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第六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万志炳
一、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属于中国现代史部分,这节课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知识内容又比较枯燥,学生接受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接受了解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式、讨论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握“启”
的分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完了第一单元,请问第一单元主要讲什么内容?
生:走上社会主义之路。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之路?
生:三大改造。

师:嗯,没有通过革命形式,在改造完资本主义工商业后,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这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
生:应该是建设了,(有的同学可以说出第二单元的题目)
师:嗯,先是稳定,再就是建设,比如说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老师注意到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生活的质量,比如天天曝光一些质量问题,下一步呢,我认为人们追求的应该是品位。

好,我们再来看课题(学生看),我有个疑问,建设就建设吧,怎么还有个探索呢?
生:讨论回答
师:对,社会主义不是设计好了的,比如象盗版软件一样,拿来就能用。

有没有哪个国家在搞社会主义建设,让我们学学经验呢?
生:有,苏联。

师:是的,苏联搞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就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出现了大问题。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规律可循,怎么办?只有自己搞。

因此这个探索的历程表现可能就会……?
生:艰难曲折。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板书,导入新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师:我先问大家一个题外话,大家现在觉得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生:争着回答。

(学习和玩、学习和恋爱、学习和上网等)
师:回答学习和玩之间矛盾问题比较多,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我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感觉时间不够用,可能是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后来想想,不是的,应该是工作与家庭的矛盾。

非常感谢这节课,让我能思考一下我现在的生存状态。

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我们党是怎么思考我国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

生:学生阅读,找到相关的语句。

师:请问你们认为他们在政治上的探索是否正确?
生:回答。

师:是的,在当时来说,我党十分冷静地分析出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况,做出这么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按照八大的理论,发展经济,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生:可以和美国切磋一下了。

师:但是结果并不是这样,怎么回事?
生:(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师:可见经验的宝贵,记得1954年越南和法国发生了一场大战――奠边府战役,但是越南只打过小规模的游击战,没有打过大规模的大兵团作战,就请中国帮忙,中国派了韦国清将军指挥,这一战后,越南师级以上的领导都会打大兵团战役,你想一想,这一战就为越南培养了多少军事人才!还有现在美国西点军校开的课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我们有什么?美国打一仗,我们就越着急,你想想他们积累了多少宝贵的经验!
生:
三,失误
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课文,找一找,我们出现了哪些失误?
生:(学生看书)找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

师:为什么说这是失误,而不说是成绩呢?
生:
师:还有比如大炼钢铁(展示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及大炼钢铁后的后果。

生:看图。

师:老师现在有几则材料,大家先看一看,(展示材料)一、(课后的材料阅读)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人民日报报道。

二、所有这些系统都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操纵,这些程序旨在营造一个适合二十一世纪农业的小环境。

以色列的一些公司生产并出口高科技的编织塑料板,专门承接定制温室大棚的工程,包括咨询、安装和维护。

由于初期投资较高,因此温室大棚最适合种植蔬菜、鲜花、观赏植物及香料等高附加值的作物,并适于精耕细作。

例如,以色列的温室大棚平均每公顷可种300万朵玫瑰,平均每公顷每季度可产300吨西红柿。

――人民日报报道
生:学生进行分析,指出第一个材料是错误的,第二个报道是真实的。

师:我们说第一个是真实的?都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呀!
生:在当时的中国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那么高的产量。

师:确实如此,一个萝卜三百斤可能不可能?是可能的,比如美国国孟山都公司就有这种产品,每亩地产万斤,可能不可能?可能的,以色列就是个例子,全世界都在学他,但是这个要求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

那么我们犯了什么错误?(可以提示看书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生: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师:对,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就会吃苦头,请问我们人民群众有没有偷懒?生:没有。

师:书中说: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是,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办事,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老师可以举一事例,联系学习,把握学习规律,做到和现实生活联系)
四、总结
师:请问我们后来有没有改正这些问题?
生:改正了,国民经济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到1962年经济开始复苏了。

师:那么请问大家,你学过这一课,有什么感受或者认识?大家交流一下
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下中国银监会的一系列文件,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现在国家比较关注稳定,不再追求速度。

师:是这样的,我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希望我们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能不断前进,改革能顺利进行,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也希望大家的学习不断进步,与时俱进,谢谢大家。

好,把填图册做一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