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防疫5篇》第一篇:血吸虫防疫一、血吸虫病控制目标血吸虫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的工作原则,达到无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的控制目标二、血吸虫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方式有生产和生活接触疫水,为防止和减少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机会,可采取如下措施:(一)集体防护措施1、改造自然环境。
2、改进生产方式。
3、改革生产工具和改进操作方法。
经常在水上生活和作业的人,应尽量做到以工具代替下水生产。
4、减少接触疫水的人数。
尽可能压缩生产接触疫水的人数,尤其是易感人群,在进行抢险、清障、修堤时,要进行合理分工,尽量减少下疫水的人数和接触疫水的时间。
对非生产性接触疫水的人要劝阻。
5、杀灭水中尾蚴。
在感染性钉螺多,因生产、施工、防汛抢险等必须下水的地方,应在下水前用药物杀灭尾蚴,防止大批人群感染,甚至急性感染。
杀灭尾蚴的药物和用量:生石灰,每10m量施用3kg;10-20%的六六六乳剂,每平方米水面喷洒10ml;氯硝柳胺,每立方米水用2g。
6、建立安全带。
湖沼地区工作站点、居住地周围内,灭光钉螺,使居民点与有螺地带之间建立一条安全带。
对暂时难以消灭的易感地带,要作好“此地接触血吸虫病疫水危险”的标志,以避免误入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设立防护监督岗。
7、消灭重点区钉螺。
(二)个人防护措施1、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
在不得不接触疫水的时候,可以穿带防护用具或涂抹防护霜防止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
2、穿戴防护用具。
如缠布绑腿、穿长统胶鞋、下水裤等,可阻止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使用以1%的氯硝柳胺浸泡的血防衣裤、手套、袜子、绑腿等,防护效果更好。
3、涂擦防护药物有。
皮避敌、防蚴霜、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和油膏等。
药物的防治效果多数只能维持4小时左右。
如下水时间长,应增加涂药次数。
4、口服预防药物青蒿琥酯:用于整个血吸虫病感染季节的预防:使用者于感染季节开始,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首次6mg/kg(成人3片),以后每隔15天服药1次,直至感染季节结束,并于未次服药后7天再服1次。
本方案适用于在疫区长期接触疫水的作业人群。
用于中短期接触疫水人员的预防:①接触疫水1个月以内者,于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青蒿琥酯6mg/kg,以后每隔7天服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7天再服一次;如接触疫水持续时间不到7天,则于首次接触疫水后第7天服药1次,第14天和第15天各服一次,共3次。
②接触疫水1-2月者,于接触疫水后第7天首剂青蒿琥酯6mg/kg,以后每隔7-10天服药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7天再服一次。
③接触疫水3个月以上者,于接触疫水后,每隔7-15天口服青蒿琥酯6mg/kg,脱离接确疫水后7天再服1次。
禁忌证:早期孕妇禁用;有心、肝、肾疾病,药物过敏史和血液病患者忌用。
用药注意事项:为确保用药安全,以餐后服药为宜,且不在高空和水上作业现场服用。
如与吡喹酮联合使用,必须在服用吡喹酮后5-7天再服用本药。
5、安全饮用水:在流行区,不论是湖沼地区还是山丘地区,人们因生活饮用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的情况较为普遍,要切实做好安全饮用水。
①开挖水井:饮用井水,不仅可以防止血吸虫尾蚴感染,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的传播。
②分塘用水:要饮用没有钉螺的塘水。
一定要采取措施灭光钉螺,并做到饮用水应分开,保持饮用水安全、卫生。
③河心深处汲水。
尾蚴一般分布在水表面,船、渔民用水可采用河心深处汲水方法,以减少感染。
④杀灭尾蚴,减少感染,杀蚴方法如下:加热:将水烧热至60℃以上即可杀死尾蚴。
药物杀蚴。
主要药物有漂白粉、碘酊、生石灰及氯硝柳胺等。
(三)药物治疗吡喹酮是目前唯一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药物,且不良反应轻和疗效高,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急性血吸虫病。
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吡喹酮用量,成人总量一般采用120mg/kg体重(儿童140mg/kg),6日疗法,每日剂量分3次服,其中二分之一剂量在1天第2天分服完,其余二分之一剂量在第3-6天分服完。
慢性血吸虫病:常用疗法有两种:①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成人总剂量60mg/kg体重(儿童体重不足30kg者总剂量可加至70mg/kg),2日疗法,每日量分2-3次在餐间服,体重超过60kg者不再增加剂量,仍按60mg/kg服药。
②在疫区大规模治疗中多采用成人总剂量40mg/kg体重1日疗法,总剂量1次顿服或分2次服。
服药期间或服药结束后3-5天内,应注意休息,减轻体力劳动,避免高空和水上作业。
晚期血吸虫病。
近期粪便孵化阳性或直肠镜检获活卵或近期变性卵,或距末治疗3年,环沉率仍≥3%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均需进行病原治疗。
对大多数肝脏代偿功能良好的晚期病人,可用2天疗法总剂量60mg/kg。
对年老、体弱、肝功能均较差或有明显夹杂症的病人可用3天疗法总剂量60mg/kg或6天疗法90mg\kg。
对有腹水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应在腹水消退并稳定在半年以上腹水未起,或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在停止出血半年以上,且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可用总剂量为50-60mg/kg的2天或3天疗法。
早期治疗血吸虫感染主要用于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防洪抢险接触疫水的人群,以防止急性血吸虫病和减低感染率。
其用法为接触疫水后1个月,口服1剂吡喹酮40mg/kg,若持续接触疫水,则每个月服吡喹酮40mg/kg,脱离接触疫水后2个月再加服1剂吡喹酮。
第二篇:血吸虫观后感《血吸虫病》观后感前几天,我们观看了这一部短片《血吸虫病》,同学们看了,纷纷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很可怕的虫子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加重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儿童患病后未及时查治,可妨碍生长发育,个子矮小,成为侏儒。
