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教师资格证复习题

河北教师资格证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B.马斯洛C.桑代克D.布鲁姆2.桑代克于()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A.1913年B.1903年C.1897年D.1923年3.哪个是巴甫洛夫总结的关于学习规律()A.刺激泛化与分化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A.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5.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是()。

A.知识 B.技能 C.广义的知识 D.狭义的知识6.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指的是()。

A.知识 B.技能 C.广义的知识 D.狭义的知识7.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指的是()。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8.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是()。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9.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是()。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0.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是()。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1. 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12.研究证明,过度学习在()时效果最佳。

高于这个量的超额学习,效果会渐次降低,甚至反而无益。

A.10%~40% B.110%~140% C.150%~200% D.50%~100%13.对代数式“a2-2ab十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复杂结构问题14.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

这样的“结构”就是()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 D.任务促成的纪律15.行为矫正是用()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A.认知疗法 B.行为契约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16.“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希望,经过几年的教育,学生就会像你所希望的那样有进步。

不但在学习上、品德上,而且在做人的道理上都会达到教师所希望的那样”。

这段话蕴含的心理学原理是()A.刻板印象 B.皮格马利翁效应C.晕轮效应D.行为矫正17.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以这个印象为中心形成总体印象,从而掩盖了他的其他特征,这种心理现象叫()A.刻板印象 B.第一印象 C.以偏概全 D.晕轮效应1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姆斯和雷赫的理论,人的心理压力累加指数的警戒值为()A.150 B.200 C.300 D.500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 )等五种要素。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学习动机2.桑代克总结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是:()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3.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分别是:()A.现有水平 B.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C.横向水平 D.纵向水平4.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5.个体的归因过程是按照()三个维度来进行的。

A.控制源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部与外部6.根据控制源,可将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成()A.内部的 B.外部的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7.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成()A.可控的 B.不可控的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8.根据可控性维度,可将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成()9.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实验直观 D.言语直观10.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A.瞬时记忆 B.永久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11.学生对于知识的抽象概括存在着不同的水平即()。

A.感性概括 B.理性概括 C.规则概括 D.言语概括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

A.学生年龄 B.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C.学习动机 D.学习环境13.元认知由以下哪三个部分组成。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策略 D.元认知监控14.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可知性15.态度包括以下成分()。

A.认知成分 B.意志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16.态度的改变分阶段实现,这几个阶段包括()。

A.依从 B.顺从 C.内化 D.认同17.四种典型的个体气质类型包括:()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按创造性成分划分,能力分为:()A.模仿能力B.创造能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19.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A.了解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B.接受他人,善于与周围人交往C.调整心态,合理看待情感变化D.面对现实,接受困难的挑战;热爱生活,乐于完成学业20.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可以分为()。

A.品行障碍 B.情绪障碍 C.学习障碍 D.进食障碍和强迫症21.教师在处理、协调人际关系时需要遵循的原则()A.尊重的原则 B.公正原则 C.引导原则 D.合作原则三、填空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和。

2.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过程包括过程、过程和过程。

4.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著作是年日本小原又一著,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5.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即,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一是,二是,三是。

8.影响人格的因素包括:、、。

9.个别差异指。

10.智力的差异包括:、。

11.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为:、。

12.性格的特征差异包括:、、、。

13.斯金纳认为,个体有两种行为,一是、一是。

14.奥苏伯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和。

15.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和三个基本阶段。

16.学习策略包括策略、策略、策略三部分。

17.原型启发是。

18.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9.学校的领导类型可分为:领导和领导两种。

20.个性的特征包括、、、。

2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和。

22.气质是。

23.学生性别差异的表现为:、、。

24.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可以分为:、、、、。

25.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即:、、。

26.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教师职业成为一种独特职业的必备知识。

条件性知识具体包括三方面,第一,,第二,,第三,。

27.教学风格是教师执教时所表现出来的、手段与。

四、简答题1.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2.行为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3.认知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4.人身心发展的规律?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价值?7.学习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8.教育怎样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9.教育怎样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10.教育因素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1. 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2.教师如何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13.试举出几种认知策略,说说它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14.什么是生成性学习策略?15.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6.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7.简要介绍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18.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9.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20.国内外中小学生喜欢具有哪些心理特征的教师?五、论述题1.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教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3.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价值观?5.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6.结合中小学实际,谈谈如果出现班级集体课堂纪律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7.结合实际,说说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管理好过渡期?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9.怎样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10. 试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1.你认为,作为教师为什么要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树立威信?12.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教师需要做好心理的调适?以及如何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13.列举几种与教育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师的人格特征?答案一B DC C C C B B BD D C A A B B B B B D21、价值定向学校课程 22、学校教育行政部门 23、传递和反馈形式与内容24、智力人格精神 25量力性 26 建立班集体 27 基本组织形式基本手段方式28 学校教师 29 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心理和行为障碍 30 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答案二《气象学》陈世训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数学》(第2版) 谢季坚、李启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线性代数及其应用》邓泽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概率论及试验统计》余家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气象学》陈世训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