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梦释译

美国梦释译

第14卷 第2期2001年4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 uhan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Social Science Editi on)V o l.14 N o.2A p ril2001“美国梦”释译α王 萍 王卫平(武汉大学外语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华中科技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美国梦”是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美国梦”的内涵,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

尽管说法不一,但却有其共同点,那就是“美国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美国梦”指的是作为“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家理想;从狭义的方面来讲,它指的是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

“美国梦”实际上是一种梦幻的理想。

关键词:美国梦;发迹梦;民主之梦;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中图法分类号:G09;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14(2001)02-0164-04 “美国梦”,或曰美国理想、美国神话,是美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是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美国梦”的内涵,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

尽管说法不一,但却有其共同点,那就是“美国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美国梦”指的是作为“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家理想;从狭义的方面来讲,它指的是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美国梦”变得非常具体。

它指的是和成功、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具体目标——享受高等教育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过幸福的家庭生活,有健康的身体和一群可爱的孩子,拥有昂贵的汽车和豪华的住宅等等。

“美国梦”实际上是一种梦幻的理想。

要了解“美国梦”的丰富内涵,我们必须了解“美国梦”这一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是美国的历史和美国人民赋予了“美国梦”特定的涵义。

一、早期移民的“美国梦”“美国梦”体现了一种美国精神,从17世纪第一批移民登上美洲大陆之日起,这个新世界便被赋予了一种梦想的色彩。

1607年,英国移民在新大陆建立起第一个殖民地,后来,其它的一些欧洲国家也在北美的大西洋海岸线上相继建立起一些殖民地。

这些早期移民,冒着生命危险,远涉重洋,在当时荒无人烟的美洲大陆上落脚,为的是什么呢?他们为的是追求两种梦想或两种梦想之一,那就是:自由之梦和世俗的发迹梦。

在这批移民中,有一些英国的异教徒——清教徒(pu ritan s),他们来到美洲大陆以逃避英国教会的迫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崭新的世界是一个享受自由信仰的理想之邦。

以温思罗普为代表的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特殊子民”(God’s pecu liar peop le),感到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与世界上一切不圣洁的事物抗争。

他们梦想建立一个“山巅之城”(a city upon a h ill),也就是一个示范民族,一个可以让世人景仰和效仿的民族。

清教徒们拼命工作,严于自律,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财富和促进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这是上帝的“感召”。

在他们看来,人生最大的罪恶就是不信奉上帝,无所作为。

他们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直到今天,他们努力工作的优良品质仍为大多数美国人所推崇。

清教徒们对“美国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首先,他们创造了美国神话。

其次他们首创了“美国梦”中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的传统。

很多其它的早期移民来到新大陆是为了发家致富,通过移居新大陆,许多人发现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

无尽的富饶的土地可以自由享用,那么少的人口拥有那么多的土地,似乎机会是无α收稿日期:20010302 作者简介:王 萍(1963-),女,湖北省仙桃市人,武汉大学外语语言文学学院助教。

限的。

同时,他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能够留下来和幸存下来的是一些异常能干、勇敢、坚强、有进取精神的人。

随着殖民地的发展,许多人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土地投机来发大财,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他们开始向西扩张而成为边疆人。

在历史上,美国人爱把边疆人看作个人自由的典范,因为在那里很少有正规的法律条文和已建立的社会规范来约束他们。

边疆人可以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以往安逸舒适的生活。

在一片片未开发的土地上,他们要建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开荒种地,自制衣物和生活日用品。

简言之,他们必须自立。

这样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这种创造性的生活又培养了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

边疆人同时也被看作是平等竞争的典范。

在边疆,人们看重的是一个人现在能做什么而不是他的祖先是谁。

边疆人爱说:“在地面上的比在地面下的更重要”(W hat’s above the ground is m o re i m po rtan t than w hat’s beneath the ground)因为家庭背景是那么无足轻重,边疆为许多普通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在这里,人们可以重新开始,可以平等竞争,因此,他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每个人总是努力积累比别人更多的财富,因为这里摒弃了世袭的贵族制度,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成为他经济成功与否和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

边疆人的不断西进,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

后来流行于美国的“淘金发财热”也是出于对财富的无止境的追求。

在当时美国大多数人的意识中,似乎美国是遍地黄金的“金元世界”。

当时的美国文学无疑助长了美国的这种形象,以阿尔杰为代表的一大批通俗小说家狂热地描写穷孩子如何因顽强不懈地奋斗而发迹的故事,后来美国便有了“阿尔杰式的发迹梦”(A lger’s m yth)这一专有名词。

