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水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排水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室内排水系统作业指导书(11#8#12#楼)编制人:审批人:批准人:工程名称:南京万科金色领域项目施工单位: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室内排水系统作业指导书目录1、系统说明 22、施工准备 23、施工工序 24、管道安装应注意事项 75、材料品质要求 76、管道粘接要求 77、胶粘剂安全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88、成品保护 89、文明施工 810、编制依据 9室内排水系统作业指导书*作业部位:南京万科11#号楼*子分部工程:室内排水系统*分项工程:一、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二、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系统说明1.1室内污废水系统1.1.1室内污废水立管采用芯层发泡消音螺旋管、水平管、通气管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排水管及管配件,承插粘接。

1.1.2室内污废水管采用分流制,污水废水立管设计了专用通气管。

1.1.3室内卫生间、一层厨房排水点预埋成品止水套管,预埋一次到位。

1.1.4污废排水出户排出管采用柔性铸铁管,2012年3月底业主修改成硬聚氯乙烯(UPVC)排水管。

1.2 室内雨水系统1.2.1本工程屋面雨水系统设计采用室外排放方式;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汇集后,经敷设于阳台外墙的雨水立管排至室外就近的雨水检查井内。

1.2.2 屋面雨水管均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排水管及管配件,承插粘接。

2、施工准备2.1 熟悉施工图纸,并对图面的疑点作出记录,图纸会审准备。

2.2 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的准备。

2.3 现场土建预留预埋部分的交接工作的准备。

2.4 施工材料报审工作的准备。

3、施工工序3.1 测量放线3.1.1卫生间定位尺寸不得按照蓝图上二结构墙体尺寸定位,必须以剪力墙中线重新计算,如下图进行:1、先放线初步确定马桶中点在中点钻孔如图一,2、吊线找到下层找出墙体500控制线如图二、图三,3、根据500控制线最终确定马桶定位是否在x与Y轴方向调整,地漏、淋浴、洗脸盆同样照马桶偏移尺寸在x与Y轴方向调整。

图一图二:吊线至下层图三:下层楼面500控制线淋浴混水阀距完面控制如下图四,马桶、热水器角阀管头距完成面控制如下图五图四图五3.1.2卫生间排水点位止水节预埋完成必须专人核对,核对以下层结构500控制线为准。

3.1.3立管首先依据立管的平面定位尺寸进行从顶层到底层吊通线,再根据立管管径的大小对预留洞口进行修扩贯通。

同时依据各卫生设备排水口的平面定位尺寸进行弹墨线放样,卫生间水平排水管走向布置不得按蓝图在房间中间布置应重新规划,水平管距墙边不大于400。

3.1.4 立管吊通线经核实无误后,可把两端固定(可用细铁丝拉紧固定),以备修洞、支架制作安装之用。

立管安装注意管井的长度与宽度。

3.1.5测量放线应在墙体抹灰后进行,并以最凸出的墙面作为基准面。

3.1.6 立管吊线定位时必须考虑两条立管间H管尺寸,以保证两条立管之间距满足H管的尺寸。

3.2 管井修扩3.2.1 首先对立管预留洞口进行修扩贯通,对漏留的机械开孔,3.2.2 经修扩好立管洞口边与立管环向外壁之距离为20~40MM,环向间隙应均匀,且洞口上端应为漏斗型并凿毛,以保证土建二次灌浆浇注的可靠性。

如下图“洞口修扩示意图一”所示:洞口修扩示意图一3.2.3 上图所示尺是以De110立管为例。

3.2.4 对漏留的立管孔洞进行机械开孔开孔时,De110的立管应钻孔径为Φ160。

3.2.5 对立管预留洞口进行修扩贯通过程中,不得擅自切割楼板钢筋。

3.3 支吊架制安3.3.1 对立管预留洞口进行修扩贯通的同时,就可以进行支吊架的制作安装工作。

排水管支吊架选用与管材相配套的注塑成型墙卡、吊卡等;当采用金属材料时,应作防锈处理。

3.3.2 本工程底层层高4.5米,其他楼层均为2.9米,所以De75~De110立管每层需设置2个支架,一层第一个支架为楼层地面起0.8米避开检查口,两个支架间距为1.0米;De50立管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2米。

3.3.3 标高以土建弹出的1.000米线为基准。

3.3.4 排水横管直管段吊架间距见下表一:表一:不得少于1个支架。

3.3.5 支吊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不得有歪斜等缺陷。

3.3.6 支吊架安装必须牢固可靠(栽钉用沙浆灌密实,粘接部位要牢固),外观应清洁。

3.4 立管安装3.4.1支吊架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管,连续施工。

3.4.2 立管管件承口外侧与完成墙面的距离(即管与墙面净空)应为30~50MM。

3.4.3 安装立管时,每层需考虑顺水三通、伸缩节、H管、检查口之尺寸、朝向;污废水立管检查口设置部位:一层、六层、十一层、十六层、十八层。

(1)顺水三通:标高尽量提高时满足吊顶,同时要考虑从支管末端坡向立管之高差;(2)伸缩节:安装于顺水三通下端,每层安装1个距楼板下800mm,伸缩节插口要顺水流方向安装,应先将管子插口试插插入伸缩节承口底部,并作出标记(伸缩量按10MM计),再把管子拉出,最后将管端插口平直插入伸缩节承口橡胶圈中(插至标记处即可),用力应均匀,不得摇挤。

