,板块到场后,可迅速进行起吊、安装,有效节省现场板块存放空间。
2.0.3本工法所用单元式幕墙,前期预埋件的预置过程与土建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后期焊接转接件及安装单元件的过程简单,安装速度快,可节省大量工期。
2.0.4单元式幕墙的放线、检查、安装均可在室内完成,节省现场吊篮等配合安装设备,并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 使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所有公共建筑。
4 工艺原理单元式幕墙结构的工艺原理为:将幕墙的龙骨、面材及各种材料在工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运至现场,通过吊装,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通过板块间的插接配合以达到建筑外墙的各项性能要求。
其原理还可直观的简化为:预埋件,转接件,成品单元件,的三构件组装形式。
详见下图4.0.0-1、4.0.0-2。
4.0.0-1 单元式幕墙的预埋件、转接件、单元件4.0.0-2 三构件拼接成品单元幕墙件:根据设计要求,在单元材质和结构形式上达到各项性能标准,并起到维护和美观的作用,选择有一定资质的幕墙厂家加工所需单元件。
预置埋件: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根据幕墙拼接结构尺寸,逐层在边缘结构梁内放置所需预埋件。
转接件:经对现场结构内预埋件检查,并再次弹线,焊接单元幕墙支座。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5.2施工操作要点5.2.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垂直运输一般采用借用塔吊、外用施工电梯、单元吊装机的形式进行运输。
5.2.1-1 单元板块的垂直运输单元板块在存放层内的平面运输主要是将板块从叠形存放状态分解单块并运至预吊装位置,一般采用单元板块运输移动架进行。
5.2.1-2视单元板块尺寸制作周转架根据单元板块尺寸大小和重量来决定周转架装单元板块的数量;运输时两单元板块互相不接触,每单元板块独立放于一层。
周转架下作专用滑轮,并可靠固定,以保证单元板块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单元板块与周转架的接触部位应用软质材料隔离,防止单元板块的划伤。
2、施工机具准备根据单元板块的尺寸、重量及吊装方法设计合适的吊装机具及选用合适电动葫芦,起重导轨等设备。
吊装机具与单元板块之间,不应产生水平方向分力,用拦风绳防止单元板块摆动,具体吊装过程见本工法5.2.4单元件的安装。
5.2.1-3 起重机械的安装根据建筑高度选择导轨安装数量及安装层数。
采用工字钢进行结构边缘的悬挑,并拉栓焊接导轨型钢。
工字钢及导轨型钢采用对应单元幕墙件重量的数量及型号。
大面位置单元幕墙采用导轨方式进行施工 土建施工电梯5#塔楼5.2.1-4 导轨层布设5.2.2幕墙安装控制线1)放线施工流程:测量与复核基准点→各控制线网设置→投射基准点→内控制线弹设→外控制线布置→层间标高设置→测量结构埋件偏差→报验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及由基准线组成的控制网图上的数据,用全站仪对基准点轴线尺寸、角度进行检查校对,如复合结果与原来的基准点、基准线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一律以原有的成果为准,不作改动;对经过多次复测,证明原有成果有误或点位有较大变动时,应报业主、监理,经审批后,才能改动。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检查业主给定的基准点并根据其主体结构基准点控制网与轴线关系尺寸,结合幕墙施工图纸计算出幕墙结构控制点与轴线的关系尺寸,依据以上已知数据转换为幕墙结构控制点与主体结构基准点控制网的关系尺寸,定出方便现场施工的方格网,并弹上墨线。
弹完后用全站仪或者其他测量仪器进行复核,确保轴线偏位情况满足规范要求。
一般主体结构控制线(基准线)一般设定离结构外围较远(2m左右),而幕墙施工需将控制线进行外移(一般0.5~1m),依据主体结构首层控制线,监理幕墙首层及各控制层内控制线,再由内控制线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外移形成外控制线,按照图纸设计对控制线进行复核校正,使之复核设计及安装要求,见图:5.2.2-1控制网线示意图3)基准线首先利用激光垂准仪从首层楼面基准点向楼内各控制楼层投射基准点,基准点投射完成后,对各基准点连线弹墨,弹出楼内的基准线及主控线。
4)内控制线主控制线布设完后,根据幕墙施工的需要,将控制线向主体结构边缘进行平移,形成内控点、内控线。
一般平移靠近结构边缘,同时要求避开柱位,以便于连线。
平移弹线过程中,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监控,避免重叠现场产生,并检查内控先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当幕墙分格线在柱子位时,可以采用平移法将幕墙分格线平移一定距离,使之避开柱子,然后根据所平移的距离,在次将其平移会幕墙分格位置;幕墙分格不在柱位的,即可直接将幕墙分割线弹出墨线。
