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料基本知识.ppt

肥料基本知识.ppt

肥料
概述
植物生长的三要素? 植物生长,几乎需要所有的化学元素,但最主
要的是N、P、K三要素。
由何而来呢?
N、P、K
肥料
肥料的作用? 肥料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
物质之一。
NPK
Fe Cu Zn S Mg Na
Ca B Mo Mn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 化学元素有十六种。
碳 C、氢 H、 氧 O、氮 N、 磷 P、钾 K、 钙 Ca、镁 Mg、 硫 S、铁 Fe、 锰 Mn、硼 B、 锌 Zn、铜 Cu、 钼 Mo、氯 Cl、 硅Si、 镍 Ni.
针状结晶 颗粒状
注意事项:
1、不能做种肥,因为尿素中含有少量的 缩二脲,
最小养分率
作物产量受相对供应能力最 低的养分(最小养分)制约
最小养分随管理因 素的变化而变化
K P N
N K
P
NP K
20世纪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示意图
报酬递减率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投入所增加 的收益逐渐减少。
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尽管产 出继续增加,但增加的投入与增加的产值 相等,没有新增效益。继续增加施肥量, 效益降低。
氯化铵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不利,对忌氯植物不宜使用, 如烟草、茶树、葡萄树等。
氯化铵宜作基肥和追肥施用。
2. 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和硝酸钾等,
其共同特点是:
易溶于水,是速效性养分(与铵态氮肥相似)。硝态氮肥的溶解度大, 吸湿性强,在雨季吸湿后能化为液体。 硝酸根难以被带负电的土壤胶体所吸附,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动性较大。 因此,在灌溉量过大的情况下易引起硝态氮肥向下层土壤淋失,不利 于发挥其肥效。 大多数硝态氮肥在受热(高温)下能分解释放出氧气,易燃易爆。故在 贮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硝态氮肥不宜作基肥和种肥,作追肥时应避免在水田施用。
2. 施肥方式和方法
基肥 定义:作物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 称为基肥,也称底肥.
基肥施用方法: (1)撒施法 (2)条施法 (3)穴施法 (4)环状施肥法
追肥 定义: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称 为追肥。
目的:及时供给林木或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 养分。 一般以速效性化肥或微肥或高度腐熟的有机肥.
可用作追肥和基肥,常用作追肥。在旱地施用效果明显好 于水田,肥效同硫酸铵、尿素相近。
3. 酰胺态氮肥
尿素[CO(NH2)2] 含N44-46%,是固态氮肥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适宜作追肥、基肥,也可作叶面喷施。
(一)尿素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CO(NH2)2 含氮量:46% 基本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 肥料为颗粒状 易溶于水,呈中性
在十六种元素中
碳、氧、氢三种元
素需要量最大,其
来源是空气和水;
其次,作物需要量
较大的是氮、磷、
钾等,则需从土壤
中吸收,而土壤里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复 氮、磷、钾三种元
合 素含量往往难以满 肥 足农作物的需要。
土壤、肥料、作物关系
土壤
作物
肥料
施肥的理论基础
• 养分归还学说 • 最小养分率 • 报酬递减率
出NH3,造成氮素的挥发损失。
碳铵的施用
碳铵属速效性肥料,适宜作基肥和追肥,不易作种肥, 以防氨挥发引起烧种烧苗。 施用最好在温度较低季节(早春、晚秋)进行,以减少 挥发损失和提高肥效。
(2)氯化铵(NH4Cl)
含N24%~25%,由于氯离子存在能抑制硝化细菌,使硝化 作用较慢,使氮的损失较低,所以湿润地区施用氯化铵较硫酸 铵好。
气态氮 硝态氮肥
反硝化 作用
硝态氮 吸收
硝酸还原作用
土壤 NH4+ 胶粒
NH4+
淋洗流失
土壤中硝态氮肥变化示意图
硝酸铵(NH4NO3 )
含N33-35%,简称硝铵,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含氮量高。其
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各占一半,兼有两种形态氮肥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是生 理中性肥料.
由于它具有极易溶于水,吸湿性极强以及易燃、易爆等硝 态氮肥的特性,因此常把硝铵归入硝态氮肥。
• 磷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能帮助幼芽和根生长,促进幼苗
发育和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作用,使作物早开花,早结实, 磷不足,会造成作物根部生长不好,茎叶呈现红色、紫色 或赤褐色,开花迟,成熟晚,籽实不饱满。
• 钾能增强光合作用,糖类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抗寒、抗病、
抗倒能力,使作物健壮、坚韧、籽大粒饱。钾缺乏,会造 成作物茎秆软弱,根部发育不良,容易倒伏,叶尖和边缘 发黄、变褐,株矮籽小。
1. 肥料的概念
定义: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 壤性质的物料。
肥料的分类
无机肥料:无机肥料就是以矿物、空气、水为原料,
经化学及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料:指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残体,提供植物养

分并兼有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有机物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
微生物肥料:指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活细胞制 备而成的肥料.又称“菌肥”。
氨气 挥发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 吸收 吸附
土壤 胶粒
NH4+ NH4+
硝化作用 硝态氮
土壤中铵态氮肥变化示意图
(1)碳酸氢铵(NH4HCO3)
碳酸氢铵(NH4HCO3,含N 17%),简称碳铵。 白色细粒结晶,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臭。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 碳铵中NH4+易被土壤吸附,不易淋失; 碳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也很易分解释放
追肥施用方法: (1)撒施 (2)条施 (3)浇灌 (4)根外施肥
化学肥料
一、氮素化肥的主要种类
铵态氮肥


硝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

硝态氨态氮肥
1. 铵态氮肥
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
共性(均含有NH4+ )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 可发生硝化作用 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毒害 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效益最大时的施肥量为最佳施肥量, 低于最大产量施肥量
•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作物生命过程的物
质基础。氮存在于叶绿素、维生素和多种酶中。氮肥充足, 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氮肥缺乏,叶片发黄,植株矮 小,分蕖少,产量低;氮肥过多,又会使作物贪青迟熟, 茎叶脆弱,病虫严重,容易倒伏,招致减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