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投标书的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铁路专用线站前工程招议标书。
1.1.2新建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设计(修改)第一、二、三册。
1.1.3国家、铁道部及有关部门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铁道部第25号令)。
1.1.4《提高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补充规定》(建技[2003]97号)。
1.1.5国家、铁道部其他强制性标准。
1.1.6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1.7现场踏勘调查资料1.1.8我单位拥有的科研成果、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1.1.9遵循的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如下:1.1.9.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1.1.9.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2004)1.1.9.3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1.1.9.4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1.1.9.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1.1.9.6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1.9.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1.9.8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1.1.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1.1.9.10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99)1.1.9.11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1.1.9.1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1.1.9.1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1.9.1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1.1.9.1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1.1.9.16填土密度湿度核子仪测试规程(TB/T10217-96)1.1.9.17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1.1.10 遵循的铁路安全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下:1.1.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以及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和补充规定。
1.1.10.2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1.1.1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1.1.10.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1.1.1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1.2编制原则1.2.1质量目标明确,按照GB/T19001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实施项目质量工作,保证措施完善,确保施工质量。
1.2.2安全目标明确,按照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项目安全管理,保证措施可靠,确保安全。
1.2.3工期目标明确,计划安排合理,措施有效得力,确保施工工期。
1.2.4优化施工方案,配置生产要素,确保安全、质量、工期三大目标的实现。
1.2.5坚持实事求是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力求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经济实用。
1.2.6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
1.2.7精心编制,信守承诺。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本着忠实业主、恪守合同的原则解决。
1.2.8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力求先进科学,符合环保要求。
坚持环保工作“三同时”原则,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生态环境,做好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文明施工。
2 现场概况及现场组织机构2.1现场概况本标段为铁路专用线(DK0+000~DK12+113.164),正线全长12.113KM。
包括矿站、工业园站、车集矿站及以上三站之间的区间线路。
2.2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工企Ⅱ级;正线数目:单线;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m、困难300m;限制坡度:4‰;牵引类型:内燃(电力);机车类型:DF4(HXD);牵引质量:4000t(5000t);到发线有效长:1050m;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2.3主要工程数量2.3.1路基工程:本工程总填方20.42万方、填石方1.63万方,总挖方6.03万方(清表),A组料3.204万方,路桥过渡段填A组料0.357万方,土石方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
2.3.2桥涵工程:专业线沿线需新建各类圆涵、矩形涵、箱桥共计38座。
2.3.3铺轨工程:本工程全线共铺轨18.13公里、铺岔15组、铺碴4.4万方(含劳保碴)。
2.3.4通信、信号、电力和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相关站后工程需改造既有车站2座,新建车站1座(工业园交接站)。
2.3.5房屋及站区建筑工程:本项目新建、改建车站生产、生活房屋共4393㎡。
2.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2.4.1自然特征铁路专用线所经地区,属黄淮冲积平原北部,地面自然坡降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率约为万分之一,地势平坦而低洼,地面黄海高程在29m~33m之间。
线路沿途以旱地为主,沿线沟渠较稀少,主要跨越曹家沟和小王引河两条大的河流,它们均为沱河水系,50年一遇时发生串流,平时起着灌溉排洪作用,无通航要求,无壅水及漂流物出现,河南较宽广,线路通过地段河流较顺直。
2.4.2交流运输情况永城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北依陇海,东傍京沪,西临京九,永(城)青(町)铁路纵贯市境,311国道、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商贸业发达,是周边10个县市中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2.4.3当地建材分布及水、电、煤油可利用情况2.4.3.1建筑材料分布情况本工程拟建厂址位于淮河以北,河砂储量丰富,淮北地区铁路采石场较丰富等,可为本工程提供材料来源。
砖、瓦、石灰等材料就近取用。
2.4.3.2工程用水电厂内电源具备极高可靠性,电力资源丰富,地方可供施工电源充足,电能质量可以保证,完全满足施工用地要求。
2.4.3.3油燃料施工所需油燃料由地方石油公司提供。
2.5现场组织机构见附表。
3 投标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说明及规划3.1 施工组织总体方案3.1.1 指导思想为“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建好此项工程,我方在编制施工总体方案时将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在施工安排上,以机械化施工作业为主,混凝土拌制工程主要以混凝土拌合楼提供,依据工程量及工期的要求合理配备施工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实现快速施工,同时注重劳动保护和医疗保障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在总体布置上,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水土保持,本着“三同时”的原则与工程主体同步实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以确保线路行车安全及施工、人身、设备安全为重点,同时严格遵照施工技术细则,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
在进度安排上,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安排冬、雨季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全面规划,保证重点,充分利用有效作业时间,安排好线下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3.1.2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及主要施工对策3.1.2.1工程特点经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踏勘,并认真研究了招标文件及相关的设计资料,我们认为本工程具有以下特点:3.1.2.1.1工程量大、施工管段长本标段涵洞的数量多、施工范围大,相邻桥涵距离较短,造成路基与桥涵的相互施工干扰较大。
3.1.2.2工程重点考虑到后期铺轨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期,因此,将填筑工程作为本标段重点。
为铺轨工作提前进入施工作好准备。
3.1.2.3主要施工对策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重点,我们将挑选精通业务、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干部,组成本工程项目经理部。
选派施工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技术业务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抽调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高素质队伍承担本工程施工任务。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使各个工序之间有序流水作业,减少相互干扰。
进行全员岗前培训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全体参建职工明确针对本项工程所制定的工期、安全、质量、施工防护、行车等各项保证措施,人人明确各自所在岗位的职责及要求,提高参建职工的质量标准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工期进度意识。
确保优质高效、快速有序、安全文明地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
合理配置满足各专业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
采用成熟、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及相关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3.1.3施工部署及规划3.1.3.1 施工组织机构(见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框图)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工程量和工期要求,按照项目法的要求组建工程项目部,由项目部具体实施该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部下设两个桥涵作业队,两个路基作业队以及两个附属施工队和一个轨排铺设队分别在两个区段施工,另外设一个预制厂和拌合站,负责该标段所有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混凝土的供应。
各作业队所属区段如下图所示。
3.1.3.1 项目部主要人员职责和权限本标段按照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有关的人员进行要素分配,明确岗位职责,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副总工程师1名;并同时设置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
工程施工组组织管理机构详见《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全面负责本企业的施工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
主要负责内外合同的签订以及对外关系联系,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全面负责;拥有统一调配人、财、物的决策权;在授权范围内代表企业承担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合同,按合同的条款处理有关合同的相关事宜。
项目副经理配合、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并完成项目经理分配的有关任务,负责在现场生产及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与建设单位征地办联系,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征地拆迁工作的测量划线工作。
负责全线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监督、检查以及环境质量的检测和工后环境的恢复等工作。
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总工程师是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对重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审定,质量目标的制定,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在分管的管辖范围有决策权、处置权、并对项目的有关事项有建议权。
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协助总工程师的工作,具体落实总工程师安排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的的制定和质量目标的具体落实,负责对常规施工方案的审定工作,定期召开技术例会,总结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施工第一线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