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
建议课时:96+1W
学分:8
三、先修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后续课程:《顶岗实习》《电气施工》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识读并绘制完整的零件图样及简单装配图的能力,电气图识图能力,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绘制零件图识别零件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简单形体、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以达到绘制零件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的规定、机件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以达到识读零件图的能力。
2、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电气制图的各种绘图工具、修改工具等,使学生能够熟练绘制电气图的各种图形元件,能够完成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布置图等的绘制。
六、能力要求
1、绘制零件图、识别零件图的能力
学生在180分钟内,结合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完成一张零件图的绘制。
学生在60分钟内,结合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完成一张零件图的识读。
2、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学生在180分钟内,完成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图、电气接线图、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七、教学内容
实训项目(1W):
1.箱体零件图的绘制 14学时
2.电机端盖三视图的绘制 14学时
八、教学要求
1.本课程实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2.采用机房上机操作,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完成相应教学。
3.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绘图的规范性,符合机械制图和电气制图的标准。
4.教学过程采用任务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当次课堂的任务,作为成绩测评依据。
九、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作品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提交一份作品。
学期末将各作品考核成绩进行平均,计为考核成绩。
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考核成绩占80%。
其中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包含出勤(30%),作业(30%),职业素养(主要考核学生的纪律意识、6S意识、团队协作及沟通协调能力等,占40%)。
十、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企业、行业评价等方式对课程标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
1.对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进行评价,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2.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评价,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课程教师教学风范、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是否能够胜任课程教学。
4.对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进行评价,是否能够充分满足教学要求。
5.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否使学生达到岗位能力要求。
十一、教学组织
1.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授课计划,合理设计、现场安排、演练等教学,突出学生过程控制系统原理的理解和设计能力培养。
2.根据反馈的各种教学信息,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十二、说明
本课程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要求,在本标准基础上作内容和课时分配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