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方案标准化格式讲解

节能方案标准化格式讲解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标准化格式文本)工程名称:梨庄实验小学扩建项目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单位: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日期:2016年11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二O一六年十一月1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教学楼设计室内地坪标高±0.00相当于黄海标高2.600m,室内外高差0.45m;风雨操场室内地坪标高-0.15相当于黄海标高2.45m,室内外高差0.30m。

建筑总面积8204m2,其中教学楼6400㎡,风雨操场1804㎡。

教学楼五层(局部四层)最高檐口高度为19.50 m;风雨操场二层,网架屋面,屋面最高为14.65m。

本工程由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投资建设,无锡市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无锡市城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察,无锡市三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陈栋担任项目经理,董建强担任技术负责人。

1.2本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2.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2 《江苏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3 《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2.4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版)2.6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2.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2.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2.10《节能构造图集》苏J/T16-2009(二)2.11《建筑施工高处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2.1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411-2014) 2.13本工程施工图纸2.14 经批准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15 江苏省其它相关地方标准与规定等2.16 本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自身素质等自身条件,以及公司ISO9001企业质量标准文件、标化现场管理的有关细则。

3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图3.1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 陈栋施工员 孔振东质量员 陈林海安全员 林玉英4 施工方案4.1 墙体建筑节能分项工程4.1.1材料、设备及部品进场计划见表4.14.14.1.2施工机具准备(1)搅拌机、垂直运输工具、手推车、冲击钻等(2)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检测工具,放线工具、线锤、水桶、剪子、托线板、方尺、钢板尺等。

4.1.3操作工艺施工操作执行的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 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32/J19 -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江苏省工程建设推荐性技术规程》苏JG/T041-2011《复合发泡水泥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苏JG/T041-20111、工艺流程2、准备工作(1)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查验、检查方法: 观察、尺寸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场检测报告和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按进场批次,每批随即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2)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卸车、堆放时,为避免材料破损所采取的措施卸车时注意轻拿轻放,所有材料应在库房存放,注意通风、防潮,严禁雨淋。

(3)材料的堆放排列: 各类材料应分类堆放,并挂牌表明材料名称。

(4)门窗洞口建筑节能构造措施 (5)定位放线、放线的依据、方法、要求: 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门窗洞口及伸缩缝、装饰线处弹水平、垂直控制线;在外墙阴阳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出垂直基准控制线,弹出水平控制基线。

3、施工操作(1)对基层的处理要求: 施工前应将基层墙面的灰尘、污垢、油渍及残留灰块等清理干净。

技能表面高凸处应剔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应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的钢筋头和铅丝头等清除掉。

低处应用保温砂浆或水泥砂浆补平。

门窗口与墙体交接处应填补实。

弹控制线 粘贴保温板 抹聚合物砂浆压入网格布安装固定件基层墙面处理 抹二道砂浆 验收 涂料(2)对材料的拌合要求:采取机器搅拌,先将定量水倒入搅拌机内,再将定量粘结材料倒入搅拌均匀呈膏状,粘结砂浆料:水=3:1(重量比),材料应随拌随用,一般在60分钟内用完。

(3)对首次施工、操作的要求:标准保温板尺寸为300mm×300mm。

非标准尺寸和局部不规则处可用工具刀现场切割,尺寸允许偏差为±1.5mm,大小面垂直。

整块墙面的边角处应用最小尺寸超过200 mm的保温板。

将配制好的聚合物粘接砂浆涂抹在保温板的背面,聚合物砂浆挤压后厚度约为10mm,粘结方法可采取满粘法。

确保粘结面积在80%以上。

整面粘贴施工时首先用平边抹灰刀将粘结胶浆均匀地涂到保温板表面上,然后用方齿边抹灰刀以45°角拖刮一次,方齿的齿边应为15mm*15mm-20mm*20mm,然后再在板的四周抹上粘胶做一圈边框。

将抹好聚合物粘接砂浆的保温板迅速粘贴在墙面上,以防止表面结皮而失去粘结作用。

保温板贴上墙后,应用2m 靠尺压平操作,保证其平整度及粘贴牢固。

板与板之间要挤紧,不得留有缝隙,板缝超出1.5 mm时先用抹面砂浆分次填塞。

保温板粘贴宜分段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上下两排保温板宜竖向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得小于100mm。

