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的认识_韩东

三角形的认识_韩东

2、揭题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三角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10大古怪建筑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古怪的三角形摩天大楼,很自然的引入到三角形教学中,然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有三角形,学生体会到三角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由此产生学习的需求。
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根、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四、教学方法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本课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三角尺:
上图链接地址:
/i?ct=5033=%E4%B8%89%E8%A7%92%E6%9D%BF&ie=utf-8&in=19138&cl=2&lm=-1&st=&pn=1&rn=1&di=7891379500&ln=1984&fr=&fm=&fmq=136177207596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1&di7891379500&objURLhttp%3A%2F%%2Fc1%2Fnewpic%2F06%2F20%2F2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nstwg_z%26e3Bv54AzdH3F2tuAzdH3FdaalAzdH3Fa0-naAzdH3Fb8bn0_z%26e3Bip4s&W400&H289&T6739&S16&TPjpg
师:在这些古怪的建筑中有一座摩天大楼,瞧(如下图),它的外观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上图链接地址:
/i?ct=5033=%E4%B8%89%E8%A7%92%E5%BD%A2%E6%91%A9%E5%A4%A9&ie=utf-8&in=27109&cl=2&lm=-1&st=&pn=2&rn=1&di=307385538950&ln=1978&fr=&fm=&fmq=136176929387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1&di307385538950&objURLhttp%3A%2F%%2Fxinxi%2Fnews%2Fuppic%2F20061116132440457.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7ts1_z%26e3Bqx8aa_z%26e3Bv54AzdH3Fip4sAzdH3Fdaam88AzdH3Fdaam888m8ndb8c9lc_z%26e3Bfip4s&W350&H350&T8698&S18&TPjpg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课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
(二)自主建构,探究特征
1、画三角形,得出概念
(1)第一次画三角形。
让学生独立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
展示时,先展示“三条线之间有空隙”的作品,再展示出“画出头”的作品,分别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得出:围成。(板书:围成)
(2)第二次画三角形。
学生画好后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得出各部分名称和字母表示法
如下图片演示:围成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在一个三角形中共有几条?(三条)这是?(角)它的个数?(三个)这是?(顶点)也有?(三个)
上图链接地址:
/i?ct=5033=%E4%B8%89%E8%A7%92%E5%BD%A2%E7%9A%84%E8%AE%A4%E8%AF%86&ie=utf-8&in=19447&cl=2&lm=-1&st=&pn=3&rn=1&di=88510174750&ln=1947&fr=&fm=&fmq=1361770343109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1&di88510174750&objURLhttp%3A%2F%%2Fxj_admin%2Fxj_bianjiqi%2FEdit%2Fuploadfile%2F2010042030272455.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x3c7_z%26e3Bv54AzdH3FxtwzwtAzdH3Fh3_xtwzwt_z%26e3Bwfr%3Ft1%3Dc98mm&W479&H360&T10764&S34&TPjpg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
2、在判断中深化概念。
让学生利用概念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上图链接地址:
/i?ct=5033=%E4%B8%89%E8%A7%92%E5%BD%A2%E7%9A%84%E8%AE%A4%E8%AF%86&ie=utf-8&in=27669&cl=2&lm=-1&st=&pn=13&rn=1&di=89539665900&ln=1947&fr=&fm=&fmq=136177026923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3&-1&di89539665900&objURLhttp%3A%2F%%2Fxj_admin%2Fxj_bianjiqi%2FEdit%2Fuploadfile%2F2010032251765837.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x3c7_z%26e3Bv54AzdH3FgjofutsjAzdH3FfpwptvutsjAzdH3Fda8aAzdH3FnAzdH3Fdd0880h4_z%26e3Bfip4s&W626&H382&T10782&S48&TPjpg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有效地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本课设计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底、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流动红旗:
上图链接地址:
/i?ct=5033=%E6%B5%81%E5%8A%A8%E7%BA%A2%E6%97%97&ie=utf-8&in=14697&cl=2&lm=-1&st=-1&pn=1&rn=1&di=264541230250&ln=1981&fr=&fm=result&fmq=1361772203015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264541230250&objURLhttp%3A%2F%%2Fclassweb%2FUploadFiles%2F2011-9%2F92158360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wj6hwpj_z%26e3Blm4g_z%26e3Bv54AzdH3FpAzdH3Fb9a9l_z%26e3Bip4s&W705&H761&T9089&S126&TPjp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