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太阳高度小。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侯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探究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交替
地球上为什么会 产生昼夜现象?
a.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一半
地球上的昼夜为 什么不断交替?
c.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气候现象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地球形状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 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 最低的地方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 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纬度位置
B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地形的影响
正 午 太 阳 光 线
地形和降水
山地A坡降水多还 是B坡降水多?
影 响 气 候 的 主 要 因 素
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 降水少。
赤道0 °
南回归线23.5 ° S
冬至 12月22日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除外); 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 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成五带。
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 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 海洋上气温高些。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2 月22 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0S) D. 冬至: 。
春分
3月21日 春分
冬至
6月22日 夏至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秋分
一年当中,赤道上昼夜长短也在变化吗?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春分
3月21日 春分
冬至
6月22日 夏至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秋分
一年之中两极地区也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 吗?
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昼夜现象 地球 自转
昼夜交替
d.昼夜交替的周期:一天24小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昼 夜更替、 太阳升落→
太阳高度变化 →气温等天气 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 一天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 逆时针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___方向; 顺时针 4、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___方向; 昼夜更替 5、地球自转产生_____现象。
降水: 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
远离海的地区降水少
近海背风地区降水少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 海陆因素 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海拔因素 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 地形因素 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 纬度因素 陆终年冰雪覆盖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6)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地区位 于哪一个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7)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区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 吗?每年哪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为什么世界的气候会千差万别呢?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Hale Waihona Puke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并能举例说明。 2、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 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人类活动气候的影响,树立气 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
概 念
旋转中心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自西向东 24小时(一天) 产生昼夜更替
方 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产生的现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 球 上 的 五 带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 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热带
温带
寒带
极圈 南北回归线之 回归线和___ 北极圈以北,南 间 之间 极圈以南 直 直 极昼极夜 有___射阳光 无___射阳光, 有_______现 极昼极夜 无_______现 象 象 最多 少 获得热量___, 得到热量比 获得热量___, 高温 寒带 气候终年___ ___多,比 气候终年 热带 寒冷 ____少,气候 _____ 大 季节变化___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的公转—— 产生四季变化
三、海陆的分布 四、地形地势 五、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 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 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90 °N
终年寒冷
分四 明季 炎终 热年 分四 明季
23.5° N 66.5° N
有极昼极夜
北极圈
北回归线
有 赤道 射 太 现阳 象直
南回归线
23.5° S 66.5°S
南极圈
终年寒冷
90 ° S
有极昼极夜
E A
B
分界线1 分界线2
分界线3
C
D
分界线4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地球上的五带及特点
V
V
V
B A
2、地球的公转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极 昼 现 象
极 夜 现 象
地球公转
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温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地球的运动
观察四幅图中 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有何不同 ?
3月21 日前后
6月22日 前后 9月23 日前后
12月22 日前后
观察比较
1、地球的运动状态那一个是正确的? 2、地球公转是直着身子转,还是斜着身子转?
地球公转是斜着身子转。 使得太阳有时直射南半球, 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 赤道。产生了四季。
B √
A
地球的公转
3月21日 春分
太阳直射在赤道
北半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地形地势与气候
气温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势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 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10℃ (2)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A
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 风坡,而B地地处安第斯 山脉的背风坡。
A 右图中的甲应对应左图中的________(A或B ) B
右图中的乙应对应左图中的________(A或B )
总结
同纬度地区比较,海拔越高,气 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º C 已知A地(山顶)与B地(山麓)的 垂直高差是5000米,B地的气温为20º C ,请问?A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 ?

• •
是真的,人随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圈
2、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60岁,公转周期为一年,60圈刚好60岁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在 赤道(00) ; A.春分:
0 6 B.夏至: 月22 日,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23.5 N) ;
9 C.秋分:
23 月
赤道(00) ; 日,太阳直射在
6月22日 夏至
12月22日 冬至 太阳直射在赤道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一年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四季更替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___________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66.5度 5、厦门5月1日昼夜长短的情况怎样?昼长夜短
9月23日 秋分 北半球昼夜平分 自西向东 ;
4、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 的地点是 ( ) A. 南极点 B.北极圈 C.赤道 D.北回归线 5、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四季更替 D. 五带的形成 6、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东向西
极昼、极夜现象
学以致用
1、在图上说一说地球公转的方向。

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的重要地理 界线是 北回归线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 日(节气)。我们学校驻地昼夜长短的情 昼长夜短 况 。


随堂练习
A.春分:3月21,太阳直射在赤道 等长或平分 ,北半球昼夜 ; B.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 线(23.50N) ,北半球昼 ; 长 夜 短 C.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 半球昼夜 等长或平分 ;
D.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 线(23.50S) ,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
归 纳
二分二至日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节 气
日期
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情 况(北半球) 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