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类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制药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原料药、化学制剂药、生物制品、中药以及保健品。
其中,中药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现在传播到东南亚国家,甚至影响到了欧洲与北美洲。
制药产业链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制药行业专业性强、受监管力度大。
产业链较长且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种植甚至科研院所到中间的化学药和中成药,再到经销商,医疗机构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
对制药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医药商业和医疗系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医院和药店为主的终端掌握着制药企业的命运。
制药行业研究分析框架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人口和经济是制药行业的根本推动因素。
同时,由于药品使用的专业性、对于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医药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高度影响。
对行业本身存在的个别不规范问题的修正,也会对行业的局部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品种的市场空间和定价能力,加上渠道管控能力,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状况的核心因素。
我国GDP与卫生费用情况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
死因别死亡率(女)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省
【分析解读】不同国家死因别死亡率有所差别,男性、女性的死因也有所不同。
然而,癌症、心脏病等是主要的死因类别。
日本疾病谱变化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省
【分析解读】日本不同病种的死亡率表现不一。
2012年,死亡率较高病种为癌症、心脏病、肺炎及脑卒中等。
【分析解读】近年来,国家财政卫生支出增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为降低人民医疗支出负担和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
2012年虽然支出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分析解读】近几年医药行业最大的制度变革就是医药改革,游戏规则的改变一定会带来蛋糕切分方式的变化,而这也是行业分析的重点。
政府只会小幅逐步加大投入,如新农合和医院的基药补贴,整体依然是控费的思路。
价格管制、压缩医院的药品费用是长期趋势。
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012年版目录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
各省级单位拥有一定的增补权限。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药品保障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各级医院目前基药保用比例及占比预测
【分析解读】目前基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比率在90%以上,在三级医院的使用比例约为10-15%,二级医院使用比例约20-30%,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未来基药在三级医院销售额占比要达到25%-30%,二级医院销售额都应达到40%至50%,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达到50%左右。
因此,随着各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比例的上升,预计其整体市场份额将会迎来一轮较大幅度的扩容。
基药招标决定公司利润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由于各省基药招标基本仿效安徽双信封模式,选取报价最低者唯一中标,少数企业为了市场份额投标行为不够理性,基本药物中标价格越招越低。
科伦与双鹤工业毛利率2011下半年开始有所下滑就可看出,企业盈利受到降价影响。
国家医保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2012年版目录共有2127种药品,其中甲类503种,乙类1624种。
西药部分甲类药品品种349个,乙类药品品种791个;中成药部分甲类药品品种154个,乙类药品品种833个。
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
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
医保决定收入。
拥有大病领域、进入医保目录的独家品种、销售渠道下沉到县级医院的企业在产量上将有大的放量。
医保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逐步提升
【分析解读】医保费用支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医保占比卫生费用也在逐年提高。
降价--医保目录双刃剑
【分析解读】由于进入医保目录后会带来一定的报销比例,因此有利于促进药品销售。
但另一方面,也要受到发改委的最高限价约束。
2005年以来,发改委已多次下调了各类药品的最高限价。
在实际操作中,发改委宣布降价前,市场竞争通常已经推动药品实际价格的逐步降低,因此,历次降价对于企业本身的影响往往没有平均降幅所展示的那么突然和剧烈。
长期来看,药品价格降低仍然会是行业的重要课题,优秀企业的特点之一,即是在不断的降价过程中始终维持价格的相对稳定以及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新版GMP发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我国一直致力于GMP规划,以全面审查药品质量、生产企业的服务和信誉等,将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新版GMP实施将淘汰一批小的、质量不过关的制造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
限制使用抗生素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分析解读】抗生素是目前中国使用量最大的药品。
据统计2005~2009年间,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占医院用药总金额的23%~25%。
其中,抗生素市场规模最大,约占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市场的90%,2009年时稳居药品销售排行榜的首位。
在全国15种最畅销药物中,抗生素药品占了10种。
抗生素的巨大销量除了反映抗生素在医疗上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现状,那就是抗生素在中国的严重滥用。
2012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以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4个方面为基本原则,该文件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
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医生的开药权限,严重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将被吊销执业证书。
在办法正式实施之前的2011年,抗生素行业已经提前步入严冬,成为医药行业中少有的负增长子行业。
新药研发流程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2年1-11月样本医院销售额前20名
数据来源:IMS
【分析解读】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每一个药品品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研发、验证才能上市。
全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过程长达几年到十几年。
而如果研发成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
现阶段,中国医药企业以仿制国外品种为主,全新药物研发较少,研发的风险和周期都较小。
但完整的新药申请审批流程亦需要几年的持续准备。
主要上市公司及其产品
数据来源:统计局【分析解读】生物制品可以细分为菌苗及其制剂、人用疫苗、类毒素等。
我国生物制品企业情况
【分析解读】2013年我国生物、生化制品企业近850家,同比增长%;生物、生化制品企业资产呈增长趋势,其中,2013年资产总计近2400亿元,同比增长32%;2013年主营收入近2400亿元,同比增长34%;2013年利润总额达280亿元,同比增长24%。
【分析解读】北京年均供血量将近为采血量的二倍,反映存在严重的供血不足现象。
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数量
【分析解读】相对于湖北省,广东人血白蛋白的批签发数量较为稳定,且呈现增长走势,2013年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分析解读】单抗为一类生物技术类药物,应用上分为检测型抗体和治疗性抗体。
单抗技术开发经历了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及全人源抗体三代。
这三种治疗性的单克隆抗体都已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上市,而我国目前主要还停留在第一、二代抗体位置。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其中单克隆抗体药物最为活跃,相比2010年的480亿美元,2011年全球单抗药物的市场总量已经达到628亿美元,增速为30.8%。
抗体市场是从2000年之后开始蓬勃兴起的,2000-2008年间单抗药物复合增长率达到41%。
在培育单抗产业基
数据来源:IMS 【分析解读】由于单抗药物价格高、国内医保可支付性低之缘故,中国抗体药物目前仅占全球的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公司财报,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