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水循环
一、考情分析
内容要点
学习水平列举
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13.1水循环类型及其意义
13.2河水的补给
◆识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识记河水补给的主要形式
◆识记冰川是淡水的主体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分析某一地区河水的补给形式与径流季节变化特点
◆举例说明人类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二、知识构建:
三、归纳与练习
1、水圈的构成及陆地水体类型
(1)水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总水量约13.86亿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体积的0.12%,质量仅占地球的万分之四。
构成部分:
A.海洋水占96.53%,是水圈的主体。
淡化海水费用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
B.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
C.淡水占2.53%,其中69%以冰川的形式存在,30%为地下深层淡水,难以利用。
结论:可供人类生活和生产使用的淡水极其有限。
(2)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备注
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
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
水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
体,分布于两极与高
山地区,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
体,但主要为深层地
下水,开发难度较大;
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
用的重点,其中以河
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
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
水湖泊、浅层地下水
其他难以利用的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D )
A.地下淡水
B.湖泊水
C.河水
D.冰川
2、水循环
(1)水循环类型
A海陆间循环(大循):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的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最后由江河汇集返回大海,完成海陆间大循环。
B.陆地内循环(小循环):陆地水蒸发或植物蒸腾,经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降水。
C.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海水蒸发,经水汽凝结又形成海上降水。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调节器:有利于各种水体的转化,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②雕塑家: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③传送带:有利于物质迁移,是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④纽带:联系地球四大圈层
⑤通过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但人类过度用水,超过了淡水的更新周期,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从更新周期来看,大气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
【大气中的水,更新周期为8天;河水为16天;沼泽为5年;湖泊为17年。
其他水体更长】
(3)人类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1)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迄今为止,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人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地表径流:
其一,修建水库,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其二,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下渗
城市中绿地面积减少,下垫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易引发城市内涝。
2.下图所示“水循环示意图”,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活动能施加影响的图中环节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长江径流是陆地内循环的一个环节
B.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塔里木河水不参与水循环
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 C )
①提高陆地水的比例②使内陆地表径流总量增加
③更新陆地水资源④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水体中,水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 )
A.河流 B.湖泊 C.地下水 D.冰川
6.“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D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7.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C)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3、河水补给
(1)河水补给方式
补给类型流量过程曲线图径流变化特点
(汛期)
影响因素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夏秋为汛期,
冬春为枯水期
径流量与降水
量的变化相一
致
东部季风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汛径流量与气温
的变化相一致
东北等地
冰川融水补给1-2月断流;夏
汛
径流量与气温
的变化相一致
西北地区,高山
冰川地区
地下水补给水量稳定,均
匀
水位高低普遍,尤以西南
部为主
湖沼水补给水量稳定,均
匀
水位高低普遍,又以东部
平原地区为主
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2次汛期,主汛是雨水补给,次汛是积雪融水补给。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
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注意:单一补给的河流几乎没有,绝大部分河流是几种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
(3)凌汛:河流因冰凌堵塞,水流不畅而引起水位猛涨的水文现象。
温带和亚寒带地区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的河流,当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上游河面先解冻,下游河面后解冻。
上游的水流携带冰块不断涌来,以致冰坝越涌越高,阻塞水流,抬高水位,如不及时排除冰坝,则可能会导致大堤决口,河水泛滥成灾。
8.我国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河流补给类型是( D ) A.积雪融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湖泊水补给 D.雨水补给 9.位于我国福建省境内的闽江,其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D )
A.积雪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降水
10.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通常出现春汛,其主要原因是河流补给来源于( D )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11.以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 C ) A.华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2.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判断长江的补给水源( C )
A . b 是雨水补给,a 是冰雪融水补给
B . a 是地下水补给,c 是冰雪融水补给
C . a 是雨水补给,b 是冰雪融水补给
D . a 是冰雪融水补给,c 是地下水补给
13. 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C )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00
N
400
N
1200
W N
80
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