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建筑设计任务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某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拟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
具体要求如下:1 规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规模属城市三级站。
2 基地地形图(见附图,两套)3 设计内容总计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上下浮动5%)。
其中:3.1 客运营业部分(平方米)(1)候车厅800——1200(若设母婴候车室则从候车厅面积中扣除)(2)售票厅120——200(3)售票室50(共设售票窗口6——8个)(4)票据库9(5)饮水、盥洗50(6)医务室20(7)行包库房120(8)行包托运处80(9)行包提取处40(10)小件寄存处50(11)问讯处10(12)小卖部100(13)旅客厕所按旅客最大聚集量为600人计算卫生器具数量,男女对等(14)出口处应设验票、补票室及供到站旅客使用的厕所等,面积自定(15)其他邮政、电话亭等自定3.2 站内业务部分(平方米)(1)站务员室50(3——4间)(2)值班站长室20(3)调度室20(4)广播室10(5)司助休息室40(6)公安值勤15——20(7)财务室20(8)统计室20(9)会议室100(10)工作人员盥厕自定(11)外地司机驻站招待所自定3.3 站台部分(1)发车站台:有效发车位数量8——12(2)站内停车场应能停放40辆驻站车辆3.4 站前广场部分站前广场应能集散大量人流和车流,要求有停放大小汽车10辆和自行车200辆的场地,面积由设计者自行安排。
应考虑出租车停靠。
3.5 附属建筑部分(只要求在总平面上表示即可)(平方米)(1)工作人员生活服务楼1000(2)锅炉房80(3)洗车、修车5004时间安排4.2 图纸规格、图纸要求:⑴纸张为A3⑵每张图要有图名(或主题)、姓名、班级、指导老师4.3 图纸内容⑴总平面图1:500--- 1:1000⑵平面图底层平面图 1:300其它各层平面图(包括屋顶平面) 1:300⑶立面图 1:300(广场立面和侧立面,共两个)⑷剖面图 1:300(剖切位置必须通过候车厅及主要出入口)⑸透视图比例及表现手法不限,保证看到主入口。
⑹设计分析图若干⑺局部透视图若干⑻设计说明⑼经济技术指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站房建筑面积;建筑容积率(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绿化率、建筑高度等。
5评分标准调研及调研报告:5分设计方法步骤及对各阶段的掌握情况:10分方案构思、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案合理性:30分空间艺术处理:5分结构、构造的合理性:5分经济技术指标:5分图面表达图面质量:40分6 教材及参考书目(1)客运站建筑设计付瑶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3)《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 200-2004(见附件)(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01版(5)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6)《建筑设计资料集》第6册1、6 公路客运站、停车场库(7)交通类建筑(8)《建筑学报》等相关期刊附地形图:(两套:地形一、地形二)道 路道路地形一北JT/T 200-2004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代替JT/T 200-1995)6 级别划分根据车站设施和设备配置情况、地理位置和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以下简称日发量)等因素。
车站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
6.1 一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一级车站必备各项,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 日发量在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b)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自治州(盟)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c) 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6.2 二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二级车站必备各项,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 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的车站;b) 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5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c) 位于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6.3 三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三级车站必备各项,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不足5000人次的车站。
6.4 四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四级车站必备各项,日发量在300人次以上,不足2000人次的车站。
6.5 五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五级车站必备各项,日发送量在300人次以下的车站。
6.6 简易车站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信托,具有集散旅客、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车站。
6.7 招呼站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具有明显的等候标志和候车设施的车站。
7 建设要求7.1 设施和设备7.1.1 设施规模车站占地面积按每100人次日发量指标进行核定,且不低于表3所列指标的计算值,规模较小的四级车站和五级车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00㎡.表3 车站占地面积指标单位:㎡/百人次车站规模指标和各类设施的建设规模分别按附录A和附录B的量化方法计算确定。
7.1.2 设施车站主要由场地设施和建筑设施构成。
各级车站设施配置要求如表1所列。
7.1.3 设备车站设备包括基本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设备,各级车站设备配置情况如表2所列,配置要求峥附录C.7.2交通安全7.2.1 车站应根据地形特征和外部交通环境,合理组织客流、车流和行包流线,尽可能地避免车站内外各类流线的交叉干扰和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7.2.2 车辆进出站口与城市道路或人行道的交汇点应设置符合规定的交通信号装置。