青年可影响生育。
总之,血吸虫病的危害概括起来就是影响生产、生活、生命、生育。
所以我们要预防血吸虫病的发生。
平时,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处处要讲究卫生。
不卫生就是得血吸虫病的根源。
后期一旦得了血吸虫病,肚子就会很大,肚脐眼也会非常凸出,而且人也会非常瘦,脸色苍白。
预防这种病,就要从生活中开始。
如。
吃饭前要经常洗手。
经常洗手就不会被细菌所感染。
街上的小摊上的流动食品尽量少吃,去超市购物时要看看东西有没有变质。
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
尽量不去河边玩耍游泳,下水前应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止被血吸虫侵入体内形成血吸虫病。
看了《血吸虫病》这部电影后,我的感想很多,使我对血吸虫病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评价。
生活中虽然得这种病的人很少,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刻提防。
当别人不讲卫生时,我们要及时提醒他们,以免他们被感染,再感染到别人。
面对这种病,我们不能决定血吸虫是否存在人的肠道中是不会伤害人的。
所以我们唯独能做的只有仔细观察,处处讲究卫生。
面对患者,病及时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
虽然这种病听起来很可怕,其实并不是真的那么可怕,只要你按照医生的话去做。
面对这种病,要镇定,不能逃避。
面对它,不要害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同样也会有太多的荆棘和障碍,这只是我们的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困难而已,要及时努力地去克服困难。
第三篇:血吸虫病血防知识我国血防工作机制、方针及原则党和政府对消灭血吸虫病工作非常重视,已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机制。
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治病与治穷、治愚相结合。
逐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法制管理。
经过长期的努力,在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即使血吸虫病不再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是完全可能的。
什么季节最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感染血吸虫病主要是3~11月,而以7~9月发生感染的机会最多。
这一时期气温高,雨水多,钉螺(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最活跃,逸放出来的尾蚴多、活动力强,此阶段人畜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的机会也多,容易感染。
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体内的肠系膜静脉和肝脏附近的门静脉血管内。
成虫产出的虫卵一部分随血流进肝脏、造成肝损害,另一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至水中,遇到人畜仅需10秒钟即可经皮肤钻入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如此循环,即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
血吸虫病有哪些危害。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急性或慢性病人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人体内不断产卵,放出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急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侏儒症"。
耕牛患了血吸虫病,表现为消瘦,役力下降,严重的粪便带血、带粘液,粪稀如水,最后衰弱虚脱而死亡。
得了血吸虫病怎么办。
得了血吸虫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得了血吸虫病就应尽快到当地血防所、站确诊,并及时采用安全。
有效、副作用小的毗隆酮口服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要及时到当地血防所、站住院治疗。
这是一种病原治疗又叫杀血吸虫治疗,既能治好病人,保护身体健康,又能清除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
凡到过血吸虫病疫区的人,只要接触过疫水,并出现皮疹、发热、腹泻、腹痛,肝脏或脾脏肿大,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时,都应到当地血防所、站作全面检查,如在粪便中发现血吸虫卵、或粪便孵化发现尾蚴,即可诊断为血吸虫病。
有些轻度感染的人从粪便中难以查到虫卵,可采用血清疫免学方法,作为辅助诊断。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202x年9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血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和人畜同步防治的原则,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将血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血防规划,部署防治工作任务,完善协调领导机制,解决血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考核本行政区域内的血防工作。
血防工作实行政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
第四条血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含血防,下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血防综合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拟订本地区血防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和防治规划;(二)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三)督促指导本地区血吸虫病的综合治理和科学防治工作;(四)监督检查本地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五)组织查螺和高危易感地带药物灭螺工作;(六)指导血防技术,普及和宣传血防知识;(七)其他血防综合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