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1、全卷共有四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薄(bó)酒复辟(bì)漩(xuán)涡眩晕(yùn)B.龟(jūn)裂污渍(zì)眼眸(mó)载(zài)体C.渣滓(zǐ)鹰隼(shǔn)妊娠(shēn)蒙(mēng)头转向D.盘桓(yuán)缂(kè)丝鼓枻(yì)压轴(zh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爆炸斑斓古藉绚丽烂漫B.吹嘘隽永蛊惑异曲同工C.琥珀文身修葺鸠占雀巢D.撕打暮霭晤面良辰美景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咱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

(2)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资历浅一些,也不应自己的观点。

(3)许多国家在议会召开期间,电视台辟有专门的频道对其进行现场转播。

个别议案由于涉及国家重大机密而不得不进行秘密讨论,不能仅由议会单方面决定。

A.牟取隐讳即使/也B.谋取隐晦如果/就C.牟取隐晦如果/就D.谋取隐讳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10月26日,是长三角人民翘首以待的日子,这一天,沪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B.沦陷时期,他竭力向侵略者讨好,暗送秋波,甘心做敌人的走狗。

C.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D.这些罪犯只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才有光明的前途。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前几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立了一家美术设计公司,手下都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30—35岁之间。

B.别看他现在风光,以前要是没有我的鼎力相助,他至今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

C.没有师傅和同行的帮助,他怎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作效率和业绩得到大幅的进步呢?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地咀嚼或探究,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一种情趣。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目标是多少?。

我们有没有可能碳耗低于人均10吨?这是大家要思考的。

如果选择了目标,我们就容易选择生活方式了。

①上海现在人均GDP是1万美元,再过十年是2万美元。

②以人均20吨的美国为目标,显然是严重有问题的。

③中国现在是人均4—5吨,但我们的经济发展还要好翻几番。

④我们要实现绿色跨越,实现后发优势,就不应走发达国家的传统道路。

⑤以人均10吨的欧盟和日本为目标,也无法体现我们不走发达国家老路的愿望。

7、阅读下面的小诗,仿照修辞格,另选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完整。

(3分)大海啊,/哪一朵浪花没有追求?/哪一条鱼儿没有梦想?/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8、名句填空(任选4题,共4分)(1),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矣。

,,,损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16分)项脊轩志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等到)B、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超出)C、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D、其制稍异于前(规制,格局)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亦将有感于斯文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故为之文以志C、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古者富贵而名磨灭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慨的一种文体。

B、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人亡物在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C、第二段中,作者用平实、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自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喜之情。

D、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感情抒发真切自然,所以,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其文“不事雕琢而自然有风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不幸)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慰问)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觉)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拜官授职)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而母立于兹B、臣以供养无主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其制稍异于前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列坐其次(地方)B、悟言一室之内(明白)C、终期于尽(注定)D、不能喻之于怀(理解)15、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三、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段,完成16、17题。

(6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诲人不倦》16、对于子路冉有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2分)17、这段话反映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表现孔子什么样的思想?请分别加以简析。

(4分)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18-22题。

(共18分)两个好朋友【俄】叶赛宁⑴住在村边的波贝尔老头,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和一条狗。

他到处行乞,以残羹冷炙聊以糊口。

波贝尔与他的狗简直形影不离,并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叫德鲁若克。

波贝尔串村走巷,叩窗哀求,德鲁若克便站在一旁,摇晃着尾巴,好像期待着也给它一点儿施舍。

人家常常对波贝尔说:“波贝尔,你干嘛不把狗扔掉?要知道,你自己连吃的都没有……”波贝尔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他的狗——一声不吭。

他招呼德鲁若克,从窗子旁走了:一小块面包也没讨着。

波贝尔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很少跟人交谈。

⑵冬天来了,暴风雪铺天盖地,狂风吹积了一个个巨大的雪堆。

⑶波贝尔带着狗蹒跚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小屋破旧不堪,四壁透风,他望了望炉子,望了望,在屋子四角寻找了一阵,可木柴也没有。

波贝尔给德鲁若克套上小雪撬,运回柴火,烧着火炕,抱着德鲁若克,心疼地抚摸着它。

波贝尔坐在火炕旁,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重演。

老头子对德鲁若克讲述着自己的身世,述说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讲完之后,又痛心地说:“没关系,德鲁若克,你虽然不能回答,沉默不语,但是,你那灰色的、聪明的眼睛告诉我……你全都明白……”⑷暴风雪好像开始疲倦了,它的威力越来越小。

水珠儿开始从屋顶上滴答滴答地流下来,雪在消融、减少。

波贝尔看到——冬天在消逝,看着——便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春天来啦,咱们能活下来的。

”⑸红彤彤的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小河哗啦哗啦地奔流。

透过小小的窗口,波贝尔看到,窗下的土地发黑了,树上冒出了嫩芽,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可是岁月不饶人,春天的泥泞使得老头子步履艰难。

⑹他的双脚发软,咳嗽使得他胸部抑闷,腰部疼痛,视力完全变得模糊起来。

他躺在高板床上,爬都爬不下来了。

波贝尔吃力地爬呀,爬呀,开始不住地咳嗽,而且满心忧伤。

他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我早就预料到了。

看来,我很快就会死的,只是,扔下你去死,我真舍不得啊!”波贝尔病倒了,一动不能动,更下不了床,德鲁若克则寸步不离床边。

老头子感觉到——死亡临近了,他感觉到了——便搂着德鲁若克,搂着,搂着,难过地哭泣起来。

波贝尔搂着德鲁若克的脖子,将它紧紧地贴在胸前,突然哆嗦了一下——断气了。

⑺波贝尔的冰冷的身体躺在高板床上。

德鲁若克知道,它的主人死了。

它在屋里窜来窜去,神情凄切。

它走近死者身旁,嗅呀,嗅呀,伤心地嚎叫着。

⑻认识他的人开始私下里议论开了:为什么这个波贝尔不出屋来。

大伙儿一合计决定进去看看,一看就吓得直往后退。

波贝尔的遗体躺在高板床上,小屋里充满一股难闻的尸臭,狗儿坐在床上,坐着——忧伤至极。

⑼人们抬出尸体清洗,收敛入棺,狗儿则寸步不离死者。

遗体送到墓地,埋入土里。

波贝尔——一个谁也不需要的人——死了,没有人为他哭泣。

⑽德鲁若克在坟堆上叫呀,号呀,用爪子刨着泥土。

它企图把老朋友刨开,然后,它和他躺在一起。

狗儿没有离开墓地,不吃不喝,悲痛欲绝。

德鲁若克的力气衰竭下去了,它没有站起来,它再也站不起来了。

它望着坟墓,忧伤地望着,呻吟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