这些墨线就是幕墙的左右控制线。
根据主控制线与幕墙完成面的距离(事先做好幕墙放线图),顺着已放左右分格线将幕墙的出入位定出来,幕墙出入线一般定位其离幕墙完成面300mm。
一般需要在每层楼层上将幕墙分割线定位出来,同时也得在每层楼层上将幕墙标高控制线引线到结构外缘的结构柱上(一般定为建筑标高1m线),以方便幕墙施工。
5)外控制线施工过程中把每个里面单元分格交接部位的点、线、面位置定位准确、紧密衔接,是后期顺利施工的保障和基础。
对照事先准备好的放线图用钢卷尺,从内控线的点上顺90°墨线量取对应尺寸,把控制幕墙立柱进出、左右的一个点进行定为,也就是每个点X、Y坐标的定位。
再用水准仪检查此点是否在理论的标高点上,也就是每个点Z坐标。
用L50角钢制成支座,在定点位置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台上。
每个支座必须保持与对应点在同一高度。
再用墨斗把分格线延长到支座上。
沿墨线重新拉尺定点在钢支座上,用麻花钻在标注点上打孔。
所有外控点做完后,用钢丝进行上下楼层对应的连线,完成外控线的布置。
5.2.2-2外控制网线闭合尺寸示意图5.2.3预埋件的放置及检查1、预埋件的放置预埋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现场找准预埋区域→找出定位轴线→打水平(或检查结构水平)→拉水平线→查证错误→调整错误水平分格→验证分格准确性→预置预埋件→调整预埋件位置→加固预埋件(电焊)→拆模后找出预埋件2、预埋件的检查及处理1)预埋件上下、左右的检查测量放样过程中,测量人员将预埋件标高线、分格线均用墨线弹在结构上。
依据十字中心线,施工人员用钢卷尺进行测量,检查尺寸计算:理论尺寸—实际尺寸=偏差尺寸。
检查出预埋件左右、上下偏差,如图5.2.3-1 预埋件的上下、左右检查2)预埋件进出检查预埋件进出检查时,测量放线人员从首层与顶层间布置钢线检查,一般15m左右布置一根钢线,为减少垂直钢线的数量,横向使用鱼丝线进行结构检查,检查尺寸计算:理论尺寸—实际尺寸=偏差尺寸。
检查出预埋件进出的偏差,如图:5.2.3-2 预埋件的进出检查3)预埋件偏移处理当锚板预埋件左右偏差大于30mm时,角码一端已无法焊接,即预埋件超出偏差要求,应采用与预埋件等厚度、同材质的钢板进行补板。
锚板预埋件补埋一端采用焊接方式,另一端采用锚板固定,以平板预埋件为例:5.2.3-3 预埋件补埋固定方式5.2.4转接件的放线及安装单元式幕墙外表面平整度完全靠转接件的位置的确定和单元板块构造来保证的,在安装过程中无法调整,因此转接件要一次全部调整到位,达到允许偏差范围内。
5.2.4-1 转接件放线定位转接件安装顺序:基准层转接件的安装→检查、复核→钢线拉设→非基准层转接件的安装→检查、复核→紧固螺栓及力矩检测5.2.4-2 转接件的安装及检测5.2.5单元板块的起吊1、单元板块的吊装目前普遍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利用单轨吊进行吊装采用工字钢作为挑臂与主体结构连接,外吊尺寸一般为外顶端受力处到结构边距离2m,室内用螺栓,穿板卡环形式固定。
外挑工字钢和工字钢导轨用不锈钢螺栓连接,保证导轨平整。
将存放层内的单元板块运输到接料平台,将单元板块与电动葫芦挂钩连接,启动吊机,使单元板块沿钢丝绳缓缓提升,然后在水平运输到安装位置,严格控制提升速度和重量,防止单元板块与结构发生碰撞,单元板块沿轨道运至安装位置进行最后的就位安装。
5.2.5-1 导轨式吊装的垂直运输5.2.5-2 导轨式吊装的水平运输2)利用单元吊具进行外挂式吊装外挂式指将单元板块直接从首层地面或裙楼屋面吊至预安装的位置进行安装,外挂的吊装方式需要将待安装板块存放在待安装面附近的场地上。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在主楼中间层或顶层设置自制悬臂吊装系统和单轨吊装系统。
①塔楼立面单元体运至首层楼体外边缘,单元体卸至吊装点正下方,然后将钢丝索及固定支件与单元体连接,检查吊装件是否安装牢固,在单元体下方系好单元体平衡控制绳后,启动电源开始吊装;待单元体脱离地面后,静止片刻后再进行提升;②起吊前首层搬运组人员撤离吊装区域,在警戒线外其中两人用平衡控制绳索控制单元体垂直运输过程中的平衡。
③当单元体运行至指定楼层标高位置时,停止卷扬机运行,进行就位安装。
5.2.5-3 单元吊具式吊装的直接运输5.2.6单元板块的拼装1、单元板块的插接就位插接时,上下层均配有安装人员,单元板运至单元体挂点与转接高度之间相距200mm时,命令板块停止下行,并进行单元板块的左右方向插接。
待左右方向插接完成后,将板块坐到下层单元板块的上槽口位置,防止板块在风里作用下与楼梯发生碰撞。
先实现左右接缝的对接,再实现上下的板块对接。
2、板块的调整及固定借助水平仪通过调整高度的调节螺栓,实现板块高度方向的微调。
并且对单元板块的左右接缝进行校验微调。
调整完毕后将连接挂件与转接件锁紧。
5.2.6-1单元板块拼接图3、渗水、避雷、防火处理1)渗水试验单元板就位后,应用水平仪跟踪检查水平标高,若标高不合格进行调整,当符合要求后,首先清洁槽内的垃圾,然后进行防水压盖的安装,用清洁剂擦干净再进行打胶工序,打胶一定要连续饱满,然后进行刮胶处理,这一环节不能疏忽,打胶完毕后,待硅胶表干后进行渗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