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青年的指导意义
摘要:现代青年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思想,得出的几个观点1、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

2、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从量变和质变谈坚持不懈。

4、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现代青年认识实践量变质变价值观
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然而,在这样一个学习知识,增强素养的时期中,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我们更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

首先,我们要对社会要足够清醒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同时,克服了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的缺点,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对认识论的研究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强调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认识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①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事物的认识也因时代客观发展而有所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带有直观性质的反映论。

它认为,人所特有的反映不是以单个人消极直观外部客体的形
式进行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和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实现的。

反映过程同物质的和观念的创造过程密切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为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和反映过程的辩证法。

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客观生活中去。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是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时间发展。

《实践论》一书中指出,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③第三,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得为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奋斗,这就需要一份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这就联系到了哲学中的量变到质变过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的状态,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
的必然结果。

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脚踏实地,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或急功近利、期求“饶幸”是不会成功的。

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我们就要努力掌握这个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同时也不可急噪,超越事物发展的阶段,否则就不是创新,而是阻碍事物发展的蛮干。

;“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最后,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而以人为本是是马克思价值观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完全停留在抽象的理论领域,它还影响到实践,影响到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现实。

”④
有些人之所以重视某一事物,就是因为他相对于别人对该事物具有较高的主观价值率,即他认为向该事物投入价值资源将会得到较高的价值收益率;有些人之所以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反映长远利益关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率较低,从而较少地向反映长远利益的事物投入价值资源,而对于反映眼前利益关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率较高,从而较多地向反映眼前利益的事物投入价值资源;有些人之所以能够为了理想和事业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因为他们对于理念和事业的主观价值率要大于其人生的主观价值率,从而给予理念和事业更多的价值资源和发展
机会,而给予自己的生命更少的价值资源和发展机会。

因此,当代青年不应该仅仅只是着眼于眼前,而是要认识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与认识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放眼更长远的未来。

人生就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后去实践,去进步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把握人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实践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陈刚,光明日报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