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讲解

社会心理学讲解

社会学研究一、简答题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性行为的学科。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

3、什么是现代化?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此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4、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加速,消费型中心城市崛起,并向群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小城市将重新焕发活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城市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信息化重构城市空间体系,信息城市形成与发展;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发展。

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6、什么是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

美国社会学家W·F奥本格首先使用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

一般而言,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之前。

但是,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形也常有发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文化差距是比较得出的产物,而文化堕距是一个社会中若干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的现象。

因此,文化堕距不可以理解成文化差距。

7、什么是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年龄等赋予的角色。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会流动很少,人们的许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先赋的,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就属于先赋角色。

所谓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的获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

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先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人们后天获得的自致角色,如职务、职称、学衔等不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获得。

二、案例分析案例1:1912年4月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在其首航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途中沉没。

一丝安慰:人们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注意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的社会规范。

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

其中:头等舱:有钱人——60%生还二等舱:中产阶级职员和商人——44%生还。

三等舱(及更低):贫穷移民——26%生还。

头等舱中男乘客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要稍高一点。

确切说: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问题?上述材料揭示了社会分层现象,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

(2)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种不平等是由于人们拥有的社会财富的多寡而形成的,拥有社会财富多的人在社会中处于上层地位,有优先权和特权;而在社会上拥有物质财富少的人,就自然而然地处于下层地位,没有那么多的特权,甚至很多时候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就像案例中“头等舱中男乘客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要稍高一点。

确切说: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

”在社会上,处于上层阶级的人们利用他们的特权获得了生还的机会,而那些下层人们就被无情的剥夺了生存的机会。

不管是在哪个国家,这种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是社会作用的结果,但是政府或者是社会的管理机构应致力于社会公平的维护,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案例2 材料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个体经营者通过合法经营,抓住了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一跃成为当今社会的富裕阶层。

他们现在会经常出现在一些高级社交场合。

但是,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饭时用桌布来擤鼻涕,边吃饭边掏耳朵、挖鼻孔和擦眼睛等。

这个人的行为会使其他在场的人心里十分不悦。

材料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足球文化十分盛行。

人们都热衷于足球运动。

足球作为一个行业和职业,也是大多数青少年所向往的。

他们举行的职业联赛经常是座无虚席。

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现象,即在足球场上,经常有不同队的球员间发生争执,假动作等犯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且还有辱骂和殴打裁判以及足球骚乱的现象。

这些使得足球这项文明的运动项目蒙上了阴影。

试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这两种现象是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堕距现象。

文化堕距是由于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变迁时,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导致各部分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并由此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此,是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即产生了文化堕距。

案例3自1999年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呈高发态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

由于我国养老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养老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同时出现,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难度。

这一现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构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不同步又使养老难题更具挑战性。

一方面是老年人普遍选择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而由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子女就业谋生往往不在本地,照顾老人多有不便,以及稳定的家庭收入还不是那么高等,使得家庭养老的压力越发增大。

另一方面是官办、民办的老年福利机构尚未成规模,其床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需要。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①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为养老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②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政府要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性政策并将其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保证各项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③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我国建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制度,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同时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并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④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使老年人合法权益有法可依。

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⑤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以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同时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并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

案例4将大社区划分成若干小网格,每个网格配齐管理员、网格民警、网格助理员、督导员、支部书记和司法人员六种力量,为格内居民提供“精细化”贴身服务。

2010年7月,一种全新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新模式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试行,截至目前,全区17个街道划分为589个社会管理网格,网格管理的精细化优势已经显现出来。

东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刘宗琦介绍说,所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事实上是要以“责任制”为依托,以社会各类人的管理为重点,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综合考虑“地、物、事、组织”等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

东城区在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按照完整、便利、均衡和差异性的原则,平均将每个社区划分为三个网格,同时通过参考近三年网格内的治安、人文等状况,将工作网格确定为秩序“良好、一般、混乱和问题突出”四个等级。

在此基础上,每个网格均将配齐六类人员,包括网格管理员、网格警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司法人员等,六种力量将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其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环境监督整治、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社区?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

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

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

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

又指网络板块。

(2)通过上面材料,评价北京市东城区实行的这种新的社区管理模式。

现阶段,改革开放实施三十年,行政体制改革已经从开始时摸着石头过河进入了深水区的实践,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关系行政体制深层次改革的关键性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