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复式记账法 《会计学原理》教案
第四章 复式记账法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 □专业基础
□专业教育 □实践教育
总 学 时:641
教材名称:会计学原理
出 版 社:XXXX出版社
2019年10月
1.总论………………………………………………………………………1
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
3.会计科目与账户…………………………………………………………4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激光笔、具体展示教具等
教学目的
通过这8学时的讲授,让学生掌握会计科目的含义、账户的内容、结构,以及账户与科目的关系。
参考资料
1.《会计学原理》,XXX编,XXX出版社,2019年1月
2.《会计学原理》,XXX编,XXX出版社,2019年3月
教学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
1.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
教学组织
与安排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导入新课
企业对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后,用账户名称来记录,但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复试记账法。
新授内容
1.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
2.复式记账的含义及特点
3.复式记账的种类
4.复式记账理论依据和基本原构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主要知识点为复式记账,学生在了解了有关会计基础知识后,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应该认真理解,明白复式记账的原理和规则,这节课主要应当加强讲解记账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
及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 □情景教学法 □其他
教学策略:
讲解记账的方法的演进史,使学生明白复式记账的先进性和历史必然性,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好奇和追求答案的动力,开始讲解专业会计的相关知识,期间多和学生互动,留有课堂讨论时间和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节的理解和掌握。
2.复式记账的含义及特点
3.复式记账的种类
4.复式记账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5.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内容
6.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7.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8.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重点
1.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难点
1.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4.复式记账…………………………………………………………………9
5.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9
6.账户的分类………………………………………………………………9
7.成本计算…………………………………………………………………1
8.会计凭证…………………………………………………………………1
作业
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
本次课尤其要注意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及记账规则。
9.会计账簿…………………………………………………………………1
10.财产清查………………………………………………… ……………1
11.财务会计报告…………………………………………… ……………1
4.复式记账
课程章节
第四章:复式记账
课时
6学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习题课 □实验课 □其他
授课方式
多媒体与传统讲授相结合
7.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8.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归纳小结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按照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进行试算平衡,用以验证记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