7.2.3 车站安全出口应设置通用标志及照明设施。
7.3 消防7.3.1 车站防火系统的配置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7.3.2 一、二、三级车站建筑设施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四级和五级站不低于三级。
7.3.3 车站内停车场和发车位应设室外消火栓和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燃烧的消防设施。
室内停车场和体积超过5000m3 的站房应设室内自动消防系统。
7.4 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车站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应符合相差法律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有关的规定。
8 站级验收一、二级车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其他级别的车站由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车站主要设施规模量化方法车站规模指标包括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班次、发车位数等A.1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1.1 遵循原则A.1.1.1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是反映车站建设规模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各类设施规模和评定站级的主要依据。
A.1.1.2 确定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符合规模经济原则,即坚持车站规模收益递增原则,使车站建设规模适度;b)满足所在地社会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c)选用适当的预测方法,使预测值与实际情况偏差最小。
A.1.2 预测方法A.1.2.1 根据车站服务区域道路旅客运输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最后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确定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1.2.2 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增长率统计法、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弹性系数法和灰色模型等。
预测方法和常用模型可按表A.1选取A.1.2.3 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交叉影响法、类比法、比例法等。
A.1.2.4 综合预测法:对同一预测对象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并对预测结果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综合预测值的预测方法。
= × (A.1)式中:——综合预测值,即经组合处理后的最终预测值;——第i种预测方法获得的预测值;——第i种预测方法赋予的权重系数,=1。
表A.1 预测方法和常用模型表A.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A.2.1 根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根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可通过下式计算;(A.2)式中:——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计算百分比,其大小可按表A.2选取。
A.2.2 根据同期发车数量计算根据同期发车数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可通过下式计算:式中:——设计年度车站一次最大发车数量(即发车位数),辆;——客车平均定员人数,人/辆;——综合系数,一般取1.5~2.5。
A.3 日均发车班次日均发车班次可按下式计算求得:(A.4)式中:——日均发车班次,班次;——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15;——过站车载乘率,指过站客车载客量与车站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比;——客车平均定员,人;——始发车合理乘载率。
A.4 发车位数发车位数可按下式计算求得:式中:——发车位数,个;——考虑到达客车和进站客车停靠需增加车位的系数,即增设系数,一般取1.2;——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发车次数。
附录B (规范性附录)车站主要设施规模量化方法B.1 站前广场一、二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2㎡~1.5㎡计算,三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0㎡计算B.2 停车场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单车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即: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B.3 发车位发车位面积根据发车位数,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4.0倍计算。
即:发车位面积=4.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B.4 站房B.4.1 候车厅候车厅面积=1.0㎡/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B.4.2 重点旅客候车室重点旅客候车室视实际需要设置,但总面积不应超过候车厅面积的1/3。
B.4.3 售票厅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其中:购票室面积=20.0㎡/窗口×售票窗口数一般情况下,采用人工售票每窗口每小时售票100张,采用微机售票每窗口每小时的售票数可适当增加,并增设20.0㎡的总控室。
B.4.4 行包托运处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受理作业室面积+行包库房面积其中:托运厅面积=25.0 ㎡/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受理作业室面积=20.0㎡/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行包库房面积=0.1㎡/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托运单元数:一级车站2~4个;二级车站2个;三、四级车站1个。
B.4.5 行包提取处行包提取处面积按托运处面积的30%~50%计算。
B.4.6 综合服务处服务内容包括问讯、小件寄存、邮电通讯、失物招领、信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