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掌握编译器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加深对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原理
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一种软件工具。

它由编译程序、汇编程序、链接程序等几个阶段组成。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的是编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编译程序的基本原理是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中间代码,再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几个阶段。

三、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表达式的编译器。

1. 词法分析
根据规定的语法规则,编写正则表达式将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词法分析,将输入的四则运算表达式划分成若干个单词(Token),例如:运算符、操作数等。

2. 语法分析
根据定义的语法规则,编写语法分析程序,将词法分析得到的Token序列还原成语法结构,构建抽象语法树(AST)。

3. 语义分析
对AST进行遍历,进行语义分析,判断表达式是否符合语法
规则,检查语义错误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4. 代码生成
根据AST生成目标代码,目标代码可以是汇编代码或者机器码。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
1. 首先,根据输入的表达式,进行词法分析。

根据所定义的正则表达式,将输入的字符串划分成Token序列。

例如:输入
表达式“2+3”,经过词法分析得到的Token序列为["2", "+", "3"]。

2. 然后,根据语法规则,进行语法分析。

根据输入的Token
序列,构建抽象语法树。

3. 接着,对抽象语法树进行语义分析。

检查表达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给出相应的提示。

4. 最后,根据抽象语法树生成目标代码。

根据目标代码的要求,生成汇编代码或者机器码。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编译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编译器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加深了对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在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阶段,需要根据所定义的规则编写相应的正则表达式和语法规则。

在语义分析阶段,需要对AST进行遍历,判断
表达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检查语义错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学习到了实际编程技术,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

六、参考资料
1. 《编译原理与技术》
2. 《编译原理(第2版)》
3. 《编译原理及实践》
4. 《编译原理教程》
以上所述即为本次编译原理实验的全部内容和结果。

相关主题