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8九上·文山期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晾干湿衣服B . 橙子榨汁C . 瓷碗破碎D . 纸张燃烧2. (2分) (2019九上·道里期中)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B .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C . 将水加入到生石灰中D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3. (2分) (2019九上·射阳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称量固体C . 过滤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 (2分) (2019九上·綦江月考) 有关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A . 取用固体药品,未指明用量,一般取1-2gB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不必要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C .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D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防止水槽中水倒吸炸裂试管5. (2分)(2019·邵阳)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B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 . 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D . 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6. (2分) (2019九上·西林月考)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CO2 含有一个氧分子B . 2H 表示两个氢分子C . 铁元素可以这样书写FED . H2O 可以表示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7. (2分)(2019·南岗模拟) 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 AB . BC . CD . D8. (2分)(2019·虞城模拟) “一城宋韵半城水”,开封被誉为北方水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水是一种氧化物B .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C . 过滤后所得的水是纯水D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9. (2分) (2019九上·莆田期末) 某食品保鲜剂以二氧化硅(SiO2)等为载体,吸附酒精(C2H5OH)制作而成,其保鲜原理是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酒精气体保护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二氧化硅中Si和O质量比为7∶8B . 二氧化硅有疏松多孔结构C . 酒精中C,H,O个数比为2∶6∶1D . 酒精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10. (2分)(2019·濉溪模拟) 如图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镆元素相关信息。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镆原子核内有115个中子B . 金属镆单质的化学式为McC . 镆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 . 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11. (2分) (2019九上·仪陇月考) 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A . ①④③②B . ②③①④C . ③①④②D . ④③②①12. (2分)多年来各地一直销售含碘食盐(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 ,受热易分解),以消除碘缺乏病。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烧菜时,应先加含碘食盐B . 含碘食盐中含碘量越高越好C . 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3D .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3%13. (2分)无铅汽油一般是加入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作为高辛烷值组分。
下列关于甲基叔丁基醚叙述错误的是A . 甲基叔丁基醚属于有机物B . 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C . 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8.2%D . 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二、多选题 (共2题;共6分)14. (3分) (2019九上·兴化期末) 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紫杉醇属于氧化物B . 紫杉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 . 紫杉醇是由47个碳原子、5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D . 紫杉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9315. (3分) (2018九上·宁夏期中) 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 . 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 . ②③④属于离子C . ⑤易失去成为阴离子D . ①⑤的结构不稳定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16. (1分) (2019九上·德惠期中)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2) 3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________;(3)两个硫酸根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7. (1分) (2019九上·新平期末)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石墨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2)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3)生活中把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5)铁锅容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
18. (1分) (2018九上·龙岩月考)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判断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分解反应。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②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④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19. (4分)(2019·南开模拟)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图可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2) 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相同;(3) B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其化学性质与________ (填字母序号)相似;(4)由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甲、乙代表两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甲的原子序数大于乙B . 甲和Cl在同一周期C . 乙和H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四、实验题 (共3题;共16分)20. (5分) (2019八上·新泰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 . 水分子不断运动B .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 . 水分子不发生改变D .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加热碳酸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水,该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3所示图示描述。
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1. (6分) (2019九上·博白期末) 小明发现过氧化钠(Na2O2)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于是想探究它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对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A.该气体是CO2B.该气体是O2C.该气体是H2(1)同学们首先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_____(填“A”或“B”或“C”)肯定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取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又得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于是通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_____(填“A”或“B”或“C”)肯定也不合理。
(3)同学们用图1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并检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打开活塞使水流入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图1中的导管________(填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是该气体是O2“a”或“b”)处(4)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交流与反思)小王同学用图2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才能进行,因此应选用图2装置中的________(填“A”或“B”),否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2. (5分) (2019九上·德惠月考) 根据下列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有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 C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如图放置时,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C装置中充满水时,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_端通入。
(4)用A、B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直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①加热时接触灯芯;②铁夹未夹在试管中上部;③酒精灯中酒精超过了容积的;④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⑤氧气收集完毕后,未从水中移出导管。
(5) D所示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其中的化学反应为(写符号表达式)________;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①红磷量不足;②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③装置气密性不好;④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