当遇有突出墙面的建筑配件时,宜用保温板套割,其切割边缘应顺直,平整,使其与建筑配件完全吻合。

在墙体阴阳角处,应先排好尺寸,再裁切保温板,使其粘贴时垂直交错连接,保证拐角处顺直且垂直。

在粘贴窗框四周的阳角和外墙阳角时,应先作出基准线,作为控制阳角上下竖直的依据。

抹底层聚合物砂浆,用2m靠尺整平保温板表面后,将配制好的聚合物砂浆均匀地涂抹在保温板上,厚度约为2mm左右。

压入网格布,抹底层聚合物砂浆后立即压入网格布。

网格布应按工作面的长度要求剪裁,并应留出搭接长度。

网格布的剪裁应顺经纬向进行。

在门、窗洞口内侧周边与大墙面形成的45 阳角部分各加一层300mm×200mm网格布进行加强,大面网格布搭接在门窗洞口周边的网格布之上。

对于窗边、门边等洞口部位的保温板侧边应涂抹聚合物砂浆(也只有在此时,才允许保温板侧边涂抹聚合物砂浆。

窗边、门边等洞口上三面也可预先用无机保温处理)。

将预先甩出的网格布沿板厚翻转,并压入聚合物砂浆中。

将大面网格布绷直绷平,并将网格布内曲的一面朝里,用抹子由中间向上、下两边将网格布抹平,使其紧贴聚合物砂浆底层。

网格布水平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垂直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

局部搭接处可用聚合物砂浆补充原聚合物砂浆不足处,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翘边。

在凹凸线脚处,应将窄幅网格布埋入聚合物砂浆内。

大面网格布应在窄幅网格布之上,搭接宽度不少于80mm。

在墙面施工预留孔洞四周100mm范围内仅抹底层聚合物砂浆并压入网格布,暂不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待大面施工完毕后再进行修补。

在墙身阴、阳角处两侧网格布双向绕角相互搭接, 各侧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抹完底层聚合物砂浆并压入网格布后待砂浆干后开始安装固定件(4)对冷、热桥施工的措施:1、外墙附墙或挑出部件如梁、过梁、柱、附墙柱、女儿墙、外墙装饰线、墙体内箱盒、管线等,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源或节能保温措施。

2、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眼、孔洞等,应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密封修补措施。

(5)对锚固件的锚固要求:用带塑料圆片的锚栓没平米5~7个,膨胀钉锚固于基层的深度不小于25mm。

(6)对现场拌材料的配制要求:粘结砂浆:水=3:1(重量比),抹面砂浆:水=3:1(重量比)。

(7)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施工前由专职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明确工艺做法、节点要求、质量标准。

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

加强工序检验和控制工作,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由专职技术负责人员组织进行验收,绝不将质量隐患带到下一施工工序。

(8)门窗洞口的节能构造措施:在门窗洞口处应沿45°方向事先增贴一道200×300mm的网格布。

两层网格布之间砂浆应饱满,严禁干贴。

4、成品保护(1)塔吊在吊运物品时要避免碰撞保温层。

(2)外架与墙体接触面必须加垫木板,以免外架挤压保温层。

4.2屋面建筑节能分项工程4.2.1材料、设备及部品进场计划见表4.2表4.24.2.2施工机具准备保温施工机具主要包括:裁纸刀、螺丝刀、钢刷、方头铁锹、手推车、钢丝钳子、粗砂纸、电动搅拌器、塑料搅拌桶、冲击钻、橡皮锤、抹子、压子、阴阳角抹子、托线板、尺寸2m 靠尺等。

4.2.3操作工艺 施工操作执行的标准:(1)《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GB/T10801.2-2002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3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工程设计文件1、工艺流程管根堵孔固定 找坡层 砂浆找平层 SBS 防水层砂浆隔离层基层处理 挤塑板细石砼保护层验收2、准备工作(1)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查验、检查方法:观察、尺寸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场检测报告和有效期内的形式检验报告,按进场批次,每批随即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2)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卸车、堆放时,为避免材料破损所采取的措施对易碎材料卸车时注意轻拿轻放,所有材料应在库房存放,注意通风、防潮,严禁雨淋。

(3)材料的堆放排列:各类材料应分类堆放,并挂牌表明材料名称。

3、施工操作(1)对基层的处理要求: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穿过屋面和墙面等结构层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将管根固定。

(2)对首次施工、操作基点的要求:用专用粘结剂满涂基层上面,涂层厚2~10mm;在平屋面保温时,如基层符合要求,也可采用点框粘结法,在板面四周涂抹一圈搅拌好的专用粘结剂,其宽度为50mm,板面中央均匀涂抹5~6个点,保证粘贴面积不小于30%。

涂抹专用粘结剂后,将挤塑苯板直接贴在基面上,左右轻揉压实即可。

聚苯板粘贴应平整。

板材的排列竖向错缝,交错相接,板与板之间要靠紧靠实,尽量不得有“碰头灰”,超出2mm的缝隙应用相应宽度的聚苯板薄片填塞。

(3)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施工前由专职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明确工艺做法、节点要求、质量标准。

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

加强工序检验和控制工作,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由专职技术负责人员组织进行验收,绝不将质量隐患带到下一施工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