“阿尔杰式的发迹梦”始终不过是梦。

因为边疆人追求个人发展大多是以弱肉强食、攻击、扩张乃至干涉侵略为手段的,这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也注定了它最终会走向灭亡的结局。

在那个充满竞争和冒险的年代,要发财决不仅靠勤俭努力,还必须靠心狠手辣和巧取豪夺。

在这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里,“梦”的实质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张扬,少数成功者对幸福的追求是以异己的毁灭为代价的。

在一个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盛行的社会里,“美国梦”里所包蕴的平等大同的思想是难以在现实中找到立足之地的。

但早期移民和边疆人演绎的“美国梦”也有它积极进步的一面。

那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拓荒年代对于塑造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部分美国人自认为早期移民把“美国梦”中“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演绎到了顶峰,这时的“美国梦”给一部分人精神上和物质上带来了极大的满足。

二、启蒙运动和超验主义对“美国梦”的贡献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启蒙运动的思潮在欧洲盛行。

这种思潮于18世纪后期传入美国。

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和科学,相信人和世界的可完善性,并从总体上树立了进步的思想,该运动产生了两位美国文化的杰出缔造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

富兰克林将清教理想世俗化,他的个人经历及思想体系代表了一种实用主义的“美国梦”。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穷人家庭,他的成功向人们证实: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里,出生贫寒并不会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一个贫穷然而精力充沛、进取心强的青年,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富兰克林成功的范例对千千万万渴望从社会底层爬到社会上层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引用和相信他在《穷人里查德年鉴》里的至理名言。

富兰克林这个范例所解释的“美国梦”就是通过物质和道德的共同进步实现现世的完善和幸福。

杰斐逊是美国民主运动的先驱,他的民主、自由、平等诸观念塑造了美国人的政治理想——民主之梦。

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在他的《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独立宣言》中,“美国梦”化为这样庄严的词句:“一切人生而平等(all m en are created equal)。

”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是“天赋人权”,在《人权宣言》里,他提出公民享有思想、言论、信仰、集会等自由权利,公民的民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杰斐逊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美国传统而成为美国人的政治理想。

启蒙运动对“美国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的许多信条仍为美国人所珍视:重理性而非迷信,强烈要求平等和个人权利,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启蒙运动为人类未来的世界塑造了一个模型,它包括了美国人所有的梦想和期盼。

・561・ 第2期王 萍等:“美国梦”释译超验主义诞生于美国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之时,它是和美国社会的物质主义、非民主的方面截然对立的。

超验主义倡导民主、自立、心灵的自由和超验个人主义,强调普通人的尊严和无尽的潜能。

超验主义的思想把人从各种精神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而充分发挥其潜能,它对实现美利坚民族文化独立和个人精神独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启蒙运动和超验主义的思想已深深地融入美国人民的传统、信仰和追求中,构成了“美国梦”中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深刻内涵。

三、“美国梦”的信仰在近代面临危机20世纪的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精神上以巨大的打击。

残酷的世界性大屠杀使现代社会的整个价值观念体系发生了严重的动摇和危机。

悲观情绪开始进入美国社会。

20年代,“迷惘的一代”(the lo st generati on)美国青年在美国产生,战争使他们幻想破灭,精神麻木,他们发现“所有的神都死了,所有的战争都打完了,所有的信念都垮了”(all Gods dead,all w ars fough t,all faith in m an shaken)。

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全面萧条时期。

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战败,这使得美国人开始怀疑他们的国力,“水门事件”对人们的信念又是一大打击。

70年代又遇能源危机,一些重要的物质资源的紧缺和严重的水污染等问题使美国人意识到廉价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不是已经用竭。

长期以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烈的乐观自信是支撑美国人基本信仰和梦想的基础,而到了20世纪末期,这个基础已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人们对“美国梦”的信仰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由此也产生了种种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决不可能人人发财,只能允许极少数人发财,而这极少数人发财正是在千百万人的破产和贫困基础上实现的(Success often m ean s stepp ing over o thers)。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确实有过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人从“衣衫褴褛”的穷小子变成亿万富翁(from rags to riches)而成为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self-m ade m an)。

但是他们捞到的哪一块金元不沾有劳动人民的斑斑血泪?总体来说,美国社会是个拜金的社会。

在那里,一个人的价值,以他所拥有的钞票来衡量,而非取决于他的才华与成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