伸缩节上端与顺水三通下端要有不小于50MM的净距。

(3) H管:本工程除C1户型污废水合用一根通气立管,其他部位独立设置H管需错层分别与污、废水立管间隔连接。

H管安装有方向性,安装过程中需留意不要装反。

(4)检查口:检查口中心安装高度距操作地面1.0米,允许偏差±10MM;检查口安装朝向应便于检修操作;本工程为暗装立管,检查口对检修门。

3.4.4 排水立管底部应安装两个45°弯头接排出管,排出管的坡度为12‰。

3.4.5 排水、雨水立管底部必须设支墩加以固定。

3.4.6 排水立管安装示意图(附图一)。

3.4.7雨水立管安装示意图(附图二)。

3.5 横管安装3.5.1 排水横管安装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详见以下表二规定:表二管的预安装(从立管顺水三通口到各排水点依次安装)。

即:应先将预制好的管段用铁丝临时吊挂,查看无误后再进行依次粘接。

3.5.3 当横管转90°弯时,必须用两个45°弯头组合而成,本工程内不得使用带检查口的弯头。

3.5.4 横管、排出管直线距离大于表三的规定时,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横管在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表三3.5.5(1)污水横管、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置伸缩节,但两伸缩节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4M。

(2)横管伸缩节应设于水流汇合管件上游,且伸缩节插口应顺水流方向。

(3)横管伸缩节应预留伸缩量为8~10MM。

(4)横管伸缩节应采用锁紧式橡胶圈管件。

3.6 阻火圈安装3.6.1 待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阻火圈的安装工作,具体安装方法详见:阻火圈安装详图(附图三)。

3.6.2 阻火圈设于楼板下,De110的排水立管及通气管上每层设1个。

3.6.3 阻火圈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

3.7系统核查3.7.1待系统安装完成后,即可对系统进行核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立管及横管的平面尺寸;(2)横管坡度、立管垂直度;(3)支吊架有无遗漏、歪斜、松动等缺陷;(4)管材、管件有无漏粘胶现象;(5)阻火圈有无漏装或松动等缺陷;(6)管道敞口处是否全部封堵可靠。

3.8通水通球/灌水闭水试验3.8.1污废水系统核查无误后即可进行通水通球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用Φ20的塑料软管接通自来水,从顶层立管检查口向里灌水,当水畅通地流入出户污水井时,说明立管初试畅通,然后将直径为2/3立管直径的通球从上述检查口投入立管中,同时继续灌水,直到通球流出为止,证明此立管畅通无堵塞。

污废水、通气立管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2)其次,进行横支管的通水试验,横干管还需作通球试验,由上向下逐层、逐个卫生间进行,且每个排水支干管均需通水。

(3)立管、横管通水的同时均必须要有专人检查管道是否有渗漏之处,若有应作出标记,并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通水完成后修复。

(4)对检查口设置的上一楼层排水做闭水试验,将气囊放入检查口,将气囊打气严密的密封在检查口处,然后将上一楼层灌满水,检查是否渗水。

3.8.2 雨水系统核查无误后即可进行灌水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用充气胶囊把接入雨水检查井的雨水管口堵塞,再用Φ20的塑料软管接通自来水,从屋顶雨水口向里灌水,当水位达到屋顶雨水口时,停止灌水,持续1小时,经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

(2)雨水立管、横管灌水的同时必须要有专人检查管道是否有渗漏之处,若有应及时作出明显标记,并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灌水完成后修复。

(3)立管灌水率必须达到100%。

3.9系统中间交验3.9.1通水通球闭水试验合格后即可组织污废水系统的中间验收工作。

3.9.2灌水试验合格后即可组织雨水系统的中间验收工作。

4、管道安装应注意事项4.1锯管长度应根据实测并结合各连接件的尺寸逐段确定。

4.2锯管工具宜选用细齿锯,切管端部应平整并垂直于轴线;应清除端面毛刺,管口端面处不得裂痕凹陷。

4.3插口处可用中号板锉锉成15°~30°坡口。

坡口厚度宜为管壁厚度的UPVC排水管粘接连接示意图5、材料品质要求5.1 管材、管件等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管材应标有规格、生产厂的厂名和执行的标准号,在管件上应有明显的商标和规格。

包装上应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5.2 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动时应轻放,不得-抛、摔、拖。

5.3 阻火圈应标有规格、耐火极限和生产厂名称。

5.4 胶粘剂应标有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

6、管道粘接要求6.1 管材、管件在粘合前应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无沙尘和水迹。

当表面沾有油污时,应采用清洁剂擦拭干净。

6.2 管材应根据管件实测承口深度在管端表面划出插入深度标记。

6.3 胶粘剂涂刷应先涂管件承口内侧,后涂刷插口外侧。

插口涂刷应为管端至插入深度标记范围内。

6.4 胶粘剂涂刷应迅速、均匀、适量,且不得漏涂。

6.5 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应快速找正方向将管子插入承口,施加一定压力使管端插入至深度标记处,并再将管子旋转90°,以保证粘接可靠。

管道承插过程不得用锤子击打。

6.6 承插接口粘接后,应及时将挤出的胶粘剂擦净。

7、胶粘剂安全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7.1 胶粘剂和清洁剂的瓶盖应随用随开,不用时应随即盖紧,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

7.2 管道、管件粘接场所严禁明火,粘接场内应通风良好,必要时应设置排风设施。

7.3冬季施工,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防寒防冻措施。

施工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得密闭。

7.4 粘接管道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且宜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8、成品保护中建二局南京万科金色领域项目8.1 施工过程中的管口、各卫生器具排水口登高管必须及时可靠封堵,以防止杂物进入堵塞管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