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微钙化PPT课件

乳腺癌微钙化PPT课件

11
模糊不清泥 沙样微钙化
12
模糊不清 低密度微 钙化,加 压放大摄 影
13
模糊不清的微钙化 放大摄影
14
模糊不清的 粗大钙化
15
边缘清楚的砂 砾样钙化
16
乳腺 内粗 大钙 化伴 淋巴 结内 钙化
乳腺内粗大 钙化
17
图1 图3
图2
图1、2平片顺导管方
向可见铸形钙化,图
3乳导管造影可见导
41
在本组病例中有8例通过查体发现,表现为 数目不等、密度不均微钙化,其中3例表现乳腺 组织正常,5例伴有乳腺轻度增生。 近年来普查 检出的导管内癌占到了全部乳癌10~15%。随着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钙化在乳腺癌普查中的作 用显的非常重要。
42
单 纯 微 钙 化
43
单纯钙化 (同一病人)
44
微钙化沿区域分布
37
钙化伴肿块
38
钙 化 伴 肿 块
39
肿块伴钙化
40
钙化多见于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多是从 导管原位癌逐步发展而来,由于癌组织在间质中 广泛浸润,钙化可发生于肿块内或肿块内外,或 大片分布,形成各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但常位 于一个象限内。
单纯微钙化诊断困难者,一定要做局部加压 放大摄影,边缘较光滑的肿块,如果不伴有微钙 化征象,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因此,应仔细观 察周围腺体影像学间接表现,再结合触诊情况进 行综合分析。
3
高密度钙化
4
5
中等密度钙化
6
中低密度泥沙样 钙化(同一病人)
7
中低密度微小钙化 (同一病人)
8
中低密度微钙化Cooper韧带受侵
9
由此可见,对高密度的呈簇状钙化, 一般乳腺钼钯片均能显示,能达到诊断 的要求,但要与良性钙化进行鉴别,以 减少误诊。
对于隐约可见中低密度、模糊的钙 化灶,部分病人采用了局部加压放大摄 影,提高了微钙化的显示,减少了病变 漏诊。
对乳腺癌钙化X线征象再认识 (二)
.
1
资料
收集钼靶片有钙化表现的乳腺癌97例。均经手 术病例证实。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80岁,中位 年龄48岁。右乳腺52例,左乳腺45例,单侧发病 90例,双侧发病7例。临床触诊乳腺组织无肿块48 例,其中,局部组织增厚17例,乳头血性溢液16 例,乳头轻度凹陷7例,查体发现8例;临床触诊 肿块49例。
10
二、乳腺癌钙化大小形态
泥沙样微钙化33例,钙化点直径小于0.5mm, 密度低,边缘欠清楚。
砂砾样钙化21例,钙化点直径在0.5-1.0mm之间, 钙化密度高边缘锐利,钙化点间隙显示清楚。
粗大钙化18例,不规则形、棒形、“Y”形或 “V”形 。
蠕虫样钙化3例,其形态弯曲,长度约5-25mm, 形如小虫,密度高,边缘清楚。 混合型钙化22例,含有2种或2种以上钙化类型 。
26
少量钙化(小于10粒)
27
少 量 钙 化 ( 小 于 10 粒

28
29
少量钙化(小于10粒)
30
大量钙化
31
大量钙化(大于20粒)
32
在本组病例中,钙化数目小于10粒有 32例,在乳腺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我 们认为,乳腺癌钙化的数目的多少不能 完全作为断良恶性的唯一指标,钙化 的数目较多,成簇状分布或沿区域分布, 考虑为恶性。对于数目较少或不同形态 的钙化,应高度怀疑乳腺癌,必要时进 行组织活检确诊,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24
在我们的资料中,高、中低密度成簇 微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征象,本组 病例模糊粗大钙化、铸型( “Y”形、 “V” 形及不规则形等)钙化21例占(21.6%),也是 诊断乳腺癌的重要X线征象,应引起我们 的高度注意。
25
三、乳腺癌钙化数量
钼靶片钙化数量按最集中的区域统 计分三种:一个区域内10粒以下32例, 10~20粒23例;20粒以上42例。
2008.2.22
45
46
2011.3.1
47
与乳腺良性钙化鉴别: 1、粗大、散在的圆形钙化 2、大片不规则钙化 3、沙砾状钙化 4、血管钙化 5、增生性钙化
48
散在圆形钙化
49
50
不同形状的钙化
51
不同形状的钙化
52
中间型钙化
53
小结
1、高密度成簇状钙化、多形性钙 化、铸型钙化、蠕虫状钙化是诊断 乳腺癌的重要X线征象。 2、少量微钙化及中低密度模糊钙 化是早期、不典型乳腺癌表现,微 焦点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对诊断具 有重要临床意义。
54
3、良性钙化多为粗大散在、圆形、 短棒状钙化等,多发生两侧乳腺。 4、中间型钙化,界与良恶性之间, 有时难以定性。观察病变时,要注 意病变周围的间接征象及临床特点 进行综合分析,要短期复查,或采 用组织活检等其它方法,进一步确 诊。
55
谢谢!
56
管中断
18
乳腺内“Y”形、 “V”形铸型钙化
19
乳腺肿块内外可见蠕虫 样钙化伴皮肤增厚
20
乳腺肿块内蠕虫样粗大成团状钙化
21
混合型钙化
22
混合型钙化
23
乳腺癌钙化形态表现各种各样,钙化 形成可能由于癌灶局部缺血,引起钙盐在 导管内沉积;也可能由于肿瘤细胞分泌而 形成不同密度的钙化;也有人认为乳腺癌 组织中表达某些骨基质蛋白,可能与钙化 的形成有关。粗大铸型钙化可能由于癌瘤 沿导管方向浸润,与钙化形成时间的长短 及钙盐沉积的多少有关。
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71例,浸润性小叶 癌23例,黏液腺癌2例,髓样癌1例。

2
影像学表现
一、乳腺癌钙化的密度
以钙化周围组织为参照,把钙化的密度 人为分为高、中低密度两类。 高密度钙化(26例),指钙化明显高于周围 组织和肿块的密度,X线钙化点密度高,钙化 点之间能清楚显示。 中低密度钙化(41例),指钙化密度较低隐 约可见,边缘不清楚,其中29例局部加压放 大摄影显示清楚 。
33
四、单纯钙化和肿块伴钙化
单纯钙化39例:其中29例钙化沿导管 方向分散分布或成簇分布,腺体增生或 无明显异常;10例钙化无规律分布伴乳 腺结构紊乱。
钙化伴肿块58例:钙化位于肿块内或 肿块内外,肿瘤边缘清楚光滑或边缘模 糊不清。
34
微钙化伴局部结构 紊乱 35
单纯钙化
36
沿导管方向微钙化 伴Cooper韧带受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